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洪楠
目的 分析Cantrell五联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及1胎经手术或影像学确诊的Cantrell五联征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8例及1胎为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1例为不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右位心3例、左位心1例、中位心5例,1胎为胸外异位心;9例及1胎胸骨下段异常及膈肌前部缺损,1例膈面心包缺损,8例、1胎腹壁发育异常,9例及1胎复杂心脏畸形,其中右心室双出口伴室间隔缺损常见,9例伴心室憩室.结论 Cantrell五联征包括胸骨下端、膈肌、心包、腹壁及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CT或MRI有助于诊断.
作者:陈冰华;钟玉敏;孙爱敏;王谦;朱铭;邱海嵊;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MBIR)算法、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对肺炎患儿胸部低剂量CT图像质量的优化.方法 选取肺炎患儿41例,根据年龄设定噪声指数(NI).将原始数据重建为5 mm的MBIR图像(序列A),5 mm的30% ASiR与70%滤波反射投影(FBP)混合图像(序列B),5 mm的FBP(序列C)图像,由2名医师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并计算优化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 序列A图像的主观噪声、细微结构的显示方面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图像,但结构边缘略为模糊;序列A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较序列B及序列C图像噪声降低,SNR较序列B及序列C升高,辐射剂量约为(0.24±0.05)mSv.结论 序列A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序列B及序列C的图像.
作者:孙记航;于彤;段晓岷;关峰;刘勇;王尉;彭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女,36岁,体检发现宫颈肿物11天,无腹胀、腹痛,无阴道异常流血及排液,无性交后出血,大小便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形态异常,表面轻度糜烂,宫颈上唇可触及5 cm×5 cm囊性肿物,无触痛;宫体及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子宫后位,形态大小正常,轮廓清晰,包膜光滑,肌层回声均匀;宫颈前唇见5.9 cm×5.3 cm囊性包块,边界清,壁薄光滑,内见纤细网状分隔;CDFI示囊壁及隔上点状血流信号(图1A);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盆腔MRI:平扫示子宫后屈位,子宫肌层大小形态及信号正常,结合带完整;宫颈前唇增厚,其内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其内可见线状分隔,呈等T1等T2信号(图1B);增强后异常信号区无明显强化,分隔明显强化.行宫颈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宫颈前唇)囊壁内衬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上皮下为胶原纤维及平滑肌,未见恶性特征;病理诊断:中肾管囊肿(图1C).
作者:刘晓宇;欧阳振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对女性盆底整体解剖结构再认识及实时三维超声技术的发展,经会阴超声在围生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经会阴超声检查可了解晚孕期孕妇的盆底情况,预测分娩方式;有效评估分娩的进程;并可于分娩后产褥早期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的影响.本文对经会阴超声在围生期3个阶段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淑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腮腺Wathin's瘤与多形性腺瘤声像图特征和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于我院病理证实为腮腺Wathin's瘤与多形性腺瘤的连续性病例47例,分别评价两种肿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灶的声像图特征,Wathin's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种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灶大小、有无吸烟史、回声强度、回声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无回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吸烟史是腮腺Wathin's瘤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4、3.78和105.20.建立回归方程后,预测多形性腺瘤的准确率为87.5%,Wathin's瘤的准确率为91.3%,整体模型的准确率为89.4%.结论 根据临床及超声特征可对两种常见腮腺肿物做出较为准确的定性诊断,可为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多帮助.
作者:游珊珊;张波;戴晴;姜玉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自建模板及微分同胚图像融合(VBM-DARTEL)算法,对比近期发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与有创伤暴露史的健康对照(TEHC)间脑结构的体积差异,分析差异脑区的体积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地震后7~15个月右利手的地震幸存者的高分辨率三维T1WI图像,其中近期发病PTSD患者28例(PTSD组)、TEHC 28名(TEHC组).采用MatLab 2012b工作平台下SPM8软件的VBM-DARTEL工具包预处理图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地震后时间及颅内容积为协变量,对比两组间全脑灰质和白质的体积差异.以与上述相同的协变量评价差异脑区的体积与患者临床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AP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TEHC组相比,PTSD组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增加,右侧楔叶、右侧枕中回、右侧丘脑及双侧颞上回灰质体积缩小,左侧颞上回白质体积缩小.两组间海马灰质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颞上回灰质体积与患者CAP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近期发病PTSD患者结构改变以部分脑区灰白质萎缩为主.近期发病PTSD患者海马体积无萎缩可能是与病程延续数年PTSD患者不同的脑结构特征.
作者:李仕广;黄晓琦;吕粟;杨勋;程勃超;李凌江;龚启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EUS评价移植肾皮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灌注特点.方法 根据血清肌酐(SCr)值将40例移植肾患者分为SCr正常组和SCr异常组.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行移植肾灌注CEUS,采集动态图像.选择移植肾同一切面包膜下肾皮质(外层皮质,ROI1)、弓形动脉上方肾皮质(近髓皮质,ROI2),获得相应时间-强度曲线及定量参数,包括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绝对达峰时间(A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比较两组患者移植肾皮质不同ROI指标间差异.结果 正常移植肾的CEUS灌注期表现为近髓皮质首先开始显影,外层皮质随后显影;消退期表现为外层皮质首先开始消退,近髓皮质消退晚于外层皮质出现消退.除AT外,SCr异常组移植肾外层皮质的灌注指标较SCr正常组延迟(P<0.05).SCr正常组与SCr异常组移植肾近髓皮质的灌注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植肾外层皮质较近髓皮质能够更敏感地反映微循环灌注的改变.选择移植肾外层皮质作为ROI对于早期评价移植肾微循环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峰;邢晋放;杜联芳;李凡;张会萍;白敏;马静;张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RFA)后兔肝VX2肿瘤炎性带及局部肿瘤进展(LTP)的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建立兔肝VX2肿瘤RFA动物模型,于RFA后1(A组)、3(B组)、7(C组)、14天(D组)行增强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时期炎性带及LTP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炎性带强化于RFA后第3、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明显减低;动脉期LTP表现为消融灶旁新月状、结节状异常强化影;延迟期D组炎性带CT值较LTP减低(P<0.05).结论 兔肝VX2肿瘤RFA术后增强CT表现与病理表现一致,能准确反映RFA术后不同时期炎性带和LTP的血供特点及变化;RFA术后早期炎性带与LTP的增强CT表现存在重叠,RFA术后CT增强随访宜在炎症消退期.
作者:李骞;董祥军;张珍;段旭华;钱坤;易长虹;韩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对酒精性心肌病(ACM)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方法 纳入临床诊断为ACM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行CMR,根据是否出现LGE将患者分为LGE(+)组和LGE(-)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定义为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对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生存分析;将LG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心力衰竭出现时间、饮酒时间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结果 LGE(+)组22例,LGE(-)组36例,共10例发生心脏不良事件,LGE(+)组发生率[31.82%(7/22)]显著高于LGE(-)组[8.33%(3/36),P=0.02].LGE是心脏不良事件的强预测因子(风险比值:5.74,P=0.02).结论 CMR心肌LGE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ACM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强预测因子.
作者:相里伟;赵世华;陆敏杰;陈秀玉;尹刚;殷小荣;张岩;崔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18F-FDG PET/CT检测正常成人不同脑区域代谢水平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769名健康成人的脑18F-FDG PET/CT图像,按年龄分为≤30岁、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及≥71岁组.采用Scenium软件将脑PET图像标准化,自动勾画左右各待测脑区,包括额叶、颞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枕叶、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基底核、内侧颞叶和小脑,获得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各脑区代谢水平差异.结果 左右中央区、左右距状裂及周围皮质SUVmean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脑区SUVmean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P均<0.05);男性和女性左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额叶、顶叶、扣带回、中央区、距状裂及周围皮质和小脑,右侧代谢优势脑区包括颞叶、枕叶、内侧颞叶,男性基底核为右侧优势,女性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增加,除小脑外,余各脑区SUVmean均不同程度下降,左侧半球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健康成人各脑区代谢水平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随年龄增加,左右脑代谢呈非对称性减低.
作者:邵晓梁;邵小南;王小松;徐梅;王跃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女,12岁,左侧背部肿物伴局部疼痛近1个月.PET/CT:左侧背部肿块,大小约5.6 cm×6.3 cm×7.0 cm,边缘见环形模糊骨化影,病灶整体代谢异常活跃,SUVmax约为9.5(图1A);考虑骨肉瘤可能.胸部增强CT:左背部第9~11肋间可见肿块,呈环形强化,考虑骨肉瘤(图1B).对左背部肿物行穿刺活检术,病理:光镜下可见多量骨组织,部分骨小梁形态似“C”形,骨组织间见多量梭形细胞成分伴间质黏液变,可见核分裂象(图1C);诊断:①骨纤维结构不良;②不除外高分化骨肉瘤.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科综合会诊后考虑良性病变,骨化性肌炎可能性大.行常规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半年后复查PET/CT,发现肿块缩小,大小约5.3 cm×4.4 cm×6.5 cm,边缘可见完整清晰骨化边,病灶内部非骨化区代谢稍活跃,SUVmax约4.5(图1D).终临床诊断: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作者:廖斯琴;张占文;胡平;张杰;吕清湖;胡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在直肠癌CT灌注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对36例由结肠镜及术后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选定靶平面后,行CT灌注扫描.根据CT灌注参数,绘制靶平面肿瘤组织ROI及靶血管(肿瘤供血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计算公式推导肿瘤内血浆隔室容积百分比(fP)、组织间隙隔室容积百分比(fI)、表观血流量(F)及表面通透性(PS).结果 36例直肠癌的fP值为(17.3±7.4)%,fI值为(34.3±11.6)%,F值为(141.0±47.8)ml/(min·100 g),PS值为(43.2±18.8) ml/(min·100 g).结论 药代动力学开放式双室模型为定量评价直肠肿瘤组织内微循环的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玉姝;杨春静;金银华;刘屹;徐荣天;佟咸利;李建平;朱晓珍;刘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和栓塞约占心脑血管事件的70%.早期发现易引发缺血事件的易损斑块并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综述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影像新技术检测易损斑块、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作者:王建华;高宇;张敏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肾病透析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患者转移性钙化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终末期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合并转移性钙化患者的资料,透析时间<10年者19例(短期透析组),透析时间≥10年者17例(长期透析组).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转移性钙化发生率,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检验转移性钙化与透析时间、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透析时间、血钙、血磷、血iPTH预测转移性钙化的效能.结果 短期透析组软组织钙化[15.26%(29/190)]和血管钙化发生率[22.11%(42/190)]均低于长期透析组[22.35%(38/170)、31.76%(54/170),P均<0.05].软组织钙化数、血管钙化数及钙化总数短期透析组中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r=0.49、0.40、0.53,P均<0.05),长期透析组中与透析时间无相关性(P>0.05),两组中软组织钙化数、血管钙化数及钙化总数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iPTH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透析时间和血iPTH预测转移性钙化效能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和0.88(P均<0.05),血钙和血磷预测转移性钙化效能较低,AUC分别为0.67和0.48(P均>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透析时间是影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转移性钙化重要因素.
作者:陈杰;祝安惠;于海涛;王铭梁;张晓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20排4D-CTA诊断及评估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DSA确诊的DAVF患者的4D-CTA资料.由2名医师采用盲法分析4D-CTA图像,评估DAVF部位、供血动脉及静脉引流类型,分析医师间以及4D-CTA与DSA间评估上述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23例患者共27个DAVF,对于判断DAVF部位和引流类型,医师间一致率均为96.30%(26/27),一致性均好(Kappa=0.94),4D-CTA与DSA间一致率均为100%(27/27),一致性均好(Kappa=1.00);医师间及4D-CTA与DSA间检出供血动脉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4.50、21.00,P均>0.05).结论 320排4D-CTA可准确诊断及评估DAVF部位、供血动脉及静脉引流类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建平;李银官;曹代荣;游瑞雄;江飞;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女,68岁,主因“胸闷、双下肢水肿1年余”入院,高血压病史20年.心电图:窦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Ⅰ度,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心腔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宽39 mm,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房可见约52 mm×42 mm囊性包块,呈圆形,壁薄,无破口,几乎占据整个右心房(图1A);心尖五腔心切面紧靠主动脉根部后壁(无冠窦水平)显示该包块,并见其内有自发显影.CDFI:该囊性包块内可见来自主动脉瓣口的条束状血流信号,主动脉瓣探及轻-中度反流,三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可探及沿该囊性包块两侧的反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主动脉巨大无冠窦瘤(突入右心房,未破裂);三尖瓣、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壁增厚.
作者:龙煜;夏国园;钱彩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模拟婴幼儿头颅70 kV CT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选用CPT500模体,分别于70 kV及120 kV、150~500 mAs条件下进行扫描,测量其低对比度模块中对比度为1.0%、直径为15 mm的圆柱体的CNR和CTDIvol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的低对比可探测能力(LCD)进行评分.对70 kV、150~500 mAs测得的每组图像的CNR和LCD评分与婴幼儿头颅常规扫描条件(120 kV、200 mAs)图像的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当管电压为70 kV及120 kV时,图像CNR与CTDIvol呈线性正相关性(r=0.96、0.94,P<0.001);当管电流设置为150~400 mAs时,70 kV与常规扫描条件图像的CNR及LCD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当管电流设置为450~500 mAs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70 kV、450~500 mAs扫描条件可得到与传统的120 kV、200 mAs CT扫描相似的图像质量,前者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适用于婴幼儿头颅CT扫描.
作者:李昂;罗松;沈君姝;郭辉;潘永泉;曹新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男,24岁,活动后胸闷、气促20年,加重伴发热1个月,伴恶心、呕吐;20年前曾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此后间断有胸闷、气促.查体:体温39.4℃,血压110 mmHg/68 mmHg,心前区可闻及广泛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6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9%.TE E:右心明显扩大,室间隔上方可见补片样回声,其主动脉侧右心室面周围可见附加团块样回声(图1A),约14 mm×11 mm,表面不规则,有自主活动度,主动脉右窦壁回声增强,局部回声中断,约10 mm,并可探及舒张期主动脉至右心室分流信号(图1B),峰速约4 m/s,收缩期右心室至主动脉分流(图1C),峰速约1.6 m/s;主动脉瓣未探及确切附加回声,启闭良好;三尖瓣探及中-重度反流,峰速约5.7 m/s;肺动脉瓣开放受限,瓣上可见隔膜回声,跨瓣血流速度加快,约4.9 m/s,跨瓣峰值压差95 mmHg,平均压差55 mmHg.
作者:王赟;杨军;孙丹丹;彭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层出不穷,使CT、MRI和超声等的图像质量有很大提高,在更清楚显示人体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各种功能和代谢成像技术和方法逐渐成熟.目前,我国影像设备质量和高端设备普及率大为提高,有关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文章数量逐年上升.本刊近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组织一批有关新技术进展的文章,以推进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
作者:李坤成;卢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滑膜肉瘤CT及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患者的CT (16例)和MRI(10例)特征.结果 14例邻近关节,4例远离关节.18例中,8例发生转移.CT表现:16例肿瘤边界均清晰,其中2例(2/16,12.50%)见瘤周水肿;9例(9/16,56.25%)密度均匀,7例(7/16,43.75%)密度不均,肿瘤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6例(6/16,37.50%)肿瘤内见钙化;3例(3/3,100%)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MRI:10例肿瘤边界均清晰、见瘤周水肿;8例(8/10,80.00%)T1WI呈等信号,2例(2/10,20.00%)等信号内散在稍高信号;10例(10/10,100%)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7例(7/10,70.00%)见“三信号征”;9例(9/10,90.00%)见线状低信号分隔.结论 滑膜肉瘤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管帅;郝大鹏;刘学军;崔久法;李强;徐文坚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