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在肛瘘术后创面恢复中的应用

刘颖;金弟

关键词:康复新液, 肛瘘术后创面, 术后创面愈合, 现报道如下, 术后换药, 手术治疗, 疗效显著, 自愈, 文献, 外敷, 纱条, 发病
摘要:肛瘘在发病后大多数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因为其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1],术后创面愈合多需较长时间,术后换药是关系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我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外敷于创面,疗效显著,现结合文献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近几年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提出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结论: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沟通,可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丁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到2010年5月收治的13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认真作好术前、术后的身心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3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5天;术中出血量100ml~300ml,平均200ml.其中始基子宫2例;双角子宫1例,均同时行腹腔镜下双角子宫切除术,幼稚子宫1例;1例经腹腔镜手术明确有阴道,予以观察,若性生活仍困难,再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15天出现左肾积水,左输尿管扩张,立即在局麻下行输尿管镜下左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并于术后一月成功拔除左侧输尿管双J管.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且人工阴道壁柔软、红润、粘膜光滑,深度及宽度适当,已婚者述性生活正常.结论: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出血少、瘢痕小,疗效肯定,护理工作应重视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的模具的护理.

    作者:邓德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3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37例,主要手术技巧在于采用钝性分离、两端切口的方法制作额肌瓣,据上睑缘高度及弧度调整额肌瓣的长度并调整其两侧张力.结果:术后5~7天所有患者平视时瞳孔均能完全外露,闭眼时睑裂均有1~3mm宽的间隙;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平视时瞳孔均能完全外露,上睑上提适中,活动自如;睑裂宽度、高度、上睑皮肤皱褶和睫毛倾斜角度基本对称,睑缘弧度平顺自然,无内外翻;术后1周出现的眼睑闭合不全除6例患者在熟睡时仍有1~2mm的缝隙外,余基本消失.无暴露性角膜炎发生,无角膜溃疡、术后感染发生,无眶上血管神经损伤和血肿发生.结论: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更能有效地避免术后矫正不足或娇正过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中药外洗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4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象就诊时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中药洗剂熏洗坐浴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B组采用外涂皮质激素软膏治疗.结果:A组明显好转率95.45%,B组明显好转率38.6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洗剂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明显优于皮质激素.

    作者:郑凤平;靳志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与护理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彻底清除毒物,合理使用解毒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马世蓉;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9例.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围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严燕;殷铁梅;杨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2010年2月-2011年2月46例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方法配合治疗.结果:38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对一例子宫内翻的护理体会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官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导致产妇在3~4h内死亡.Shan Hosseini等(1989)报道子官内翻发生率约为1:6400次分娩,Platt等(1981)报道发生率约为1:2100.国内报道子宫内翻病死率可达62%左右.

    作者:孙永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急诊抢救室护士与昏迷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医疗护理的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急诊抢救室科是医院医疗服务窗口,病人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心理压力大.在接诊清醒患者时,护士在治疗操作时还会与患者做好有效地沟通,但在紧急状态下,如遇到昏迷患者时,护士忙着抢救病人,执行医嘱,忽略了与家属的沟通.护士往往把抢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患者家属在心理上也处于高危状态.

    作者:张依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血脂和脂蛋白测定前分析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血脂测定的结果,减少分析前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包括:(1)生物海陆空因素,如个性、性别、年龄和种族等;(2)行为因素,如饮食、肥胖、吸烟、紧张、饮酒、饮咖啡和锻炼等;(3)临床因素:如另外妊娠后期妇女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再查血脂.(4)药物诱导(某些降压药、免疫抑制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

    作者:陈翠荣;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静滴黄芪注射液致过敏性口腔溃疡的护理

    临床工作中常见各种药物过敏,通过对黄芪注射液过敏性口腔溃疡的护理,引起工作人员对此类药物的重视,合理的使用和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岁东青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TGF-β1及ET-1变化及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的干预治疗

    目的:研究单用缬沙坦、贝那普刺治疗及联合应用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贝那普利组)59例,B组(缬沙坦组)64例,C组(贝那普利+缬沙坦组)66例,分别治疗12周,检测TGF-β1、ET-1、血糖及肾功各指标;检测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尿蛋白及血钾和血肌酐(Cr)等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ET-1水平与Cr等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8周后,患者TGF-β1、ET-1均明显下降.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治疗与单用药相比具有更强的降尿蛋白作用,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TGF-β1及ET-1水平并改善其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医用弹力袜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医用弹力袜;使用方法为术后即开始使用,直至患者出院.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术后3~10天行血管无创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患侧静脉造影,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血管无创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患侧静脉造影,发现实验组加用医用弹力袜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2%,常规护理组DVT发生率为16%,P<0.0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弹力袜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尤智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三师”结合在产科优质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在产科优质示范病房实施中,将三师工作正确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使产妇及家属能够科学的认识产后护理,同时加强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为产妇提供满意服务.方法:责任护士为孕产妇进行不同时期的健康宣教,通过护士长的检查,三师与责任护士再次为孕产妇指导,从而使孕产妇有新的科学的产后护理理念.结论: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使其学会科学的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常识,增近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浩暘;信姝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108例感染新生儿和20例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进行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PCT95.7% (67/70),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5.3% (2/38),对照组阳性率5%(1/20).PCT阳性率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是快速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预后的判断及治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以PCT>2ng/ml为诊断标准时,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优于C-反应蛋白.

    作者:张佑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有效干预

    根据近年来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提升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等实际情况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测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更大.

    作者:于丹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高血糖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愈后的研究

    高血糖在心脑血管事件急性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并与其死亡率显著增加有关,入院血糖越高左心衰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越高,且血糖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董晓玲;毛亚妮;齐学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人本式精细化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人本式精细化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组织学习、培训、逐步落实.结果:通过实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满意护理服务.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肝胆外科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的设计及使用此单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在等级护理质量标准基础上设计分级护理退视记录单.随机选取本科一级护理病人、危重大手术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卧床病人、65岁以上二级护理病人326人,其中2007年下半年未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164人(对照组),2008年上半年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162人(实验组).观察各项护理措施完成情况、合格率以及病人满意情况.结果:使用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后病人等级护理措施的完成情况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护理措施合格率、满意度情况也明显改善.结论:针对肝胆外科设计的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可明显改善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率.

    作者:郑曼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宣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优良率、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引入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更加具体化、科学化,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钱淑萍;冯静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