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麻密切配合 共建和谐科室

刘秀琴

关键词:手麻配合, 和谐科室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谐的畅想,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麻醉学、手术护理学也在不断的发展.麻醉技术不断提高、麻醉仪器设备不断增加和麻醉药品不断更新,麻醉护理不仅成为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的综合性的医院,也就要求我们麻醉师与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同题.现将工作中的一些护理体会简要介绍给大家.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肢动脉超声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超声在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因心律失常、胸痛等症状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已确诊的CAD患者136例,其中60例合并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组(A组),76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为非糖尿病组(B组),采用高频超声观察下肢动脉情况(其中包括血管内径ID、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并与CAG结果对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组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多为多血管病变.结论:下肢动脉硬化超声对DM合并CAG病变程度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诊断DM合并CAG的一项重要辅助检查.

    作者:唐靖;王继青;张爱秋;司华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自拟抑肺汤联合化疗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自拟抑肺汤联合诱导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9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单纯3DCRT组(RT组50例)和抑肺汤、诱导化疗与3DCRT联合组(联合组42例).联合组在3DCRT治疗前给以2~4个疗程铂类为主的化疗.结果:全组中位总生存期15个月,RT组中位总生存期12个月,联合组18个月(P=0.014).1年生存率RT组为48.6%,联合组为71.2%(P=0.004),2年生存率RT组为20.8%,联合组为37.6%(P=0.041).两组毒副反应相似,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抑肺汤、诱导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NSCLC可延长生存期,但并不增加放射副反应.

    作者:代培永;张红英;张春荣;王世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适应“两高”期保健需要努力完成老干部保健工作

    高龄期、高发病期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保健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起点,要求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在组织模式、服务方式、保障途径、保障重点、硬件、软件条件等方面力求创新.

    作者:徐钧;殷正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羊水栓塞10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10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并探讨预防和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10年间发生的10例羊水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羊水栓塞中,7例并发DIC,其中3例死亡,存活7例产妇和9例新生儿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及时正确诊断,尽早应用肝素,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倡自然分娩,严格催产素使用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是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许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妊娠合并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护理

    我科于2010年4月18日收治一例妊娠合并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患者,主要症状:半天前无明星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色变红,逐渐蔓延至膝下,并出现发热体温高39℃,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娜;张俊如;苟元;宋祯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58例分析

    自2009年6月-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及可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15-72岁.致伤原因:跌伤27例,车祸伤21例,棍击伤7例,刀砍伤2例,钢丝断裂髌骨再移位1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9例;骨折分离程度:0.8-6.0cm;手术时间距人院时间1小时-3周.

    作者:郭里春;张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54.2%;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愈率为1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进芬;李大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微波治疗预防腹部切口感染的作用

    目的:观察对应部切口应用徽波治疗预防感染的作用.方法:将50例合并有糖尿病或低蛋白血症的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于术后1d开始应用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部位并采用恰当的治疗护理,对照组不使用微波治疗.结果:两组切口感染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手术切口采用微波治疗可有效的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彭纯;李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肺结核患者按其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全程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后10个月,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形式,分别对两组病人在规律用药、全程用药、定期复查、规律生活几个方面的遵医率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痰菌阴转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遵医率,提高肺结核病人的疗效,对控制结核病蔓延起重要作用.

    作者:丁珺;田雅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骨折患者在手术室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骨折患者在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以人为本,对骨折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满足患者需要,规范护士行为,提供温馨服务.结果:通过对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护士对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让患者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术后康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医院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作者:杨翠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外科手术后患者肺栓塞的发病情况,以引起外科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共24例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手术种类、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0±16)岁,其中抗凝治疗16例,溶栓治疗8例.肺栓塞常见于普通外科(58.3%)、骨科(25%)、胸外科(12.5%)、血管外科(4.2%).结论:外科手术是发生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该重视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

    作者:邓玉凯;周朝霞;赵喜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75%乙醇与佳润皮肤消毒液对皮试结果的影响比较

    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是多种药物使用前的必要步骤,但常因各种因素,如某些消毒液尤其是常用75%乙醇消毒皮肤,可致皮试呈假阳性,从而导致患者再次皮试的痛苦或影响药物的选择.我科采用皮内注射法,进行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皮试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发现阳性率较高,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对药物的选用.为了通过对消毒液的更换及消毒方法的改进,来降低皮试阳性率的可能性,采用了佳润皮肤消毒液和75%乙醇做皮试比较,以观察效果.

    作者:黄伟芬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PFNA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总结过去2年对我院创伤外科11例该类患者的图手术期血糖调控,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11例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接受微创PFNA手术治疗,术中、术后未出现酮症酸中毒(DKA)、低血糖等急性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全部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围手术期合理的血糖调控管理,采用微创PFNA(硬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内固定手术治疗,创伤较小,可减少创伤应激对老年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影响,降低手术风险性;有利于早期活动,防止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翟志海;张昆;高月彩;张绥绥;刘荣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妊娠108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提高输卵管超声符合率,给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方法:对108例术后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8例经阴道超声下均探及包块,包块大小约2.4cm,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输卵管妊娠,随着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结论:经阴道超声对盆腔包块的检出极为敏感,再辅以血流显示阴道起声在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中成为可靠的首选的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给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作者:王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8例(49耳),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0.3岁.经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留管并反复灌注α-糜蛋白酶十地塞米松混合液3~5次.结果:治愈20耳,占40.8%,好转耳23例,占46.9%,总有效率87.7%.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王管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等优点,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费永华;王亚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胱抑素C(CysC),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水平,探讨血清CysC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检测100例健康人和10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血清CysC的浓度,同时检测Sur和Scr的浓度并于之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三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ysC P<0.01;Sur P<0.05; Scr 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胱抑素C(CysC),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阳性率分别为65%,21%,14%,胱抑素C(CysC)明显高于血尿素(Sur)和血肌酐(Scr)的阳性率.结论:胱抑素C(CysC)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理想指标.

    作者:李芳;张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即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将阿托品加利多卡因注入宫腔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经x2检验,P<0.01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吴静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TGF-β1及ET-1变化及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的干预治疗

    目的:研究单用缬沙坦、贝那普刺治疗及联合应用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贝那普利组)59例,B组(缬沙坦组)64例,C组(贝那普利+缬沙坦组)66例,分别治疗12周,检测TGF-β1、ET-1、血糖及肾功各指标;检测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血钾和血肌酐(Cr)等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ET-1水平与Cr等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8周后,患者TGF-β1、ET-1均明显下降.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与单用药相比具有更强的降尿蛋白作用,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TGF-β1及ET-1水平并改善其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影响门诊预约挂号率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门诊预约挂号率的因素,提出提高患者预约挂号率的对策,提升门诊就诊患者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方法:以5个月门诊就诊患者为预约对象,开展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现场预约挂号,诊问预约挂号的管理.结果:门诊预约挂号率为7.11%,影响门诊预约挂号率的原因有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患者方面的原因,医院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结论:针对影响预约挂号率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可以提高门诊患者预约挂号率,促进医院整体就医环境的改善,同时可以提高就诊患者满意度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作者:朱艳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石家庄地区孕妇血清铅与初乳铅含量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为了解石家庄地区孕妇血清铅和初乳铅的含量,同时尝试寻找降低人体含量的途径,对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80例正常产妇进行血清和初乳铅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铅含量为10.237±3.41ug/dl,与初乳铅含量11.43±3.174ug/dl比较呈高度显著性相关(r=0.7843 p<0.0001)揭示乳汁铅含量水平受血清铅含量的影响,铅可通过血液进入乳汁,母亲通过喂乳可将铅传递给新生儿.

    作者:彭素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