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常英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0岁,2011年2月25日清晨被家人发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伴有抽搐,小便失禁,呕吐少量胃内容物.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性加重,26 日晚由家属陪同送至我院急诊.急诊测血压180/120mmHg,体温38.7℃,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示WBC13.58* 109/L,N89.24%,PLT75* 109/L,Hb 166g/L,RBC 5.13*1012/L.拟诊“昏迷待查”收入ICU加强治疗.
作者:王晓研;胡东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治疗疤痕疙瘩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14例疤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A组应用得宝松(倍他来松)1ml和2%利多卡因1ml混合后注射入疤痕疙瘩内,1次/3周,连续注射3次;B组应用疤痕敌(硅胶)加压敷贴治疗疤痕疙瘩2个月.6个月后通过复诊,观察比较患者疤痕疙瘩治疗情况.结果:6个月后复诊,A组患者痊愈28例,里效24例,有效5例,无效0例;B组患者痊愈2例,量效19例,有效30例,无效6例.结论:得宝松注射治疗疤痕疙瘩的疗效要明显好于疤痕敌敷贴治疗疤痕疙瘩的疗效.
作者:李强;房洁渝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的尿失禁现状及对抑郁、自尊感的影响.方案:抽样延安市中年女性450例,发放自我测评问卷调查尿失禁症状、抑郁、自尊感.将所获的数据录入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延安市中老年女性的尿失禁发病率为51.11%,其中压力性尿失禁58.26%,混合型尿失禁37.83%,急迫性尿失禁3.91%;尿失禁女性的抑郁分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自尊感与尿失禁症状有负相关(P<0.05).结论:尿失禁严重地影响中年女性的心理健康,建议实行尿失禁预防教育和管理措施,应包括减轻抑郁、增强自尊感的干预.
作者:刘晓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急救部常见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分析急救部护患纠纷原因,找出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医疗收费、业务素质、法律意识、护理文书书写、责任心、沟通不到位等结论:增强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急救技能,强调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护患沟通,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能有效的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曾冬梅;孙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提出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结论: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可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丁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缓解妇女的更年期症状提供医学依据.方法:对本院更年期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疾病史以及更年期症状等.结果:①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为75.38%,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参加社会活动越多,更年期症状的发生呈下降趋势.②对更年期知识认识不足.③调查对象中颈椎病的发病率为22.69%.结论: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防治中,要广泛进行健康教育,每年定期体检,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肖新益;熊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后5min各项指标分别与插管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插管后3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参数,如SpO2、PaO2、PaCO2、HR分别与插管前5min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插管后30min的PETCO2 Vt、CL分别与插管前5min、插管后5min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手术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孔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该技术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0例行手法过伸复位,10例不行手法复位.对所有患者分别测量术前和术后3天、3个月、6个月10分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标准侧位X线片上病变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畸形角(Cobb角),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采用PVP椎体成形术椎体高度无明显改变;术后Cobb角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减低;术后椎体高度增加与VAS评分降低无直线相关关系(r=0.518,P>0.05),行手法复位后Cobb角有明显改变.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既可达到疼痛缓解,术前过伸复位可恢复部分病变椎体高度和纠正部分后凸畸形,使患者早日离床活动,预防并发症.
作者:吴波文;覃大海;姜平;朱建忠;代劲;奠伟;谢东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了解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对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增强儿科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微生态平衡的意识.方法:对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50例非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儿,分别在使用抗生素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62%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多发生在抗生素使用的1周内.其中婴儿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高,与幼儿组及儿童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对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对肠道菌群进行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微生态平衡.
作者:刘伟;邱晓莉;任海莲;才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应用目标分步实施法,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按护理部每月总体工作目标要求,结合本科室质控检查存在的问题,把长期目标分解到每周,分步设置每周护理工作目标并组织落实.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目标任务的知晓率和落实率,提高了完成任务的效率,手术室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结论:目标分步实施法是提高护士积极性、持续改进手术室工作质量的科学、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健;彭文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护理经验.方法:采用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吞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该病人能正常进食,无呛食呛水.结论: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丽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平阳霉素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17例.取平阳霉素1mg/cm2,2%利多卡因0.5ml,生理盐水适量配成混合液于瘤体内多点注射,隔用1次,3次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不能愈合者,间隔40天后行第2个疗程.记录病变转归进程及不良反应,并追踪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治愈,5例基本治愈,10个月后复诊:局部皮肤略成红色片状.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平阳霉素治疗耍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疗效确切,不形成明显癜痕,是可取的临床治疗方式,对早期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万江;程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借鉴美国的老年社区护理发展模式,即通过护理评估将病人资料由医院转向社区老年护理中心,给在护理单元或者家庭内的病人提供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并由第三方保险公司管理医疗费用,分析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反思我们现存的问题,探讨适合我国老年社区发展的思路.
作者:楚利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婴儿一出生即受到大量微生物的侵染,主要来源有母亲及他人、床铺、空气、食物等.出生后人体的皮肤是微生物方便的聚集处,接着微生物侵入鼻、口腔、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从而使新生儿中感染性疾病占有较大比例,为了了解新生儿皮肤表面的细菌感染类型和菌群分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出生3天的400例新生儿皮肤表面菌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新生儿400例,32例未检出微生物占8.1%,368例中共分离出390株微生物,其中G+球菌298株占76.41%,G+杆菌59株占15.13%,G-球菌2株占0.52%,G-轩菌25株占6.41%,真菌6株占1.54%.结论:目前新生儿皮肤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部位之一,必须要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防止新生儿发生感染性疾病.
作者:杜宝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用浸浴的方法治疗与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植皮后的残余创面.方法:选择80例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在TBSA20%~90%之间,其中浸浴组(治疗组,40例)和常规换药组(对照组,4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浴组采用1:10000的洗必泰浸浴液浸浴治疗,后常规换药.根据病情,每周两次或隔日浸浴,同时加强护理,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并记录愈合情况;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换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缩短(P<0.05),治疗1周后创面菌株明显减少(P<0.05).结论:用浸浴的方法治疗与护理植皮后的残余创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控制感染、缩短病程.
作者:徐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急诊危重病人常因为明确诊断或进一步治疗,需要转运至相关辅诊科室进行检查或转入相应专科进行住院治疗,在转运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可能发生变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Evan和Winslow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监护患者的并发症,转运的患者死亡率比平常高9.6%[1].因此,如何安全的转运危重症患者,对后续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殷正森;徐钧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患者,女,27岁,主因剖宫后再孕临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既往有阑尾切除、剖宫产手术两次硬膜外麻醉史和因腰腿痛硬膜外注药阻滞治疗史.检查:除产科情况外未见其他异常.进人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输液,六参数监护仪监护,腰1-2间隙常规穿刺置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1.6%利多卡因含0.25%丁卡因混合液5毫升,感阻力很大,查硬膜外导管放置固定顺畅,5分钟后生命体征无变化,无腰麻征,无其他不适,再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1.6%利多卡因含0.25%丁卡因混合液9毫升,开始感觉阻力很大,当推入4毫升后突然阻力变小,再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剩余5毫升.
作者:许占平;王进亮;张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技术治疗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38例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CVVH技术进行治疗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分析与总结.结果:应用CVVH技术治疗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可清除机体内产生的大量炎性介质,有效地做到及时救治,减少并发症.结论:CVVH是连续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是治疗重度烧伤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关键,不但可有效地提升护理内涵质量,而且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作者:于燕;李云霞;张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以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肝脾肿大,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升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本病较为少见,一部分患者可合并其它血液肿瘤.近我们发现一例CNL并发骨髓瘤(MM)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波;史敏;胡蕊;杨洪乐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患者,女,32岁,主因昏迷8小时人院.患者已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多年来一直持续服用他巴唑、炎痛喜康治疗,4日前因失眠,持续每日睡前服用安定片10毫克共3天效果不佳,入院前晚自行口服氯丙嗪100毫克入睡,次日晨家属发现患者昏迷不醒,紧急入我院治疗.检查;体温37.5℃,脉搏112次/分,呼吸12次/分,血压80/50毫米汞柱,患者营养发育差,消瘦体形,全身皮肤粘膜黄染,皮下脂肪缺乏,呈深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且质地硬,肝脏缩小,有腹水,四肢及关节畸形,各种深浅反射均末引出,其它未见异常.
作者:李建平;刘云锋;王进亮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