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腭裂术后语音清晰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封兴华;魏建华;王兵;马威;宗小娜

关键词:腭裂, 裂度, 语音清晰度, 发音纠正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29名腭裂修复术后均未行语音训练的复查患者分成语音缺陷组(IAr)和语音清晰组(NAr),进行病例回顾性研究及问卷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裂型构成无差异;IAr组比NAr组更多生活在农村地区,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且较少受到发音纠正,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 结论:腭裂度对术后语音清晰度无明显影响,家庭文化背景及父母对患儿的发音纠正是影响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七制剂与康宁克通-A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三七制剂(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康宁克通-A注射液局部注射与单纯应用康宁克通-A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每次选1~3点,刺入并回抽无血液后,将药液徐徐注入皮损基底部或损害内,每2周注射1次,4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停药后评价疗效.全部病例均追踪观察至少3个月.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6%及9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及66.67%;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仅6.67%(2/30),较对照组的13.33%(4/30)为优.全部病例均追踪观察至少3个月,时间长者为13个月,两组治疗结束时显效及/或有效病例,均未发现皮损复发、加重及/或恶化情况. 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康宁克通-A注射液局部注射疗法治疗瘢痕疙瘩,较单纯应用康宁克通-A注射液局部注射疗效更佳、安全,病人耐受性良好.

    作者:李卫红;邵奕;陈燕艳;翁孟诗;韩联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皮瓣受区床与缺血-再灌注皮瓣成活的关系

    目的:探讨皮瓣受区床对缺血-再灌注皮瓣成活的影响,重视受区床的营养性作用. 方法:40只大鼠分成A组(皮瓣下不置硅胶膜)、B组(皮瓣下置硅胶膜后再缝合).阻断腹壁浅血管1h、6h、10h及完全切断腹壁浅血管,观测不同时段皮瓣温度及组织病理改变,7天时计算皮瓣成活面积. 结果:皮瓣温度、皮瓣成活面积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阻断血管1hA、B组无明显差别,阻断6h、10h及完全切断血管两组间有显著差别.A组阻断10h与完全切断血管两组间皮瓣成活面积很相近.A组完全切断血管后真皮下组织见白细胞大量聚积. 结论:皮瓣受区床对缺血-再灌注皮瓣成活起营养作用.白细胞可损害这种营养性作用.

    作者:曹景敏;鲁开化;郭树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青年眼睑松弛症的整复治疗

    目的:探讨中青年眼睑松弛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16例患者量出须切除的上睑皮肤量.根据不同患者局部解剖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整复. 结果:16例术后既恢复了视野和视力,也获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随访1年~3年疗效稳定. 结论:所用方法治疗眼睑松弛症效果确切可靠,合乎美容要求.

    作者:李斌;王为农;姜如蓉;张臻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耳后筋膜瓣修复耳廓洞穿性缺损

    耳廓洞穿性缺损修复方法常见报道[1].由于其特殊的组织解剖学特点,较大的耳廓洞穿性缺损难以直接缝合或应用邻近皮瓣修复,采用耳后皮瓣修复时又受无发区限制,同时形成皮瓣较大时供区难以直接缝合或缝合后易引起耳廓移位.

    作者:高小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腺摘除加隆乳术治疗乳房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根治女性乳房的某些疾病时,如何保持其术后形态美的方法. 方法:采用乳腺摘除加胸大肌后间隙硅凝胶假体隆乳术治疗患者6例,7只患病乳房.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乳房外形、手感均满意. 结论:本法简便、安全,即可根除病变,又能维持术后乳房的良好外形,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美学要求.

    作者:夏东胜;盛玉才;赵启明;吴律文;刘尊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蛋白激酶A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增生性瘢痕和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B和NS-FB)增殖中的信号转导作用. 方法:利用32P掺入底物法测定HS-FB和NS-FB的PKA活性;使用直接计数法和MTT法测定TGF-β1和cAMP、H7等刺激两种细胞后增殖能力的变化. 结果:NS-FB被TGF-β1刺激后PKA的活性短暂升高后很快恢复(30min内,但P>0.05),HS-FB则在30~60min降低(P<0.05),1h后恢复;HS-FB的PKA活性比NS-FB低(但P>0.05).TGF-β1能强烈刺激两种细胞增殖(30min后P<0.05),对HS-FB的刺激作用更强(刺激60min后P<0.05).cAMP可抑制两种细胞增殖(60min后P<0.05),H7有拟TGF-β1作用(30min后P<0.05),H7还可增强TGF-β1的刺激作用(30~60min后P<0.05). 结论:TGF-β1刺激后PKA的活性在两种细胞有不同的变化,提示两种细胞的cAMP/PKA信号通道存在一定的差异;TGF-β1刺激作用部分经PKA活性变化介导,但活化PKA通道可以逆转TGF-β1的作用.

    作者:张选奋;鲁开化;李荟元;郭树忠;李向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电灼加腐蚀治疗色痣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治疗颜面色痣减少复发的效果. 方法:用多功能治疗仪加石炭酸法治疗100例共150颗色痣. 结果:色痣经一次性治疗后美容效果好的135颗(90%). 结论:多功能治疗仪加石炭酸法治疗色痣具有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金永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清浊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黄褐斑的确效疗法,包括近期与远期效果. 方法:一天两次口服清浊丸、维生素C,外用亮肤素观察临床上62例轻重不同的黄褐斑的治疗情况. 结果:治愈率达96.5%,复发率3.5%,与对照组相比,经卡方检验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结论:清浊丸可做为黄褐斑的确效用药.

    作者:陈卫兵;龚蒲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面部皮脂腺囊肿

    面部皮脂腺囊肿影响其面部的美观.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小切口牵拉旋转法治疗12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步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频电刀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120例

    采用超高频电刀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120例,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收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王文;高政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带蒂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

    目的:介绍带蒂皮瓣在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经验. 方法:位于鼻尖或鼻根部术后缺损用前额皮瓣修复7例,鼻翼部缺损用鼻唇沟皮瓣修复11例. 结果:皮瓣转移后出现静脉回流不畅现象,将皮瓣远端修薄后作打包缝合2例,术后皮瓣边缘有部分坏死1例,其余皮瓣均存活.术后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 结论:带蒂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便,供区隐蔽,特别适用于一期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的缺损畸形.

    作者:黄燮青;沈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易位皮瓣在修复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圆形及椭圆形创面临床常见,修复较其他创面显得困难.我们自1993年以来利用在缺损边缘切线上的易位皮瓣修复创面共63例病人.予以交流.

    作者:吕建萍;王少华;王燕华;王维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分类检测定量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前胶原蛋白方法的改进与探讨

    目的:探讨分类定量检测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前胶原的方法. 方法:以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研究对象,用粘附式细胞仪(以下简称ACAS-570)分类量化比较细胞内前胶原蛋白. 结果:ACAS-570直观地显示及量化了细胞内前胶原蛋白,不同类型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内前胶原蛋白存在着明显不同. 结论:ACAS-570免疫细胞化学分类定量检测胶原蛋白的方法,在瘢痕基础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东元;罗锦辉;高建华;朱金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50例肿胀麻醉吸脂术的总结体会

    自1997年4月至1999年7月,术者采用肿胀麻醉法行腹部、臀部、腿部脂肪抽吸150例,经术后半年~2年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陈誉华;孙守秀;张俊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颈部的应用

    目的:探讨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组织器官缺损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采用国产硅橡胶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修复耳鼻和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 结果:本组病例除一例因扩张囊外露导致扩张失败外,其余病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术后效果. 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方法.

    作者:朱光辉;濮礼臣;金惠玲;田奉宸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额颞上提矫正眉下垂

    目的:对已明确的眉部下垂为特征的病例,施行额颞上提矫正手术,观察临床效果. 方法:对27例确诊者行两侧颞顶部弧形切口的眉上提手术.使颞额部向外上方提拉. 结果:术后10天~14天的眉部平均高度:内眦部由18.4mm升至21.2mm,瞳孔中点由17.3mm升至23.7mm,外眦部由17.2mm升至29.4mm,所有病例经过顺利,效果满意. 结论:对以眉下垂为主要改变的睑皮肤松垂病例采用颞额上提矫正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洪志坚;廖欣翔;林梅;姜涛;陈一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文眼线致下睑皮肤洇色21例分析

    文眼线是常见的美容项目,本科1995年8月~1999年12月文下眼线共21例,有发生下睑皮肤洇色,报导如下.

    作者:赵东瑞;刘文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腭裂术后语音清晰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影响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29名腭裂修复术后均未行语音训练的复查患者分成语音缺陷组(IAr)和语音清晰组(NAr),进行病例回顾性研究及问卷调查. 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裂型构成无差异;IAr组比NAr组更多生活在农村地区,父母文化水平偏低,且较少受到发音纠正,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 结论:腭裂度对术后语音清晰度无明显影响,家庭文化背景及父母对患儿的发音纠正是影响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封兴华;魏建华;王兵;马威;宗小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唇裂患儿术前呼吸道感染的时间分布及对策

    目的:探索待手术唇裂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时间分布规律,减少因呼吸道感染对手术治疗安排的影响. 方法:对近五年时间内134例两岁以下待手术患儿进行调查. 结果:唇裂患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时间主要分布在住院后的第4~6天,采取有效措施后,呼吸道感染率大幅下降. 结论:呼吸道感染对唇裂手术的影响可以避免.

    作者:蒙喜永;王晋煌;雷瑊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瘢痕的研究进展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瘢痕,是美容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表现为明显的瘤样增生及功能障碍.其组织学特点为细胞外基质中大量胶原、蛋白多糖和糖蛋白沉积,胶原排列紊乱.目前,病理性瘢痕的防治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加压、放射、冷冻和药物及激素注射等疗法,但疗效均不理想.中医学对瘢痕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又有一定的进展,是倍受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

    作者:汤苏阳;蔡宝仁;黄高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