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肉毒素A局部注射法消除面部皱纹

孔岳南

关键词:应用, 肉毒素, 局部, 注射法, 型肉毒毒素, 现报道如下, 美容治疗, 皮下注射, 面部皱纹, 新技术, 微量, 年龄, 多点
摘要:我院自1996年12月起应用微量A型肉毒毒素(BTA,国产)作面部多点状皮下注射进行美容治疗--消除面部皱纹的新技术,截止2000年8月共治疗了205例;其中女198例,男7例,年龄小24岁,大59岁,效果堪称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液氮冷冻法治疗耳甲腔脂溢性角化症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2岁,发现右耳甲腔角化性增生十年余,左耳甲腔角化性斑块半年余.十年前右耳甲腔出现一黄豆大小的黑点,以后逐渐增大、增厚,富有弹性,表面黑色不平,呈分叶状,腰果大小,无明显不适感.

    作者:李念宇;包为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磁性蜡疗美容技术

    面膜作为综合性的面部皮肤护肤品,主要于敷面时使用,具有良好的面部美颜功能,是现代美容皮肤科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面膜种类繁多,蜡疗面膜是疗效颇为显著的一种.

    作者:郭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初期酒渣鼻

    目的:观察微波对初期酒渣鼻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微波治疗28例初期酒渣鼻,观察治疗前后皮损变化.结果:治愈18例,总有效率100%,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微波疗法是治疗初期酒渣鼻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江丽芬;于娜沙;周冼苡;贺凤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后面部残留玻璃的诊治体会

    面部外伤后疤痕下玻璃碎片的残留是形成增生性瘢痕的原因.我科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局部皮下组织有玻璃残留的患者1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7岁~36岁.致伤原因:玻璃瓶致伤11例,车祸时被汽车玻璃碎片致伤5例.

    作者:马丽梅;张晓萍;张兰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眼座眶内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Ⅰ、Ⅱ期植入国产HA眼座28例,随访6~24个月.结果:28例术后眼座活动度及矫正效果良好,并发症为眼座暴露4例、眼座移位1例.结论:国产HA眼座植入能有效防治眼球摘除术后的眼窝凹陷畸形,选择适当大小的眼座、术中充分分离筋膜,确切缝合筋膜和结膜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世泽;吴瑜瑜;王朝阳;陈淑端;刘祖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文眉心得

    眉型的设计能改变脸型、体现个性.眉型的长短、粗细、弯度、浓淡直接影响脸型的变化,更能突出个人的气质和面部的立体感.眉型配合眼睛,又能表达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如标准眉可给人以秀美大方的感觉,较适合于职业女性;柳叶眉给人以温柔贤慧的感觉,适合于平凡女性;平直、短粗的眉型给人以纯朴可爱,憨厚老实的感觉;高挑眉型则给人以活泼外向、高傲刚毅的感觉,适合演艺界及美容界的女性.

    作者:钟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波紫外线对体外培养的人黑色素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人黑色素细胞的影响,以探讨日光在人皮肤老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NaOH法测定黑素含量,Takahshi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明显(P<0.05),黑素含量增加(P<0.01),酪氨酸酶活性提高(P<0.05).结论:中波紫外线使暴露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加速皮肤老化过程.

    作者:张琳西;王臻;郭树忠;夏炜;李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乳术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

    隆乳的材料较多,方法各异,而且患者的自身条件差别较大,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对保障术后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隆乳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祁佐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内眦赘皮的解剖成因探究

    目的:探讨内眦赘皮的解剖成因.方法:选择性地解剖成年尸体头颅标本23具.结果:内眦赘皮者均存在睑部眼轮匝肌部分肌纤维的起点错位及走行异常.结论:睑部眼轮匝肌肌纤维的起始点及走行方向决定内眦部皮肤的形态.

    作者:赵宏武;卢范;宋建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圬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为美容外科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疗效各有利弊.1996年以来,我科用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16例,效果满意.

    作者:牛进宝;权正良;李乡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成人错(牙合)上前牙烤瓷美容的处理

    目的:本文对92例病人132颗错上前牙烤瓷修复基牙桩核的处理进行分析,以寻求治疗此类疾病美容效果更佳的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处理修复基牙与桩核错牙,并使制作出的烤瓷牙与旁边的天然前牙排齐达美容效果.结果:经过此法处理后的错 ,牙齿的颜色与天然颜色一致,并达到了良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结论:该方法修复时间短,效果好,成年人容易接受.

    作者:任贤云;管玉堂;张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带蒂皮瓣佳断蒂时间及影响因素

    皮瓣借蒂部与本体相连,由蒂部供血,应用于血运不佳的创面,如骨、肌腱、关节等裸露部位覆盖、器官再造、洞穿性缺损修复、慢性溃疡等难愈创面的修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修复手段.近年来,虽然游离皮瓣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供、受区血管条件的限制和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仍未能完全取代带蒂皮瓣.

    作者:郑少萍;郭树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斑秃18例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对18例斑秃采用针刺兼服中药法治疗,并与101外涂合并药物内服法及单纯针刺法作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小15岁,大46岁;病程短半年,长2年;单发性4例,多发性14例.

    作者:李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旋转推进法在单侧唇裂Ⅱ期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比较近年来治疗此病的各种不同手术方法之效果,重点观察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的疗效.结果:应用旋转推进法获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本法尤其适用于上唇有近似直线宽大瘢痕,患唇下降不足及唇红缘明显不齐者.结论:旋转推进法在单侧唇裂Ⅱ期整复中仍有较广的适应证,同时应注意治疗的整体效果.[关健词]单侧唇裂Ⅱ期修整旋转推进法

    作者:冯传波;罗盛康;高建华;罗力生;陈林峰;张立宪;胡志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体外培养条件下rhBMP-2和TGF-β对兔MSC分化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rhBMP-2,TGF-β等因子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增殖的情况.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MSC)稳定传代后,采取分别单独加入rhBMP-2,TGF-β等诱导因子方法观察MSC的成长分化,采用MTT方法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的方法观察上诉因子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当rhBMP-2的浓度在400~800ng/ml时对兔MSC的增殖和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为促进分化,TGF-β对兔MSC的增值和分化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作用为促进MSC的增值.结论:rhBMP-2和TGF-β可以作为兔骨髓基质细胞较理想的诱导因子,促进MSC在体外的增殖和分化,为体外培养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较好的种子细胞.

    作者:胡强;艾玉峰;熊猛;张琳西;汤苏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与观察

    目的:通过血管内皮细胞(VEC)培养,为实验研究提供材料和方法.方法:采用Jaffe A方法,培养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测定其生长率,采用PAP法鉴定.结果:消化获得的EC总数平均为1~3×105个,贴壁率为70%.细胞初为圆形,伸展后为多角形或菱形,第2天开始生长,3天~5天生长加快,6天~8天基本停止生长,并且受胶原酶、培养液、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培养EC可做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细胞模型.

    作者:李向东;鲁开化;郭树忠;高政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重睑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小切口重睑术的优点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对40例80侧单睑施行小切口重睑术,长度近重睑线全长的1/2,并随访0.5年~1年.结果:40例全部在半月内消肿,重睑的外形自然逼真,病人满意,形成重睑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术式创伤小,形成的重睑外形自然而持久,效果理想.

    作者:何茂文;王爱英;陈健;马继任;宫昔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hotorejuvenation强脉冲光子非剥脱嫩肤技术

    皮肤衰老现象主要缘于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紫外线(UV)对皮肤组织结构,如胶原组织和弹性纤维的破坏.同样,皮肤表面的改变受基因、人体内在因素以及疾病变化(如酒渣鼻等)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也逐步失去弹性.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长期暴露于日光下,随着臭氧层的变薄和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因年龄、损伤或病变引起的可见斑记.

    作者:彭国红;Mark S.Nestor;David J.Goldberg;Mitchel P.Goldman;Robert A.Weiss;Darrell S.Rigel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甘草次酸及阿魏酸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寻找天然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不测定羟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结果: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的IC50分别为0.059、0.024、0.0325、0.036mg/ml:其清除能力: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阿魏酸>黄芪多糖;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阿魏酸及甘草次酸对(O2-)的IC50分别0.09、0.086、0.012、0.012、0.014mg/ml,其清除能力:阿魏酸>甘草次酸>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结论: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及(O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的显效关系.

    作者:贺建荣;张琰;程建峰;刘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改良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

    目的:为了提高埋线法重睑术疗效的稳定性、减轻术后肿胀.方法:重睑线大部单重连续埋线,两端环扎打结固定.结果:本组共48例(96只眼),术后24h轻度肿胀,术后72h肿胀基本消退,外观自然.3只眼在术后1周~2周重睑线一夜间消失,乃因固定线结松脱所致.结论:本术式保留了鸠尾氏双重连续埋线法疗效恒定的优点,又避免了因其组织创伤大、对静脉和淋巴回流影响多所致肿胀明显、消退期长的缺点.只要缝线两端固定确切,重睑形成恒定.

    作者:徐剑炜;施越冬;张学军;顾建英;吴坤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