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预制钛支架复合松质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

商洪涛;雷德林;刘彦普;何黎升;赵晋龙;张海霞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 个体化预制钛支架, 下颌骨重建, 快速原型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摘要:目的:对快速原型技术(RP技术)应用于下颌骨大面积缺损修复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对快速原型制造的个体化预制钛支架+松质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与预成钛网修复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手术中可见个体化预制钛修复体和缺损区域形态相吻合,节省了大量时间.成骨效果与成品钛网+松质骨成骨效果相同.结论:RP技术在下颌骨大面积缺损修复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及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颜面部肌肉的肌电活动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偏斜患者对其颜面部肌肉功能的影响,比较儿童下颌偏斜患者与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间的颜面部肌肉功能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下颌偏斜患者20例(儿童组1 0例,成人组10例).采集患者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下左右侧咀嚼肌、颞肌前腹及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并对肌电活动强度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了解下颌偏斜患者的肌电活动情况并对儿童组与成人组间的联系及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纽偏颌畸形患者在左右侧咀嚼肌、颞肌前腹及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中均有异常现象,但儿童组的左右侧肌的对称性优于成年组.结论:儿童下颌偏斜患者较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间颜面部肌肉功能异常较轻,提示早期治疗儿童下颌偏斜,临床效果要优于成年组患者.

    作者:郭奕君;丁寅;聂敏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毛囊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目的:以大鼠毛囊细胞为种子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皮肤.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毛囊外根鞘细胞和真皮鞘细胞,以这两种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全层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组织工程皮肤.结论:毛囊细胞可以用作种子细胞来构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作者:刘晓亮;金岩;董蕊;聂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牵张成骨术治疗复杂颌面骨骼缺损和畸形

    目的:探讨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常规方法处理困难的颌面骨骼缺损和畸形.方法:18例无法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多类颅颌面畸形患者,分别使用外置式和内置式牵张器进行骨牵张术矫治.术前均作外科模型和必要的头影测量.术后延迟期为7天,牵张节律为1mm/天,2~4次/天,牵张结束后常规固定6~8周.结果:术后伤口正常愈合,牵张过程顺利,均达到预期牵张目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咬合关系和面形均得到恢复.腭裂治疗后继发畸形患者大牵张距离为20mm,小距离为15mm;下颌骨重建患者大牵张距离为30mm.下颌骨垂直牵张患者固定期近牵张区出现病理性骨折,但未出现错位,经内固定处理,牵张完成后,未出现畸形愈合情况或骨不连接.结论:骨牵引延长技术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多种颅颌面骨畸形或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软组织量不足、不易覆盖移植骨的患者,而且不需要另取自体骨移植.

    作者:赵晋龙;刘彦晋;何黎升;雷德林;龚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瓷表面处理方式对瓷修复体缺损美容修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瓷表面粗化处理对Vita VMK95瓷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瓷片按表面粗化方式分为6组,每组分别与树脂粘结,测剪切强度,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喷砂后氢氟酸处理组粘结强度高,喷砂后磷酸酸蚀组与不喷砂氢氟酸蚀组次之,单纯偶联剂处理组低.结论:综合临床安全性考虑,喷砂后用磷酸处理是瓷修复体缺损后较好的瓷表面处理方法.

    作者:于淑湘;陈吉华;沈丽娟;赵桂文;叶晓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阴茎再造的临床方法和进展

    阴茎是男性重要的泌尿、生殖器官.其特有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使因先天性畸形或创伤、肿瘤等原因导致阴茎部分或完全缺损以及性别转换手术(女转男)时再造阴茎的结构和功能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困难.阴茎再造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主要解决尿道成形、阴茎体再造及支撑物置入问题.随着医患双方对再造阴茎期望的提高,再造阴茎的外形、功能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使手术方法不断改进,并且日趋完善[1].

    作者:潘勇;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rhEGF凝胶促组织扩张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在间断恒压皮肤扩张术中局部外用的临床可行性.方法:以本中心施行头皮扩张术的20位患者48个扩张器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随机分为3组,扩张同时分别外用含有2%氮酮的不同浓度的rhEGF凝胶,即10μg/g、5μg/g和不用药对照组,观察在60mmHg压力下相同时间内的注水速度和注水量,从而反映组织扩张速率.结果:10μg/g组的注水速度和注水量大于对照组(P<0.05),5μg/g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hEGF凝胶可外用于皮肤扩张术中,能有效地缩短扩张时间,但rhEGF浓度不应低于10μg/g.

    作者:周庆红;郭树忠;舒茂国;韩岩;易成刚;鲁开化;刘自芳;张琳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预成纯钛修复体修复下颌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进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设计并预制修复体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为4名患者完成了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设计和制作,并进行了修复体植入手术.结果:修复体就位顺利,各部件达到设计位置,术后患者面部外形满意,咬合关系良好,下颌偏斜纠正.结论:反求结合快速成型能够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的设计和预制,提高了手术精度,节省了手术时间,在颌骨缺损的个体化和定制化修复中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龚振宇;周树夏;刘彦普;何黎升;赵晋龙;李涤尘;Singare S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使用hTERT启动子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

    目的: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构建shRNA表达载体,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方法:使用人工TATA盒修饰hTERT核心启动子,重建转录起点.将含有修饰后hTERT启动子的MluI/XhoI片段克隆至pGL3-0CP-shLuc的相应酶切位点,获得pGL3-mhTERT-shLuc.设计针对p53的shRNA编码序列,并以XhoI/XbaI克隆至pGL3-mhTERT-shLuc的相应酶切位点之间,获得pGL3-mhTERT-shp53.使用pGL3-mhTERT-shLuc与pGL3-control共转染人骨肉瘤细胞U20S、MG-63和HOS,48h后测定虫荧光素酶活性,计算相对活性.使用pGL3-mhTERT-shp5 3不同的人骨肉瘤细胞,利用Western Blot分析转染前后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pGL3-mhTERT-shLuc和pGL3-mhTERT-shp5 3的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pGL3-mhTERT-shLuc与pGL3-control共转染实验发现,在hTERT-U20S细胞虫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在hTERT+的MG-63和HOS细胞在转染后虫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抑制效率可分别达到69.7%和71.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与转染pGL3-mhTERT相比,使用pGL3-mhTERT-shP53转染MG-63和HOS后可显著抑制p53的表达,而U20S的p5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我们成功使用TATA盒对hTERT核心启动子进行了修饰,利用其构建了shRNA表达载体,并实现了肿瘤特异性RNAi,为进一步提高基于RMi技术的基因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李立文;胡蕴玉;舒茂国;王臻;郭树忠;郭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成纤维细胞与皮肤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老化.皮肤衰老反映在细胞水平即为细胞衰老.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真皮中的主体细胞成分,其分泌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基质成分,与成纤维细胞一同构成了真皮的主体.成纤维细胞出现不可逆的生长抑制和选择性,特异性的基因表达及功能变化是培养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的重要特征.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成纤维细胞因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改变,在皮肤老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王曦;李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牵张成骨关闭牙槽突裂的实验研究及组织学观察

    目的:应用牵张成骨技术进行牙槽突裂关闭术,观测牙槽突裂硬软组织修复效果和牵张间隙新骨生成的过程、机制,探索一种牙槽突裂整复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1 0只成年杂种犬为实验对象,建立人工上颌牙槽突裂的动物模型,其中2只为对照组.另8只为实验组,以牙骨复合体作为转运盘,以每次0.4mm,2次/天的速度沿牙弓方向行牵张成骨术,直到关闭硬组织裂隙.于原位固定0,14,28,63天分别处死动物各2只,对标本进行X线摄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利用牵张成骨术成功地进行牙槽突裂整复术,硬组织裂隙关闭,同时软组织得到扩张;骨牵张间隙完全被新生骨组织取代并沿牵张方向生长,随固定时间的延长改建、成熟.结论:牵张成骨术提供了牙槽突裂治疗的新途径,新骨的生成是膜内成骨方式.

    作者:丁宇翔;刘彦普;敖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个体化预制钛支架复合松质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

    目的:对快速原型技术(RP技术)应用于下颌骨大面积缺损修复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对快速原型制造的个体化预制钛支架+松质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与预成钛网修复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手术中可见个体化预制钛修复体和缺损区域形态相吻合,节省了大量时间.成骨效果与成品钛网+松质骨成骨效果相同.结论:RP技术在下颌骨大面积缺损修复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商洪涛;雷德林;刘彦普;何黎升;赵晋龙;张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16例

    鼻尖部是颜面部突出的部分,轻微的缺损或畸形都会影响人的外貌,且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修复时既要注意局部的完整,又要使其与整个鼻对称而均匀协调,还要让颜面部的瘢痕小.2000年至2003年6月,笔者应用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鼻尖缺损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韩芳;黄秀珍;杨改霞;田晓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6例

    肥胖影响健康与美容几乎为大家的共识.通过减肥达到完美的体形、匀称的身材已成为求美者的迫切要求.但是,通过西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欠佳.自2003年4月~2004年12月,笔者运用中医毫针加耳穴压磁并结合电脑减肥仪对3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洁;闫润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其生物力学性质提供一个标准数学模型.方法:选择牙列完整、咬合关系正常,磨牙为中性关系,牙周组织健康,无颞颌关节病的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一例做为建模素材,通过螺旋CT扫描技术,主要采用PRO/ENGINEER 2001和ANSYS8.0软件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探索出一条建立颅上颌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新方法,建立了三维坐标系下的可从任意视角观察的健康人颅上颌复合体三维重建生物医学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由129750个单元和207056个节点组成.结论:该模型有较好的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为临床探索正畸正颌外科手术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了研究手段.

    作者:张晓慧;丁寅;刘冬;王燕;毕惠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ALK-1近端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对人ALK-1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Genebank获取人类基因组序列和人ALK-1 mRNA序列,使用FirstEF程序分析并获得ALK-1近端启动子序列,并使用MatInspector程序对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结果:使用FirstEF程序成功获得了长度为1Kb的人ALK-1近端启动子序列.MatInspector程序分析该启动子中共含有1 36个顺式转录调控元件,包括多种早期生长反应基因家族成员、Myc相关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和Ets家族成员等.值得注意的是在ALK-1启动子中含有6个KLF6结合元件,提示ALK-1参与创面愈合和组织重建过程.结论:获得了人ALK-1近端启动子的转录调控信息,推测KLF6可强烈诱导ALK-1基因表达.

    作者:舒茂国;郭树忠;郭晓彤;王昕红;李立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保留薄层乳腺组织的巨乳矫治术

    目的:寻找一种更适合增生性巨乳症矫治的手术方法.方法:按下蒂法作术前设计,术中切除90%的乳腺组织,仅保留近下蒂组织瓣侧的薄层乳腺组织,保全了乳腺被膜层的血管网,使组织瓣血运更有保证.结果:临床效果良好,乳房外观满意,乳头感觉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方法是治疗中重度伴有增生或要求行全乳腺切除的巨乳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兵;程国梁;程晓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同真空度烧结对瓷颜色的影响

    目的:探讨瓷粉烧烤时真空度的设制对瓷颜色的影响,为技师制备烤瓷冠选择正确的真空度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Vita A3色体瓷粉制作厚度为2.5mm的圆盘状瓷块15个,按不同真空度分为三组,每组5个.在烤瓷炉中分别在30hPa、50hPa、96hPa真空度下进行烧烤后,应用Minolta CR-221色度计采用CIE L*a*b*色度系统,进行颜色测定.结果:在不同真空度中烧结出瓷的色相和彩度变化不大,并与比色板中A3的色相与彩度一致;但明度值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真空度的升高,瓷的明度值相应增加,30hPa真空中烧结出的瓷的明度值与比色板中A3的明度值较为一致.结论:需使用Multimat touch烤瓷炉的大真空值来完成瓷的烧结过程,以控制过多气泡的产生而影响瓷的明度.

    作者:张爱莉;王宝成;王晓洁;沈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打包固定法在白癜风表皮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打包固定法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1 5例活动部位的白癜风患者(治疗组)采用自体表皮移植打包法固定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未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创可贴固定的15例表皮移植患者(对照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打包固定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助于提高活动部位白癜风的自体表皮移植疗效.

    作者:梁刘萍;江丽芬;李莉;曾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RENOV组织补片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RENOV组织补片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由于不同原因所致的口腔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组织补片移植修复,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结果:21例患者均获满意效果,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RENOV组织补片具有来源充足,组织相容性好,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易成活等特点,修复效果满意,是理想的口腔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材料.

    作者:李建虎;孙沫逸;张圃;杨耀武;程晓兵;雷德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镓银合金在后磨牙修复中的应用

    牙体充填修复的主要材料是银汞合金,因为银汞合金具有的许多优良性能,很难找到一种能取而代之的新型充填材料.随着口腔材料的研究与进展,出现了不少新材料,镓银合金是一种新型的磨牙充填材料[1].实验证实,它具有与银汞合金相似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与后者大的不同是不含汞,能避免汞污染,又能保持充填体良好物理性能的新型牙体充填材料.

    作者:裴浩;夏冬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