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ET及PET/CT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杨凡慧;张春银

关键词: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显像
摘要:PET是一种可测定生物体内特定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布和浓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脑出血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增高,本文就PET及PET/CT在脑出血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与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 mm的MBIR图像(序列A),5 mm的30% ASiR与70%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图像(序列B),5 mm的FBP(序列C)图像,由2名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计算优化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 序列A图像的主观噪声、细微结构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图像,但结构边缘略为模糊;序列A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较序列B及序列C图像噪声降低,SNR较序列B及序列C升高,辐射剂量约为(0.24±0.05)mSv.结论 序列A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的图像.

    作者:孙记航;于彤;段晓岷;关峰;刘勇;王尉;彭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误诊多处罕见部位并发神经鞘瘤1例

    患者女,49岁,主因“反复左上腹痛4年余”入院,发病时左上腹间歇性隐痛、阵发性刺痛,2个月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查体:右侧锁骨上区及左季肋区腹壁扪及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牛奶咖啡斑;血压150 mmHg/90 mmHg.超声(图1):左侧肾上腺区见约7.2 cm×5.3 cm的弱回声团,边界较清,形态欠规则,内可见多个不规则无回声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肝十二指肠韧带区及腹主动脉旁见多个弱回声团,较大者约1.8 cm×1.2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季肋区腹壁肌层内可见2.1 cm×1.5 cm弱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较规则,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右侧锁骨上区皮下可见5.2cm×3.1 cm囊实混合回声团,边界较清,形态规则,内可见网状分隔,实性成分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作者:张静;周翔;杨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20排4D-CTA评估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

    目的 探讨320排4D-CTA诊断及评估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DSA确诊的DAVF患者的4D-CTA资料.由2名医师采用盲法分析4D-CTA图像,评估DAVF部位、供血动脉及静脉引流类型,分析医师间以及4D-CTA与DSA间评估上述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23例患者共27个DAVF,对于判断DAVF部位和引流类型,医师间一致率均为96.30%(26/27),一致性均好(Kappa=0.94),4D-CTA与DSA间一致率均为100%(27/27),一致性均好(Kappa=1.00);医师间及4D-CTA与DSA间检出供血动脉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4.50、21.00,P均>0.05).结论 320排4D-CTA可准确诊断及评估DAVF部位、供血动脉及静脉引流类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建平;李银官;曹代荣;游瑞雄;江飞;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脏磁共振成像预测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对酒精性心肌病(ACM)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方法 纳入临床诊断为ACM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行CMR,根据是否出现LGE将患者分为LGE(+)组和LGE(-)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定义为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对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生存分析;将LG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心力衰竭出现时间、饮酒时间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结果 LGE(+)组22例,LGE(-)组36例,共10例发生心脏不良事件,LGE(+)组发生率[31.82%(7/22)]显著高于LGE(-)组[8.33%(3/36),P=0.02].LGE是心脏不良事件的强预测因子(风险比值:5.74,P=0.02).结论 CMR心肌LGE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ACM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强预测因子.

    作者:相里伟;赵世华;陆敏杰;陈秀玉;尹刚;殷小荣;张岩;崔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破入左心室合并室间隔夹层1例

    患者男,49岁,主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余,加重伴咳嗽15天”入院.查体:血压120 mmHg/58 mmHg,双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前区可闻及3/6级双期杂音,叩诊心界稍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增大;肺动脉增宽;主动脉瓣显示欠佳,开放未见明显受限,关闭欠佳;右冠窦呈明显囊袋样改变,约42 mm×19 mm,于主动脉短轴2点钟处穿过主动脉瓣环与主动脉壁之间走行,向下突向左心室流出道,室间隔基底部肌层分离,参与形成囊壁的内侧部分(图1A、1B),囊袋顶部可见2处回声失落,直径分别为8.8 mm及5.3 mm(图1C),囊袋状结构随心动周期甩动,收缩期突入主动脉瓣口,致主动脉瓣口狭窄,舒张期突入左心室流出道.

    作者:熊云涛;蒋冰蕾;曹礼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及心脏瓣膜钙化与慢性肾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接受心脏MSCT检查的CKD 3~5期患者212例,采用Smart Score 4.0自动分析软件测量冠状动脉和瓣膜钙化积分,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检验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与eGFR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影响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心脏瓣膜钙化积分与eGFR均呈负相关(r=-0.182、-0.128,P均<0.05);年龄、eGFR、胆固醇及血磷是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eGFR及脉压差是CK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钙化与CKD相关,其中eGFR是心脏瓣膜及冠状动脉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刘晋;洪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继发转移性钙化的临床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慢性肾病透析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患者转移性钙化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终末期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合并转移性钙化患者的资料,透析时间<10年者19例(短期透析组),透析时间≥10年者17例(长期透析组).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转移性钙化发生率,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检验转移性钙化与透析时间、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透析时间、血钙、血磷、血iPTH预测转移性钙化的效能.结果 短期透析组软组织钙化[15.26%(29/190)]和血管钙化发生率[22.11%(42/190)]均低于长期透析组[22.35%(38/170)、31.76%(54/170),P均<0.05].软组织钙化数、血管钙化数及钙化总数短期透析组中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r=0.49、0.40、0.53,P均<0.05),长期透析组中与透析时间无相关性(P>0.05),两组中软组织钙化数、血管钙化数及钙化总数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iPTH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透析时间和血iPTH预测转移性钙化效能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和0.88(P均<0.05),血钙和血磷预测转移性钙化效能较低,AUC分别为0.67和0.48(P均>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透析时间是影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转移性钙化重要因素.

    作者:陈杰;祝安惠;于海涛;王铭梁;张晓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多排CT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 采用16排MDCT评价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增强CT影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分析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病例并进行分类.结果 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变异共44例,发生率为4.58%(44/960).男女性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23,P>0.05).根据左肾静脉的数量及空间走行表现将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分成3型,其中Ⅰ型(完全主动脉后左肾静脉)12例,包括ⅠA型5例,ⅠB型7例;Ⅱ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26例,包括ⅡA型20例,ⅡB型4例,ⅡC型2例;Ⅲ型(异常回流分支)6例.结论 MDCT可用于评价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相关疾病和指导肾脏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小琨;赵小虎;杨红兵;吴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肛周及臀部黏液腺癌伴复杂肛瘘1例

    患者男,60岁,肛瘘病史20年,间断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病情反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肿物大小约15 cm×10 cm,表面溃疡,红肿,有轻度压痛.CT平扫:直肠后方、左侧臀部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图1A),与直肠后壁、双侧肛提肌分界不清.MRI:直肠后方、会阴部及左侧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区见较大不规则形异常信号,较大层面大小约16.3 cm×15.0 cm,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内见网格状稍低信号,部分呈泡状改变(图1B);增强后病灶边缘明显强化,其内呈分隔样强化(图1C).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肛周及左侧臀部肿物隆起,呈粉红色,表面糜烂,呈菜花状,肿物已侵及肛管和距肛缘约7 cm处的直肠、无法剥离,故改行臀部肿物扩大切除术及经会阴直肠肛管切除术、近端直肠闭合术.

    作者:薛建秀;王继萍;孙默;王景宇;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主动脉巨大无冠窦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68岁,主因“胸闷、双下肢水肿1年余”入院,高血压病史20年.心电图:窦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Ⅰ度,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心腔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宽39 mm,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房可见约52 mm×42 mm囊性包块,呈圆形,壁薄,无破口,几乎占据整个右心房(图1A);心尖五腔心切面紧靠主动脉根部后壁(无冠窦水平)显示该包块,并见其内有自发显影.CDFI:该囊性包块内可见来自主动脉瓣口的条束状血流信号,主动脉瓣探及轻-中度反流,三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可探及沿该囊性包块两侧的反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主动脉巨大无冠窦瘤(突入右心房,未破裂);三尖瓣、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壁增厚.

    作者:龙煜;夏国园;钱彩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FA)后兔肝VX2肿瘤炎性带及局部肿瘤进展(LTP)的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建立兔肝VX2肿瘤RFA动物模型,于RFA后1(A组)、3(B组)、7(C组)、14天(D组)行增强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时期炎性带及LTP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炎性带强化于RFA后第3、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明显减低;动脉期LTP表现为消融灶旁新月状、结节状异常强化影;延迟期D组炎性带CT值较LTP减低(P<0.05).结论 兔肝VX2肿瘤RFA术后增强CT表现与病理表现一致,能准确反映RFA术后不同时期炎性带和LTP的血供特点及变化;RFA术后早期炎性带与LTP的增强CT表现存在重叠,RFA术后CT增强随访宜在炎症消退期.

    作者:李骞;董祥军;张珍;段旭华;钱坤;易长虹;韩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滑膜肉瘤CT及MRI特征

    目的 探讨滑膜肉瘤CT及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患者的CT (16例)和MRI(10例)特征.结果 14例邻近关节,4例远离关节.18例中,8例发生转移.CT表现:16例肿瘤边界均清晰,其中2例(2/16,12.50%)见瘤周水肿;9例(9/16,56.25%)密度均匀,7例(7/16,43.75%)密度不均,肿瘤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6例(6/16,37.50%)肿瘤内见钙化;3例(3/3,100%)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MRI:10例肿瘤边界均清晰、见瘤周水肿;8例(8/10,80.00%)T1WI呈等信号,2例(2/10,20.00%)等信号内散在稍高信号;10例(10/10,100%)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7例(7/10,70.00%)见“三信号征”;9例(9/10,90.00%)见线状低信号分隔.结论 滑膜肉瘤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管帅;郝大鹏;刘学军;崔久法;李强;徐文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antrell五联征影像学及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Cantrell五联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及1胎经手术或影像学确诊的Cantrell五联征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8例及1胎为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1例为不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右位心3例、左位心1例、中位心5例,1胎为胸外异位心;9例及1胎胸骨下段异常及膈肌前部缺损,1例膈面心包缺损,8例、1胎腹壁发育异常,9例及1胎复杂心脏畸形,其中右心室双出口伴室间隔缺损常见,9例伴心室憩室.结论 Cantrell五联征包括胸骨下端、膈肌、心包、腹壁及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CT或MRI有助于诊断.

    作者:陈冰华;钟玉敏;孙爱敏;王谦;朱铭;邱海嵊;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模拟婴幼儿头颅70 kV 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目的 探讨模拟婴幼儿头颅70 kV CT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选用CPT500模体,分别于70 kV及120 kV、150~500 mAs条件下进行扫描,测量其低对比度模块中对比度为1.0%、直径为15 mm的圆柱体的CNR和CTDIvol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的低对比可探测能力(LCD)进行评分.对70 kV、150~500 mAs测得的每组图像的CNR和LCD评分与婴幼儿头颅常规扫描条件(120 kV、200 mAs)图像的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当管电压为70 kV及120 kV时,图像CNR与CTDIvol呈线性正相关性(r=0.96、0.94,P<0.001);当管电流设置为150~400 mAs时,70 kV与常规扫描条件图像的CNR及LCD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当管电流设置为450~500 mAs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70 kV、450~500 mAs扫描条件可得到与传统的120 kV、200 mAs CT扫描相似的图像质量,前者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适用于婴幼儿头颅CT扫描.

    作者:李昂;罗松;沈君姝;郭辉;潘永泉;曹新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以飞利浦CV系列超声产品论医用超声的实用性

    医疗设备日新月异的革新不仅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自源性动力,更为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和诊断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临床诊治手段医师触诊和经验推断为主的主观性方式转变为多检验数据为参考的客观性分析方式.但在降低临床误、漏诊率的同时,医师对仪器准确性和操作可靠性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依赖.仪器准确性通常体现在设备硬件的技术指数,操作可靠性则对设备的开发程度与操作者对设备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医师的操作水平和对设备的利用能力需与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大程度地匹配.以下以超声设备为例,探讨如何利用高精尖超声设备实现高效能.

    作者: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

    目的 采用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域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769名健康成人的脑18F-FDG PET/CT图像,按年龄分为≤30岁、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及≥71岁组.采用Scenium软件将脑PET图像标准化,自动勾画左右各待测脑区,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枕叶、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基底核、内侧颞叶和小脑,获得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各脑区代谢水平差异.结果 左右中央区、左右距状裂及周围皮质SUVmean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脑区SUVmean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5);男性和女性左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额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和小脑,右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颞叶、枕叶、内侧颞叶,男性基底核为右侧优势,女性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除小脑外,余各脑区SUVmean均不同程度下降,左侧半球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健康成人各脑区代谢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随年龄增加,左右脑代谢呈非对称性减低.

    作者:邵晓梁;邵小南;王小松;徐梅;王跃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会阴超声在围生期的临床应用

    随着对女性盆底整体解剖结构再认识及实时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经会阴超声在围生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经会阴超声检查可了解晚孕期孕妇的盆底情况,预测分娩方式;有效评估分娩的进程;并可于分娩后产褥早期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的影响.本文对经会阴超声在围生期3个阶段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淑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解剖学和CT影像的支气管树结构模型建立和肺内气流分布规律研究进展

    基于支气管树解剖模型的肺内气流动力学模拟研究是一种无创定量监测支气管形态结构与内部气流瞬变耦合关系的方法,有望成为临床常规肺功能检查的补充.本文对基于解剖学方法及CT影像的肺支气管树形态结构研究进展、基于结构模型的肺内气流分布规律研究进展、肺实质结构模型建立的研究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马军超;金晨旺;郭佑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度积水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并异位开口1例

    患者女,44岁,自述左腰部酸痛10余年,近半年加重并间断脓尿,否认间歇性排尿、漏尿等症状;3个月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提示左肾囊肿,肾囊肿穿刺吸出囊液约550 ml,囊液成分与尿液相似,1周后复查发现左肾囊肿复发.本次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64排VCT泌尿系成像(图1):左肾见两套肾盂及输尿管,上位肾盂输尿管明显扩张、积水,输尿管纡曲、延长,末端输尿管未进入膀胱,而是继续向后下方走行,左侧下位肾盂输尿管及右肾输尿管走行正常,均开口于正常膀胱位置.CT诊断:①重度积水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遵循Weigert-meyer法则);②异位开口于后尿道.拟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见尿道外口6点钟位置针尖样裂隙,置入输尿管导管3 cm处受阻,置电切镜入膀胱,于膀胱颈5、6点钟位置见异位输尿管潜行于膀胱黏膜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以远输尿管切除,可吸收线关闭异位输尿管开口,留置双J管.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作者:高飞;孟婷;杨义;李永华;刘欢欢;朱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和栓塞约占心脑血管事件的70%.早期发现易引发缺血事件的易损斑块并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综述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影像新技术检测易损斑块、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作者:王建华;高宇;张敏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