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秀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血糖监测、规范注射方法及实施心理护理多方面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生存质量.
作者:朱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建立预防压疮预警监控机制,预防ICU气管切开病人颈部压疮的发生.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气管切开的108例病人,运用压疮预警监控机制,对高风除病人实施重点交班、使用预警标识、预防性干预措施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108例气管切开病人中无新增颈部压疮,带入颈部压疮痊愈.结论:建立预防压疮预警监控机制,可有效预防压疮.
作者:何义芬;伍林飞;昊茜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借鉴美国的老年社区护理发展模式,即通过护理评估将病人资料由医院转向社区老年护理中心,给在护理单元或者家庭内的病人提供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并由第三方保险公司管理医疗费用,分析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发展的现状,反思我们现存的问题,探讨适合我国老年社区发展的思路.
作者:楚利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给患者讲解糖尿病及冠心病基础知识、发病原因度发病机制、心理教育、饮食、运动及药物等各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效的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好的了解并且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发现,临床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老年患者对新知识不易接受.在健康教育中要反复数次,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盾量.
作者:王军梅;王军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服务、技术是使患者满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人为本,加强管理,提高护士的能力,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俊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究三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在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临床作用特点和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溯法筛选了71例晚期食管癌例,分成3组.Ⅰ组NP方案(长春瑞滨NVB+顺铂DDP);Ⅱ组TD方案(紫杉醇TAXOL+顺铂DDP);Ⅲ组EAP方案(多柔比星ADM+依托泊VP-16+顺铂DDP).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3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总成本间有显著意义(P<0.05);3组患者白细胞异常、神经毒性、KPS(≥)10增加人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指标人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流行病学和药物经济学原理敏感度分析:Ⅲ组比Ⅰ组、Ⅱ组的C/E值明显高.结论:NP方案疗效具经济学意义.
作者:张卫春;张景富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斜视不但影响美观和视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单和(或)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多数于儿童时期发病,小儿斜视是小儿眼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其占小儿眼病住院患者第二位.[1]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对11岁以下不能合作手术的小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现将这几年来对346例小儿斜视在麻醉下行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李艳英;陈俊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官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导致产妇在3~4h内死亡.Shan Hosseini等(1989)报道子官内翻发生率约为1:6400次分娩,Platt等(1981)报道发生率约为1:2100.国内报道子宫内翻病死率可达62%左右.
作者:孙永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提高病人满意度是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是创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提高病人满意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形下,如何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者:张朝阳;王正梅;王爱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本院2008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42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20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215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患者服药依从率48.8%.患者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教育程度、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常识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众多,选择积极的护理策略以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郑晓蓉;蒲春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腹胀为妇科术后常见的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各下床活动,其原因就是妇科术后肠蠕动功能受至抑制,使存留的空气在胃肠道骨滞留而引起,因此,怎样才能尽早使患者肠蠕动恢复正常已成为妇科术后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将我院预防及护理患者腹胀所采取的措施探讨如下;l鏖胀的预防 1.1术前一天进清淡、半流质饮食,禁食产气食物及高蛋白食物,术前晚22:00禁食水.l鏖胀的预防 1.1术前一天进清淡、半流质饮食,禁食产气食物及高蛋白食物,术前晚22:00禁食水.
作者:孔令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总结8例腹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配合体会经验.方法:我院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8例.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效果显著.结论: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石燕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后[包括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皮肤]即刻硅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83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方植入硅胶假体乳房重建,术后随访及按摩并进行常规的辅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83例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同时乳房重建效果除1例患者因放疗后出现包膜挛缩,取出硅胶假体外,术后外观评价优良82例(98.80%).结论:乳腺癌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后即刻硅胶假体植入,具有创伤小、安全、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重建后乳房美观,符合肿瘤治疗和乳房美容原则,是一种安全可行、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恢升;何劲松;陈伟财;王先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通过比较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50%硫酸镁湿敷、喜疗妥涂擦3种方法,选择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的佳方案.方法:选择120例使用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组(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B组(硫酸镁湿敷)C组(喜辽妥涂擦),12个月后从静脉炎发生情况、血管并发症情况比较三组的效果.结果: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效果明显好于50%硫酸铁湿敷、喜疗妥涂擦,(P<0.05).结论: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是值得推广的内瘘保护方法.
作者:刘月英;李远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易性癖又叫性别转换症,属于性心理身份或性别身份识别障碍,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易性癖患者尽管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物学性别,但却在心理上渴望改变自己的生物学性别.这个病发生率约为1/10万,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1].虽然易性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是,它的表现却十分严重,它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可能出现自残自伤甚至自杀现象.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而为了达到身体与心理的统一,变性手术就成为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后治疗手段.本文收集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7年2月-2011年3月所收治的男性易性癖患者8例,进行了变性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牵佳宁;张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病人的心理影响.方法:将98例局麻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干预组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与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对手术的恐惧感明显减轻,术中与医生配合默契,未诉疼痛,心情舒畅.结论:对局麻手术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对手术耐受力,值得在外科局麻手术患者中广泛推广.
作者:石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潘泻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行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术前口服潘泻叶,第二组术前口服甘霉醇,第三组术前灌肠.观察三组患者术中手术视野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医生视野满意度、术后消化道反应、腹胀程度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潘泻叶组及术前灌肠组与甘露醇组比较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术后腹胀发生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潘泻叶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佳用药.
作者:周丽霞;李成恩;耿春红;孙伟;高晓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践方法.方法:明确护士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保障支持,合理调配人员,科学绩效考核,激励护理人员,营造温馨环境,打造服务品牌等.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需要进一步思者和研究,从而建立长效机制.
作者:张丽红;闫春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近年来,临床心血管药物品种不断增多,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掌握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有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静脉输液技术已广泛应用,输液后一般都是利用棉球对针眼处进行压迫止血,棉球止血需要靠手的压力,必须得拿出一支手来压住针眼处,如果遇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还需要一直压住针眼处,非常的不方便;同时患者如果按压方式不恰当还会引起皮下瘀血,会加大穿刺难度,为此,输液后对静脉管路的保护十分重要,我科研制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后血管压迫止血带,能较好地避免出血、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形成,减轻疼痛,方便了患者,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倩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