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功抢救手术中意外严重的全脊髓麻醉患者1例报告

许占平;王进亮;张晓云

关键词:抢救, 术中意外, 全脊髓麻醉, 患者, 硬膜外麻醉, 脑脊液, 利多卡因, 阻力, 血液, 剖宫产手术, 混合液, 丁卡因, 硬膜外注药, 硬膜外导管, 参数监护仪, 阻滞治疗, 生命体征, 剖宫产术, 阑尾切除, 静脉输液
摘要:患者,女,27岁,主因剖宫后再孕临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既往有阑尾切除、剖宫产手术两次硬膜外麻醉史和因腰腿痛硬膜外注药阻滞治疗史.检查:除产科情况外未见其他异常.进人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输液,六参数监护仪监护,腰1-2间隙常规穿刺置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1.6%利多卡因含0.25%丁卡因混合液5毫升,感阻力很大,查硬膜外导管放置固定顺畅,5分钟后生命体征无变化,无腰麻征,无其他不适,再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1.6%利多卡因含0.25%丁卡因混合液9毫升,开始感觉阻力很大,当推入4毫升后突然阻力变小,再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剩余5毫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58例分析

    自2009年6月-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及可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15-72岁.致伤原因:跌伤27例,车祸伤21例,棍击伤7例,刀砍伤2例,钢丝断裂髌骨再移位1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9例;骨折分离程度:0.8-6.0cm;手术时间距人院时间1小时-3周.

    作者:郭里春;张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

    目的:观察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9例产后DVT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在DSA引导下,放置下腔静脉滤嚣,留置溶栓导管接触血栓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22例DVT患者单纯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19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顺利,14天之内血栓溶通,滤器全部成功取出;痊愈1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2例中,痊愈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37%;两组疗效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10.32 P<0.01).结论:下腔静脉滤嚣植入留置溶栓导管接触溶栓治疗DVT,具有创伤小、溶通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成梅;刘瀚阳;朱月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左侧臀部大血肿护理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8岁,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5年,长期吸烟及喝酒史.

    作者:黄艳;张艺;夏玲;唐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6分钟步行试验与平板运动试验对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耐量评估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试验与平板运动试验对老年慢性心衰运动耐量的评定与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对66例患者确定为慢性心衰行6分钟步行试验及平板运动,对其活动耐量对比分析.结果:6分钟步行距离与平板运动试验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而6分钟与平板运动相比更能适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结纶:6分钟步行试验是评定慢性心衰病人运动耐量简单,易行,经济,安全的方法.

    作者:汪丽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6例胎盘早剥的护理

    总结16例重度胎盘早剥的护理.做好孕期保健,加强产前健康宣教及高危妊娠的管理,重视有胎盘早剥高危因素的孕妇:严密观察病情,重视不典型症状,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迹象,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母婴死亡率.本组16例患者1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1例发生产后出血,1例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因发现、处理及时,均痊愈出院.

    作者:张玲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3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37例,主要手术技巧在于采用钝性分离、两端切口的方法制作额肌瓣,据上睑缘高度及弧度调整额肌瓣的长度并调整其两侧张力.结果:术后5~7天所有患者平视时瞳孔均能完全外露,闭眼时睑裂均有1~3mm宽的间隙;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平视时瞳孔均能完全外露,上睑上提适中,活动自如;睑裂宽度、高度、上睑皮肤皱褶和睫毛倾斜角度基本对称,睑缘弧度平顺自然,无内外翻;术后1周出现的眼睑闭合不全除6例患者在熟睡时仍有1~2mm的缝隙外,余基本消失.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无角膜溃疡、术后感染发生,无眶上血管神经损伤和血肿发生.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更能有效地避免术后矫正不足或娇正过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排班模式探索

    目的:通过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排班模式的探索,探讨按能级上岗的排班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护士按能级标准分为四级,根据不同能级分配不同岗位,改变过去功能制的排班方式为按病人分岗位,护士按能级高低分管不同教量和质量的病人,病房无不管病人的护士,使护士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合理化;结果;能级管理的排班模式对增加护士的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创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培养护理梯队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结论:能级管理的排班模式有效应用护理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康复新液在肛瘘术后创面恢复中的应用

    肛瘘在发病后大多数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因为其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1],术后创面愈合多需较长时间,术后换药是关系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我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外敷于创面,疗效显著,现结合文献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颖;金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男-女变性手术8例的护理研究

    易性癖又叫性别转换症,属于性心理身份或性别身份识别障碍,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易性癖患者尽管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物学性别,但却在心理上渴望改变自己的生物学性别.这个病发生率约为1/10万,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1].虽然易性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是,它的表现却十分严重,它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可能出现自残自伤甚至自杀现象.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而为了达到身体与心理的统一,变性手术就成为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后治疗手段.本文收集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7年2月-2011年3月所收治的男性易性癖患者8例,进行了变性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牵佳宁;张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329例昏迷患者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3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329例昏迷患者经抢救治疗,成功296例,成功率为90.0%,死亡共33例占10.0%.结论:昏迷原因众多,其中原发性脑部病变、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尽快明确病因诊断、加强急救治疗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秋枫;闫瑞芬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

    目的:探讨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0月至今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的CT平扫表现,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9~76岁,平均53岁.分析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结果:36例均为单侧,呈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多位于上颌窦口和筛窦交界处,常沿中鼻甲生长,常伴轻度鼻甲骨质吸收,并易引起同侧副鼻窦口梗阻而造成相应鼻窦积液、骨质增厚硬化.结论:CT平扫对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检出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定性缺乏特异性,能提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能性,判断肿瘤的范围,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艾国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急诊抢救室护士与昏迷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医疗护理的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急诊抢救室科是医院医疗服务窗口,病人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心理压力大.在接诊清醒患者时,护士在治疗操作时还会与患者做好有效地沟通,但在紧急状态下,如遇到昏迷患者时,护士忙着抢救病人,执行医嘱,忽略了与家属的沟通.护士往往把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患者家属在心理上也处于高危状态.

    作者:张依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Toll样受体与痤疮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因此也称为“青春痘”.临床表现为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等多种形式损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痤疮丙酸杆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痤疮炎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对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炎症机制尚不明了.近研究证实痤疮丙酸杆菌通过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依赖途径激活单核细胞,进而释放细胞因子引起炎症[1].

    作者:彭拥军;姚彦;郭顺;王和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FibroScan弹性值与血清ALT动态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肝脏弹性值(LSM)在慢乙肝发作过程中的变化及ALT对LSM影响.43名慢性乙肝患者,分为CHB组和LC组.住院期间每7-10天、出院后每1-3月行Fibroscan(FS)检测,同时行常规血液指标化验和B超.CHB组中LSM与ALT有显著相关性(r=0.324,P=0.004),偏相关分析提示LSM与ALT无统计学相关性(r=0.190,P=0.098);随ALT下降,LSM逐渐降至诊断肝硬化界值14.6kPa以下,呈现特续下降.LC组中,LSM与ALT无统计学相关性;在ALT好转的11例中,LSM较入院当天下降(P=0.003).

    作者:张俊芳;王晓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手麻密切配合 共建和谐科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谐的畅想,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麻醉学、手术护理学也在不断的发展.麻醉技术不断提高、麻醉仪器设备不断增加和麻醉药品不断更新,麻醉护理不仅成为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的综合性的医院,也就要求我们麻醉师与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同题.现将工作中的一些护理体会简要介绍给大家.

    作者:刘秀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至2010年中的83眼翼状胬肉病人采用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期内有1眼翼状胬肉复发(1.20%),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逆向剥离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能够治疗翼状胬肉,并且可以有效减低术后复发率及干眼不适感.

    作者:李华;古爱平;吴艺;钟艳芳;龙佩仪;谭朵;刘燕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医学生考研、就业与临床毕业实习矛盾及对策研究进展

    医学生考研、就业与毕业实习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制与社会发展之间差距的集中反映,已经引起了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医学生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医学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重点综述了医学生考研、就业与临床实习矛盾及对策,以便更好地处理好考研、就业与临床实习之间的矛盾[1].

    作者:陈英;郑丹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性溃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瘤72例,占53.33%;胃溃疡51例,占37.78%,其他溃疡12例,占8.89%;所有患者给予规范化药物治疗,临床治愈130例(96.30%),无效5例(3.70%).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上要合理用药,适度的抑酸,足够的疗程,为提高溃疡愈合质量还要加强对胃粘膜保护剂的重视和使用,减少复发率.

    作者:魏红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如何培养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

    通过对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观察病情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原因,找出整改措施,着重提出了应如何培养和提高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以及常用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作者:古晓碧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诊护士职业损伤的因素及防护

    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在患者未明确诊断前即投入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较大,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对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护措施.

    作者:黄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