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

万娜;梅咏华;宋雁红;冯爱桥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 深静脉留置导管, 相关并发症, 锁骨下静脉, 中心静脉, 血管通路, 接收处理, 功能不良, 反复使用, 处理经过, 血流量, 临时性, 股静脉, 血栓, 损害, 感染, 操作, 病人
摘要:中心静脉(如劲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具有血流量充足、操作简单易行、不损害血管和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常用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常会出现一序列的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导管功能不良等,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接收处理了3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意外破裂的病人,现将处理经过总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藤黄软膏治疗126例皮肤类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藤黄软膏治疗皮肤类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藤黄中酸性成分配以赋形剂制成5%的软膏用于外敷、外搽癌性溃疡(部分配合针、片剂)、炎性溃疡、皮肤过敏以及无名肿毒等类皮肤创面.结果:藤黄软膏对上述皮肤病变均有优良的功效,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医患皆乐意接受.结论:藤黄软膏是一种简便价廉、安全性大、疗效独特、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剂型.

    作者:雷秋模;刘金妹;龚德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乙肝患者肝脏Fibroscan测量值与影像学检查之间关系的分析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对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硬度测量值与肝脏影像学检查之间的相关性.在31例影像学正常组患者中,肝脏硬度测量值为7.895±4.007,21例光点增粗组中硬度测量值为10.357±4.602,16例肝硬化组为18.342±4.347,正常组与光点增粗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正常组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光点增粗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

    作者:张俊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酒后出现头孢噻肟钠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为了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或抢救.为了减少药物过敏反应对机体的损害,所以药物过敏反应不容忽视.

    作者:金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等项目的调查分析

    目的:完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充分发挥说明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我院目前临床使用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36份,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规范为标准,对36份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等相关项目的标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36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儿童和老年用药”、“孕妇与哺乳期妇女用药”、“适宜溶媒标”、“药物相互作用”等项标注率分别为:83.3%、16.7%、25.0%、94.4%、19.4%.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等项缺失且内容不完整.建议加强说明书的审核力度,完善说明书的内容,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阳志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84例老年人眩晕护理康复体会

    眩晕(Veritgo)—词来原于拉丁文“Vertere”有旋转意思,因引起眩晕发作的疾病很多,有中枢性疾病、也有内耳前庭器官疾病等.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一般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①每次发作长短不一,大多数只持续数秒,很少超过10分钟:②表现为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感,站立不稳和有头重脚轻感;③常伴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出汗、肢体麻木和眼球震颤等;④发作前可有疲劳、失眠、精神紧张和感冒等诱因.

    作者:崔常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黄连液换早期脂肪液化伤口38例

    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年轻妈妈选择手术结束分娩.剖宫产手术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带来手术并发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切口脂肪液化治疗常需行扩创、引流、换药、甚至Ⅱ期缝合才能痊愈,不仅增加了痛苦,也增加了其费用.笔者2007年9月~2010年9月采用由我院中医科配制的黄莲液换早期脂肪液化伤口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氯胺酮和七氟醚用于小儿疝气的比较

    目的:比较静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期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每组各40例.氟胺酮组鼻导管供氧后静注咪唑安定0.1mg/kg和氯胺酮2mg/kg;七氟醚组面罩吸入6%的七氟醚,氧流量为4L/min.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以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术中体动和知晓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氯胺酮组组相比,七氟醚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两组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具有诱导快速、平稳、呼吸系统并发症少、小儿乐于接受的特点,可替代目前小儿疝气手术中常用的静注氯胺酮的麻醉方法.

    作者:王平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与ABO血型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的ABO血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与我院血库2009年1月~2009年4月检验血型人群的ABO血型分布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人数206例,血型分布:B型68例>A型55例>O型49例>AB型34例.对照组人数1688人,血型分布:O型556 人>A型493 人>B型478 A>AB型161人.应用卡方检验,AB血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B血型人群患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风险高于非AB血型人群.

    作者:卢瑞芝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心肌扩张病心跳骤停患儿抢救成功后的护理体会

    心肌扩张病患儿出现心跳骤停后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有效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我院近年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报告登记的ADR,按国家ADR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描述、因果关系分析评价、统计.结果:6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34种,其中抗感染药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及心脑血管药.单独用药19例(28%)、合并用药49例(72%).结论:加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药物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使用,保证用药者的健康.

    作者:刘晓晖;杜菊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新模式启用

    本文阐述了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新模式的8大要素,即个体化指导、24小时私人医生、绿色环境、专家会诊平台等,从而增强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健康体检质量.

    作者:王亚兰;郑慧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思想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

    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逐年攀升.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在大中城市远远超过了有指征剖宫产.从我院分娩的孕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进行归纳,针对原因进行宣传,剖析思想症结,解除思想顾虑,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窦秀霞;蔡香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肺吸虫性胸腔积液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吸虫性胸腔积液复杂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过去6年我院共收治来自重庆市开县各地的13例肺吸虫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除胸腔积液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大部分患者同时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及多系统受损症状,部分出现多浆膜腔积液.4例患者出现与发热无关的全身皮肤阵发性潮红现象,为本文观察到的本病少见的临床表现.11例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0例胸穿患者胸水中查见较多或大量嗜酸性粒细胞.13例患者有11例被误诊,其中有9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结论:肺吸虫性胸腔积液易被误诊,在肺吸虫病流行地区,对于胸水反复发作、胸水合并多器官损害、血和胸水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以及抗痨治疗效果不好者,需考虑到肺吸虫性胸腔积液的可能.

    作者:王运才;王善娟;陈文武;雷霄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贯冬饮治疗脑出血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贯冬饮治疗脑出血后抑都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合并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组给予贯冬饮汤剂口服,分别于入选时、治疗3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贯冬饮治疗脑出血后抑郁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祁静波;吴莉青;李迥;孟令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三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在晚期食管癌中的临床评价和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探究三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在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临床作用特点和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溯法筛选了71例晚期食管癌例,分成3组.Ⅰ组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Ⅱ组TD方案(紫杉醇TAXOL+顺铂DDP);Ⅲ组EAP方案(多柔比星ADM+依托泊VP-16+顺铂DDP).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3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总成本间有显著意义(P<0.05);3组患者白细胞异常、神经毒性、KPS(≥)10增加人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指标人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经济学原理敏感度分析:Ⅲ组比Ⅰ组、Ⅱ组的C/E值明显高.结论:NP方案疗效具经济学意义.

    作者:张卫春;张景富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0年8月住院行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的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经B超确诊,行1次介入后清宫术者15例,行二次介入者7例,清宫术中出血超过500ml者7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中转开腹手术者.结论:B超可以明确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MTX介入联合清宫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应视患者及医院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必良;马佳佳;马向东;刘淑娟;梁海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使用预混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Oral antidiabetic drugs,OADs)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预混胰岛素30/70联合OADs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预混胰岛素加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和对照组(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弧),各组依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A1 c(Glycated hemoglobin A1 c,HbA1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全天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HbA1C、FPG、2hPG均有下降(P均<0.01);BMI无明显变化(P均>0.05);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增加(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HbA1C、FPG、2hPG及全天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BM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混胰岛素加OADs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甘精胰岛素降糖治疗,可使FPG、2hPG及HbA1C显著改善,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不增加体重且不增加胰岛素用量.

    作者:李敬华;刘丽楠;王素莉;关树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组(28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内科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用药的大剂量及临床表现,并结合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用药剂量明显减少,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星提高(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良好.术前做好降颅压,书后严密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护理要点.

    作者:王小宁;康彩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股骨干骨折是指小转子下2~5cm起至股骨髁上2~4cm之间的股骨骨折.股骨是人体长、大、坚强的长管状骨.股骨干后外侧有4支股深动脉分支,骨折时容易造成这些动脉严重出血,上述动脉又发出分支由股骨嵴进入股骨,形成股骨的滋养动脉,因此手术时应避免损伤股骨的后侧.股骨干血液供应充足,骨折易愈合,但如处理不当可畸形愈合,留下残疾.

    作者:范秋生;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病人心理影响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病人的心理影响.方法:将98例局麻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干预组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与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手术的恐惧感明显减轻,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未诉疼痛,心情舒畅.结论:对局麻手术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对手术耐受力,值得在外科局麻手术患者中广泛推广.

    作者:石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