庞冉;姜敏;刘明;王玲璞;刘冰;赵晶
目的 探讨阑尾穿孔具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CT图像.观察12项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采用χ2检验筛选可用于鉴别诊断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征象,评价这些征象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阑尾穿孔具诊断价值的CT征象.结果 205例中,40例(40/205,19.51%)阑尾穿孔与165例(165/205,80.49%)阑尾未穿孔患者间,脓肿、阑尾壁强化缺损、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阑尾腔外粪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征象鉴别诊断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依次分别为:脓肿80.00%(32/40)、97.58%(161/165)、94.15%(193/205),阑尾壁强化缺损50.00%(20/40)、98.79%(163/165)、89.27%(183/205),蜂窝织炎37.50%(15/40)、95.76%(158/165)、84.39%(173/205),阑尾腔外积气27.50%(11/40)、99.39%(164/165)、85.37%(175/205),阑尾腔外粪石5.00%(2/40)、100.00%(165/165)、81.46%(167/2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肿、阑尾壁强化缺损与阑尾穿孔相关(Wald=33.21、16.19,P均<0.001).结论 脓肿、阑尾壁强化缺损是阑尾穿孔有诊断价值的CT征象.
作者:张淑慧;曾庆玉;尹晓明;吴戈;邓茂松;刘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肿瘤微循环的病理机制.方法 建立兔肝VX2转移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n=6)、单纯超声组(n=6)及假照组(n=6).对超声微泡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微泡,并进行超声辐照;对单纯超声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微泡,并进行超声辐照;对假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并进行超声假照.观察辐照后各组病理变化.结果 大体解剖观察,超声微泡组辐照面可见较多出血点;单纯超声组及假照组辐照后肿瘤组织均未见明显改变.光镜下观察,超声微泡组肿瘤组织可见大片出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连续性中断,红细胞外溢;单纯超声组可见局灶性小片状出血,血管内皮尚完整;假照组肿瘤组织未见明显出血,血管内皮完整.电镜下观察,超声微泡组肿瘤血管内皮破损严重,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线粒体肿胀及吞饮小泡;单纯超声组及假照组仅见内质网略水肿.结论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兔VX2肝脏肿瘤微循环的机制可能为血管机械性损伤.
作者:钟渝;刘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儿男,17岁,主因“左耳前包块10月余”入院.查体:左侧耳屏前方可触及约2.0 cm×1.0 cm包块,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超声:左侧腮腺区1.62 cm×0.89 cm低回声包块,外形欠规则,边界清,内见少许钙化;CDFI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A、1B);弹性成像分级为Ⅳ级(图1C).
作者:高源;连娟;童清平;陈永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 PET/CT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F-FDGPET/CT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9例(94个结节).对比甲状腺恶性与良性结节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18F-FDG 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94个结节,恶性、良性结节分别为53个(53/94,56.38%)和41个(41/94,43.62%).甲状腺恶性、良性结节的SUVmax分别为7.15±5.09和2.58±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3,P<0.01).SUVmax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4~0.91,P<0.01),SUVmax界值为4.50时,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大,为1.56.18F-FDG 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25%(42/53)、80.49%(33/41)、79.79%(75/94)、84.00%(42/50)、75.00%(33/44).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SUVmax界值应为4.50.
作者:郑立春;欧阳向柳;张文军;刘桂超;胡月明;张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而冠状动脉CTA提示非钙化斑块的患者31例,选取冠状动脉CTA检查正常的患者93例.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 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史、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因子后,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异常相关(OR=1.23,95%CI 1.09~1.40,P=0.01).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较单纯应用Framingham评分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能力明显提高(Z=2.08,P<0.05).结论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密切相关.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有助于改善对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患者非钙化斑块的预测.
作者:胡建平;曹代荣;游瑞雄;郑勇;江飞;李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的吞咽困难患者资料.结果CT引导下经皮胃造口术成功率为100%(16/16),千叶针穿刺胃腔共18次,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81±2.56)min.术后8天、1个月、3个月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0.31%(3/16).胃造口渗液2例,胃造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CT引导经皮胃造口术可行、有效,短期内可提供充足的肠内营养,且并发症少.
作者:姚全军;胡鸿涛;黎海亮;郭晨阳;耿翔;李亚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38例中(共45个肿瘤),肿瘤位于手指、手背、手掌和手腕者分别占57.89%(22/38)、26.32%(10/38)、10.53%(4/38)、5.26%(2/38).肿瘤大径为0.5 cm~4.1 cm,平均(1.50±0.80)cm.病理类型为腱鞘巨细胞瘤13例、血管瘤6例、血管平滑肌瘤6例、神经鞘瘤4例、皮肤纤维瘤3例、血管脂肪瘤2例、血管球瘤1例、腱鞘纤维瘤1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大部分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晰、外形规则的实性低回声肿块.肿块内部回声多样性与其病理类型及继发改变有关.结论 手部不确定性软组织肿瘤病理类型繁多,大多数为良性.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不能可靠区分良、恶性肿瘤.超声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对部分肿瘤做出提示性或排除性诊断.
作者:赵新美;李明;夏钰弘;吴鹏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PAH)大鼠左心室多维形变.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实验组(3、4、5、6周亚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均按60 mg/kg体质量皮下注射1%野百合碱,分别于建模3、4、5、6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等比例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右心功能参数,采用2D-STI测量左心室纵向、圆周及径向整体收缩期应变峰值(GSL、GSC和GSR)、收缩期应变率峰值(GSrL-S、GSrC-S和GSrR-S),并分析其与右心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大鼠右心功能逐步衰退,右心室壁厚度(RVWT)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随周龄增大,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及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逐渐减低(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缩短率逐渐减低,其中5周及6周亚组与其他亚组和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3周、4周、5周、6周亚组GSL、GSC和GSR均减低;GSrL-S、GSrC-S和GSrR-S亦减低,其中GSrL-S在3周时即表现出与对照组间的差异(P均<0.05).GSL、GSC、GSR、GSrL-S、GSrC-S和GSrR-S与RVFAC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2D-STI可观察PAH右心受损大鼠左心室的功能变化.
作者:王旭;王红鹄;杨军;白洋;韩舒;张佳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胸冠状动脉超声(TTE)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测量冠状动脉正常组(无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率<50%)、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及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99%)狭窄处TTE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其远端慢处流速(PDVDIs)及流速比值(PDV/PDVD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TE显示良好彩色血流的血管分支共113支;以CAG为金标准,其中冠状动脉正常组18支,轻度狭窄组19支,中度狭窄组30支,重度狭窄组46支.轻度狭窄组PDV、PDV/PDVDIs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度狭窄组PDV、PDV/PDVDIs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t=5.13、7.11)和轻度狭窄组(t=4.45、6.59),重度狭窄组PDV、PDV/PDVDIs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t=10.63、11.43)、轻度狭窄组(t=l0.06、11.04)和中度狭窄组(t=7.07、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DV、PDV/PDVDIs与狭窄率呈正相关(r=0.82、0.87,P<0.01).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时,PDV阈值分别为40.48、58.52 cm/s,敏感度分别为86.67%、86.96%,特异度分别为86.49%、92.54%;PDV/PDVDIs阈值分别为1.44、1.98,敏感度分别为90.00%、82.61%,特异度分别为97.30%、89.55%.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率与TTE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关,PDV及PDV/PDVDIs可用以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作者:赵莹莹;黄朴忠;李焱;王晓洋;焦琳;张冬业;韩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疗302例次,肝转移灶共437个.首次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总体灭活率93.59%(409/437).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1.21%(49/437),平均复发时间为RFA治疗后(9.34±7.25)个月(2~34个月).治疗后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48.96%(94/192).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0%、40.8%、1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3)、大径(P=0.001)、肝内分布(P=0.001)及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情况(P=0.00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1)及大径(P=0.001)为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FA治疗后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1% (10/302),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RLM治疗方法,肿瘤大径≤3 cm及单发肝转移灶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张仲一;陈敏华;严昆;杨薇;吴薇;李荣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基于自动分割技术联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全脑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自动分割技术,应用FIRST工具对29例PD患者(PD组)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T1图像皮层下灰质结构精确分割,对比两组各灰质结构体积.并应用VBM方法对两组脑灰质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右侧壳核皮层下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1,P<0.05).与对照组比较,PD组脑灰质体积(右侧初级运动皮层,双侧额叶、边缘叶、部分左侧小脑后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后叶、右侧颞叶、顶叶、壳核及左侧枕叶)广泛减少,部分左侧小脑后叶体积增加,两侧半球脑体积缺失不对称(右侧大于左侧).结论 通过FIRST工具可精确分割并直接计算皮层下灰质结构体积,应用VBM技术可定量分析脑结构形态学异常;二者结合可较全面地表现PD脑灰质体积广泛减少的形态学特点.
作者:谷何一;赵卫;孙学进;鲁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MRI)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离体心肌纤维束结构的改变.方法 制作实验用中华小型猪AMI模型并进行离体心脏DT-MRI.纤维束示踪技术(FT)显示梗死与正常心肌纤维结构,定量分析梗死与正常心肌ADC、FA、心肌纤维束长度和数量.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Wilcoxo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T显示正常心肌纤维走行规则,排列整齐,梗死心肌纤维结构松散,纤维长短不一.与正常心机相比,梗死心肌ADC值增加,FA值减小,心肌纤维束长度缩短,纤维数目稍减少.结论 AMI后8h即可在DT-MR图像上显示水分子扩散特性及心肌纤维结构的改变.
作者:陈敏;王亚玲;李拥军;张世军;王臻;王琳;靳激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胸部CT主肺动脉比(RAP)与血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8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胸部CT资料.高血压组根据血压升高情况分为T1组(1级高血压,63例)、T2组(2级高血压,60例)及T3组(3级高血压,68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A组(治疗组,94例)和B组(未治疗组,97例);结合血压和治疗情况,其中A1组31例、A2组30例、A3组33例,B1组32例、B2组30例、B3组35例.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C1组(老年组,年龄≥60岁)40名及C2组(非老年组,年龄<60岁)47名.通过平扫轴位图像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直径,计算RAP.连续7天记录清晨稳定血压并取平均值作为临床血压检测结果,包括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结合年龄、血压等级及治疗情况分组分析血压与RAP的相关性,并评价RAP对1级高血压的诊断效能.结果 T1、T2、T3、C1及C2组间两两比较,SBP及R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1、A2、A3、B1、B2及B3组间两两比较,升主动脉、肺动脉直径及R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高血压组、A组、B组SBP均与RAP呈正相关(P均<0.05).对照组及高血压组DBP与RAP均无相关性(P均>0.05).以RAP=1.29为阈值,诊断1级高血压的敏感度为85.71%(54/63),特异度为89.66%(78/87),误诊率10.34%(9/87),漏诊率14.29%(9/63),Youden指数为0.75.结论 胸部CT所测RAP可客观反映血压水平,RAP与SBP呈正相关.
作者:魏淼;温家华;刘洋;吴家会;吕发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内耳畸形发生率及其超高分辨率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49例(共计861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颞骨超高分辨率CT表现,计算内耳畸形的发生率.结果 内耳畸形249耳,发生率为28.92%(249/861).耳蜗畸形163耳(163/861,18.93%),其中蜗轴发育不良107耳(107/861,12.43%);前庭畸形136耳(136/861,15.80%),其中前庭扩大131耳(131/861,15.21%);半规管畸形153耳(153/861,17.77%);前庭导水管扩大165耳(165/861,19.16%);内听道狭窄43耳(43/861,4.99%).内耳单一结构畸形52耳(52/861,6.04%);内耳多结构合并畸形197耳(197/861,22.88%),其中耳蜗-前庭-半规管-前庭导水管合并畸形69耳(69/861,8.01%).结论 前庭导水管扩大、蜗轴发育不良、前庭扩大和内听道狭窄为较常见的内耳畸形;内耳多个结构同时合并畸形较单一结构畸形常见.
作者:李明安;鲜军舫;陈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女,24岁,主因“血压升高1年,发现腹膜后占位7天”入院.查体:左侧肋下4 cm处可触及约6 cm×8 cm包块,质韧,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血浆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ormetanephrine,NMN)为2547.62 pg/ml,游离3甲氧基肾上腺素(metaneph-fine,MN)为16.97 pg/ml.CT:左肾左后方可见一类圆形肿块,约6 cm×8 cm,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F-FDGSPECT/CT:腹膜后(脾下方肾左上方)不规则软组织肿块,FDG代谢不均匀活跃,考虑异位嗜铬细胞瘤;双侧下颈部、肩部及胸椎旁脂肪组织对称性FDG代谢活跃,考虑棕色脂肪摄取(图1).
作者:汤敏敏;高永举;闫新慧;武新宇;李晓飞;李夏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应变.方法 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比较两组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应变.结果 DM组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G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均低于对照组(t=2.18、3.27、2.05、3.76,P均<0.05).DM组左心室前壁及侧壁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侧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间隔基底段、前壁基底段和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和心尖段、下壁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M组基底段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对照组基底段环向、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以评价2型DM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
作者:芮逸飞;颜紫宁;范莉;冯益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MRI诊断剖官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证实为CSP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29例患者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前下段峡部瘢痕后方,20例呈囊状,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9例呈不规则包块,增强扫描包块边缘呈不规则强化.23例孕囊向子宫肌层浸润的同时又向官腔内生长;6例不同程度向子宫肌层浸润.子宫瘢痕均表现为条状等T1、短T2异常信号.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CSP.
作者:沈敏;江魁明;张嫣;汪小丽;邝思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联合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AFIRE)与集成电子探测器在不同迭代重建强度下对直径≤3 mm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影响.方法 选取不同类型7枚内径3 mm或2.5 mm支架,释放于模拟冠状动脉血管的体外模型中,行配有Stelllar光子探测器的双源CT冠状动脉前瞻扫描,层厚0.5 mm,按迭代重建强度Strength 1~4重建分为4组.对4组图像行双盲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包括支架内径差异(ALN)、支架内腔衰减和图像噪声],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7),Strength 2组获取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34、0.046、0.015).Strength 2组ALN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3、0.009、0.005).各组支架管腔内衰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迭代强度增加,噪声明显降低.结论 对于直径≤3 mm支架,联合SAFIRE迭代强度2与集成电子探测器获取的图像质量整体佳,可为临床提供质量更好的支架图像.
作者:王彦懿;初金刚;于扬;赵宇;金士琪;杨帆;戴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CT灌注参数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实验组同时间内向右膝关节腔内注入尿酸钠溶液,向左膝关节腔内注入0.9%生理盐水.按不同时间段随机抽取5只新西兰大白兔行CT灌注检查,测得ROI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毛细血管通透性(PS),并检测双侧膝关节液中TGF-β1、VEGF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右侧膝关节BV、BF、PS、TGF-β1、VEGF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6、3.87、4.01、2.72、3.75,P均<0.05);BV、BF、PS与VEGF呈正相关(r=0.87、0.95、0.91,P均<o.01),与TGF-β1呈非线性相关(rs=0.77、0.70、0.80,P均<0.01);TGF-β1与VEGF呈非线性相关(rs=0.59,P<0.01).结论 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CT灌注参数与TCF-β1、VEGF表达存在相关性,CT灌注成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评估TGF-β1、VEGF在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作者:郭学新;杨青;胡亚彬;段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头颅MSCT血管造影(MSCTA)对颞浅动脉(STA)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8例头颅MSCTA原始图像数据分别进行遮盖容积重建(SVR)、MIP及CPR,观察STA是否有明显分支,记录血管权的位置,测量STA主干、额支及顶支的管径,并评价3种重建图像的质量.结果 88例中,80例左侧STA(LSTA)及77例右侧STA(RSTA)可见明显额支及顶支,血管权均位于颧弓上或颧弓水平;8例LSTA及11例RSTA未见明显额支或顶支.LSTA主干、额支及顶支直径分别为(2.26±0.39)mm、(1.71±0.25)mm及(1.74±0.26)mm;RSTA主干、额支及顶支直径分别为(2.32±0.46)mm、(1.81±0.25)mm及(1.81±0.19)mm.SVR与MIP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1,P>o.05),且均高于CPR(Z=-7.94、-7.48,P均<0.01).2名诊断医师对SVR及MIP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92、0.85),对CPR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1).结论 头颅MSCTA可清晰、准确地显示STA的解剖结构.
作者:孙芙蓉;潘自来;陈克敏;徐敬慈;饶敏;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