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

张丽花;沈卫英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 术后化疗, 综合治疗, 现实问题, 临床护理, 化学治疗, 护理人员, 护理措施, 毒副作用, 化疗期, 工作面, 发生率, 并发症, 周期, 地位
摘要:乳腺癌术后化疗在乳腺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化学治疗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且治疗周期较长,如何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完成整个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护理人员应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到低,减轻患者的痛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臂丛神经麻醉致膈神经麻痹又合并丁卡因过敏诱发低氧血症1例

    患者,男,49,主因右肱二头肌长头腱陈旧性断裂需在臂丛麻醉下行修补术.手术前检查除外科情况外,无其它异常.人手术室后开放静脉,6参数监护仪监护下,右斜角肌间沟穿刺成功后,常规注入含0.25%丁卡因的1.6%利多卡因20毫升,7分钟后患者自述呼吸费力,见呼吸25次/分,逐步加快至35次/分,血压稳定,心率110次/次,血氧饱和度由99%降至78%,呼吸幅度左侧明显强于右侧.

    作者:许占平;王进亮;张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有效干预

    根据近年来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提升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等实际情况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测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更大.

    作者:于丹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痔患者术后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痔患者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收集66例老年痔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护理.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排便顺畅,切口愈合良好,随诊6个月无便秘发生.结论:提前进行综合护理能及时预防老年痔患者术后便秘问题.

    作者:杨红娜;聂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PFNA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总结过去2年对我院创伤外科11例该类患者的图手术期血糖调控,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11例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接受微创PFNA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未出现酮症酸中毒(DKA)、低血糖等急性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全部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围手术期合理的血糖调控管理,采用微创PFNA(硬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手术治疗,创伤较小,可减少创伤应激对老年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性;有利于早期活动,防止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翟志海;张昆;高月彩;张绥绥;刘荣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康复护理技术对骨折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尽管诊治及时,手术成功,用药得当,骨折患者也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和人们对健康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康复护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了积极肯定的作用.

    作者:李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口腔医学美学

    现象:口腔医学美学不仅可以恢复患者所丧失的生理功能,同时可恢复患者美观和对组织起到保健作用.目的: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口腔美学原理指导修复体的制作,能使治疗效果更加符合现代口腔修复制作的要求和患者对容貌美的较高要求.方法:从美学的基本原则入手,从口腔医学美学的概况、美学法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口腔医学美学的作用三方面浅谈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情况.结论:减少口腔疾病,美化口腔形态,增强口腔健康.

    作者:王红忠;蔡琛;杨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专职护士对麻醉药品的管理体会

    随着现代麻醉学的飞速发展,麻醉科作为二级学科级临床科室,麻醉学科的工作范围也逐步扩大,由单纯临床麻醉拓展到重危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因此麻醉科工作量日趋增加,并且用药也由单纯的用于临床麻醉逐渐增加药品品种用于其它方面.因此在麻醉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并且要做好麻醉科药品管理的问题急待解决.结合专职护士在专科药品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我们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作者:王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乙肝患者肝脏Fibroscan测量值与实验室检查之间关系的分析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对慢乙肝患者肝脏硬度测量值与肝功能、血常规、HBV状态之间的相关性.68例慢乙肝患者使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并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弹性测量值与HA、LN、Ⅳ-col、AST、GG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2、0.558、0.562、0.695、0.686).

    作者:张俊芳;陈振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外科手术后患者肺栓塞的发病情况,以引起外科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共24例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手术种类、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0±16)岁,其中抗凝治疗16例,溶栓治疗8例.肺栓塞常见于普通外科(58.3%)、骨科(25%)、胸外科(12.5%)、血管外科(4.2%).结论:外科手术是发生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该重视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

    作者:邓玉凯;周朝霞;赵喜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妇女普查中分泌物衣原体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河北衡水市城市健康女性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年龄分布,为非琳菌性阴道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507名妇女进行了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统计各年龄段阳性人数.结果:507名健康女性妇检中,分泌物Ct、Uu总阳性率13.4%.其中,20-29岁12%、30-39岁17.8%、40-49岁14.9%、≥50岁6%.结论;本市健康女性Ct、Uu感染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北陆;栾建兵;郭连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盛灿若教授运用对穴治疗痛证经验

    盛灿若教授是著名针灸学家,江苏省名中医,国家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盛老从事针灸临床60余载,运用针灸治疗疑难杂症,效如桴鼓,特别是临床上运用对穴治疗各种痛证,手到病除,深有心得.吾有幸跟随盛老作为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弟子,现将盛老临床运用对穴治疗痛证的经验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作者:王和生;盛灿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3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

    中心静脉(如劲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具有血流量充足、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血管和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常用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常会出现一序列的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导管功能不良等,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接收处理了3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的病人,现将处理经过总结如下.

    作者:万娜;梅咏华;宋雁红;冯爱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清热滋阴明目汤联合抗病毒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目的:观察清热滋阴明目汤联合抗病毒西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别进行清热滋阴明目汤联合西医抗病毒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和单纯应用西医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组71例,单纯抗病毒西药治疗组65例,观察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综合治疗组66例治愈,4例好转,遗留不同程度斑翳,1例无效.总有效率98.6%.随访1~3年,复发率2.86%.单纯抗病毒西药治疗组57例治愈,2例好转,遗留不同程度斑翳,6例无效.总有效率90.8%.随访1~3年,复发率8.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外合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方法,可以起到单用西药更为显著、经济的疗效,且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王彬;于春红;张秀芳;梁仲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家庭护理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精神、物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患者对骨折愈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根据病人的这一心理,不仅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更注重患者的家庭护理,笔者通过对本科2011年度212例患者通过复诊与电话回访的方式,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对患者后期的康复和功能恢复帮助很大.

    作者:涂红梅;赵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医院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关键时刻

    目的:运用“关键时刻”的营销理念,研究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发生的关键时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服务的认知度,达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目的.方法:调查病人在就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感受,运用关键时刻模型,建立门诊医疗服务路径,改变服务背景和医务人员行为服务模式,调整不相协调的因素,制定一系列服务措施.结果: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病人满意度逐年上升甚至达100%,病人的投诉率大大降低.结论:在门1诊医疗服务中,只有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并赢得每一个关键时刻,医院才能够留住病人,才能够拥有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根据社会发展,病人的需求,调整医疗服务模式是现代医院管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作者:桑凤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208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防护

    目的:监测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不断完善防护措施.方法:对208例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方式、职业暴露源、暴露后处理、随访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在内科99例(47.6%),外科82例(39.4%),感染科27例(13.0%).职业暴露的方式为针刺伤171例(82.2%),血液或体液喷溅污染皮肤/粘膜25例(12.0%),锐器割伤12例(5.8%).暴露源占前四位的分别是乙肝、丙肝、梅毒和HIV阳性;暴露后进行规范的应急处理规范201例,不规范7例.针对性实施预防用药32例,208名研究对象没有感染相关的疾病.结论:护士主动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职能科室积极的监测督导能为职业暴露防治工作创造一个既严谨又宽松有利的工作环境.

    作者:曾伟杰;杨翠华;徐晓芸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胰岛素治疗的相关健康教育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血糖监测、规范注射方法及实施心理护理多方面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生存质量.

    作者:朱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患者心悸、心律不齐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患者心悸、心律不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我院门诊确诊的围绝经期妇女其中主要症状为心悸、心律不齐的患者30例.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SGB法1次/d,左右交替进行,每10次为1疗程,休息5d,行第2疗程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及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浓度的变化及心悸、心律不齐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血中E2均显著升高(P<0.01),FSH明显下降(P<0.05)围绝经期心悸、心律不齐症状症状改善明显,其总有效率达80%.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患者心悸、心律不齐效果确切,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作者:王玲玲;徐亚青;马杰;张宝琴;张海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

    心内科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护理具有其特殊性.护理法律意识淡薄、服务观念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以及综合能力水平偏低是心内科护理安全的主要问题,同时护理安全也受到病人家属的影响而更加复杂.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应急能力,加强法律意识,掌握专业技能,加强责任心,掌握沟通技巧,旨在有效提高心内科的护理安全防范对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玲;文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幸福真谛

    清晨六点起床,阳光却早已满屋.算算日子,在这里工作也已经两个年头了,又是明媚的一夏.虽然这两年工作比较忙碌,但是总体来说,作为一名护士,背负天使的名义,能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依旧让我觉得充实而快乐.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