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观察

刘月英;李远征

关键词:硫酸镁湿敷, 喜辽妥涂擦, 土豆片敷贴, 动静脉内瘘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50%硫酸镁湿敷、喜疗妥涂擦3种方法,选择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的佳方案.方法:选择120例使用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组(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B组(硫酸镁湿敷)C组(喜辽妥涂擦),12个月后从静脉炎发生情况、血管并发症情况比较三组的效果.结果: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效果明显好于50%硫酸铁湿敷、喜疗妥涂擦,(P<0.05).结论:土豆片敷贴加喜辽妥涂擦是值得推广的内瘘保护方法.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复方甘草酸苷60ml加入5- 10% 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80例:甘草酸二铵30ml加入5- 10%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正改变慢性乙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文晓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5月因良性卵巢病变实施手术的24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126例(研究组),开腹手术治疗1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术后发热、术后自如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良性卵巢病变,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丽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

    目的:探讨施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手术获成功.手术时间15~80min,平均38min.无脐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3.9d.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非腹腔镜辅助经脐单孔小儿阑尾切除术安全有效,且美容效果好.

    作者:陈墩敏;朱定华;唐杰荣;何东来;谭宇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皮肤保护膜结合止血带保护法在预防气切(插管)患者头颈部皮肤损伤中的优势

    目的:建立预防压疮预警监控机制,预防ICU气管切开病人颈部压疮的发生.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气管切开的108例病人,运用压疮预警监控机制,对高风除病人实施重点交班、使用预警标识、预防性干预措施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108例气管切开病人中无新增颈部压疮,带入颈部压疮痊愈.结论:建立预防压疮预警监控机制,可有效预防压疮.

    作者:何义芬;伍林飞;昊茜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食管癌根治术术后专科ICU监护护理体会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严重.为确保术后治疗康复效果,我科常规将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送人本科室ICU进行监护,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维林;夏梅;彭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24例上消化道溃疡致大量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上消化道溃疡致大量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以呕吐或便血为主要特征,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本病的关键.由于不少患者对出血原因及病灶出血活动状态不明,在短时间内无法确诊,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重症,若未及时有效地治疗,则难以挽救患者生命,因此探讨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艳君;张艳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家庭氧气雾化吸入的指导和护理

    对社区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缓解期患者家庭雾化吸入给予指导和护理,通过从2009年2月-2011年4月2年多的实践,减少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作功、降低了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洪艳丽;翟慧超;孟立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改良鼻饲插管法在脑中风患者中应用

    目的:探讨适合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鼻饲插管的方法.方法:将34例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种模式备17例,模式1采用常规插管方法,模式2采用半卧位昏迷病人插管法.结果:模式1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5例,三次改为模式2成功10例.模式2一次成功12例,二次5例.结论.改良鼻饲插管法应用于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

    作者:刘兰;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脑萎缩合并肠瘘患儿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运用经口鼻吸痰法采清除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运用正确的方法更好的发挥各管道的作用,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方法:采用诱导和建立信任感的方法来促使患儿配合术后的各项护理.结果:患儿主动配合吸痰,使得咽喉部的痰鸣音明显减弱,血氧饱和度由原来的85%上升至97%,各管道在位通畅,10天后拔管,一个半月后出院.结论:提高护士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减轻肠瘘患儿的癌苦缩短病程.

    作者:李静;钱小丽;陈华;吴莉莉;彭南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的护理

    目的:探讨游泳眼镜在听神经瘤术后眼睑用合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1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游泳眼镜对眼部进行护理.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眼部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眼部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和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游泳眼镜时眼部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眼部炎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正梅;李金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皮肤针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观察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疤疹后遣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和西药组(59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综合组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同时给予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皮肤针选择S1-L5(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线叩刺;三棱针刺络拔罐选择曲池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以及疱疹皮损部位旁开1寸围刺拔罐,定期记录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治愈时间.结果:综合组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P<0.01).综合组的治愈率为62.4%,愈显率为87.4%;西药组治愈率为30%,愈显率为53.2%,两组疗效比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遣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并且能缩断疗程减轻患者负担,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孝顶;吴波;李红;刘兰;罗伦;蒋存火;路永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

    乳腺癌术后化疗在乳腺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化学治疗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且治疗周期较长,如何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完成整个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护理人员应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到低,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丽花;沈卫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组(28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内科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用药的大剂量及临床表现,并结合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用药剂量明显减少,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星提高(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良好.术前做好降颅压,书后严密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护理要点.

    作者:王小宁;康彩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选择:本研究初选择了2003年8月1日-2010年8月31日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病人,对456例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女性116例,男性340例;13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325例有胸痛而被拟诊为心绞痛.

    作者:陈翠荣;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肝硬化腹水的观察与护理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肝硬化腹水病情复杂,及时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赵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简论面向基层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与各种因素相关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公共卫生人才成为博湖县卫生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承担着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重任.结合广东药学院实际办学经验,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公共卫生人才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建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老年住院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前,随着各种新型广谱抗菌药物、免疫制荆的大量使用,以及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开展,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率和耐药率日趋增高.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容易诱发非发酵菌机会感染.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对老年住院患者768例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梅;何彦俐;肖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抑郁症影像检查及图像分析方法的研究

    目前临床工作中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医师的观察和问诊,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强及教感性差等方面的缺陷;PET/CT脑代谢显像及SPECT脑血流显像,可以充分地反映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功能的差异,应用脑功能区自动提取软件可以准确的对差异性区域进行研究比较,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

    作者:贾支俊;申景涛;郭万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静脉输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引起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间155例COPD患者分为随机分为氨荼碱组和多索茶碱组,观察两组引起的心率失常的原因.结果:注射氨茶碱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25.00%(21/84),注射多索茶碱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6.25%(4/71),X2 =10.6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静脉应用氨茶碱组引起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多索茶碱组.(2)推注速度过快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

    作者:孙及媛;张自茹;孟立波;张影;李光;白云;魏楠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原因分析

    分析我科多年来临床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解决的途径,以达到在健康教育的意识、技能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作者:魏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