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钱小丽;陈华;吴莉莉;彭南海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1年5月住院治疗的25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132例和对照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发热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出血少,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亚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对社区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缓解期患者家庭雾化吸入给予指导和护理,通过从2009年2月-2011年4月2年多的实践,减少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作功、降低了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洪艳丽;翟慧超;孟立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治疗疤痕疙瘩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14例疤痕疙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A组应用得宝松(倍他来松)1ml和2%利多卡因1ml混合后注射入疤痕疙瘩内,1次/3周,连续注射3次;B组应用疤痕敌(硅胶)加压敷贴治疗疤痕疙瘩2个月.6个月后通过复诊,观察比较患者疤痕疙瘩治疗情况.结果:6个月后复诊,A组患者痊愈28例,里效24例,有效5例,无效0例;B组患者痊愈2例,量效19例,有效30例,无效6例.结论:得宝松注射治疗疤痕疙瘩的疗效要明显好于疤痕敌敷贴治疗疤痕疙瘩的疗效.
作者:李强;房洁渝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婴幼儿静脉采集血样本是难度大的群体.血管细,婴幼儿不配合.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要求非常高.对于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是很关键的.我们通过对560例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率达96%,,使患者家属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10-2011.6月婴幼儿门诊静脉采血560人次.小30天,大6岁.男283人,女277人.采血量2-8ml.采血部位四肢浅静脉.
作者:白秀艳;林玲;张华;王静;尚金霞;石霞;殷赫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我院近年用颈深丛麻醉加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锁骨区手术80例,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无麻醉并发症及意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0例患者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12-65岁.其中12例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40例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13例肩锁关节分离克氏针内固定术,15例锁骨骨折术后固定材料取出术,所配局麻药物为含1%利多卡因与0.2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手术时间30-110分钟.
作者:王进亮;刘云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是多种药物使用前的必要步骤,但常因各种因素,如某些消毒液尤其是常用75%乙醇消毒皮肤,可致皮试呈假阳性,从而导致患者再次皮试的痛苦或影响药物的选择.我科采用皮内注射法,进行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皮试前用75%乙醇消毒皮肤,发现阳性率较高,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对药物的选用.为了通过对消毒液的更换及消毒方法的改进,来降低皮试阳性率的可能性,采用了佳润皮肤消毒液和75%乙醇做皮试比较,以观察效果.
作者:黄伟芬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针对外科特殊的医疗环境和病人对多元文化的迫切需要,总结在外科应用多元文化护理的具体护理对策.指出依据病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需要,通过改善外科的文化环境(传统文化、饮食文化)、居住环境、语言环境,可缓解多元文化冲击,提高外科的护理质量和护士整体素质.
作者:朱群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前临床工作中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医师的观察和问诊,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强及教感性差等方面的缺陷;PET/CT脑代谢显像及SPECT脑血流显像,可以充分地反映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功能的差异,应用脑功能区自动提取软件可以准确的对差异性区域进行研究比较,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
作者:贾支俊;申景涛;郭万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以了解细胞因子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68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4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6项细胞因子.结果:冠心病患者IL-6、IL-8,其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IL-4水平低于正常人群.稳定型心纹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中IL-4、IL-6、IL-8、VEGF、EGF等均呈不同程度变化,而IL-6、IL-8、VE GF水平变化幅度大.结论: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在冠心病不同分型中呈规律性变化,提示多种细胞因子测定在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红;张光彩;蒋玉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中风先兆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2例病人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治疗1月后评价疗效;结果: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西药可明显改善中风先兆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西药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起作用.
作者:袁有才;高碧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抽血的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穿刺巴马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用注射器抽取所需要的血量.结果:操作顺利,能够采集所需血量,抽血成功率95.83%(46/48),未出现抽血部位皮肤感染和血样污染.后一次抽血后第6天处死动物并解剖,发现抽血部位的皮下组织未出现感染,穿刺部位的血管未见到闭塞.结论:在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抽血,具有方法简单、损伤小、效果可靠、不需要麻醉的特点.
作者:张汝钢;杨云生;闫秀英;郭志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通过对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观察病情存在问题的总结,分析原因,找出整改措施,着重提出了应如何培养和提高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以及常用的观察技巧和方法.
作者:古晓碧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宣传橱窗、医院网站、阅读知识手册等多样化健康教育方式.结果:体检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体检当中,使人们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邓枢丽;陈润钿;卓金璇;唐燕芳;罗建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分析新形势下提倡优质护理服务,了解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解除护士压力的对策.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与调查,针对性进行沟通与疏导.结果: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需要,改善工作环境,学会自我调节,争取社会及医院领导的支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结论:采取相互的措施,满足其需求,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淑平;庞玉霞;尹芳;刘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化痰通络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同时应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基础用药治疗.观察急性脑梗塞的改善情况.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师伯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斜视不但影响美观和视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单和(或)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多数于儿童时期发病,小儿斜视是小儿眼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其占小儿眼病住院患者第二位.[1]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对11岁以下不能合作手术的小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现将这几年来对346例小儿斜视在麻醉下行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李艳英;陈俊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入选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病人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开灵.结果:两组间发病时间压神经功能缺陷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14天,清开灵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人本式精细化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组织学习、培训、逐步落实.结果:通过实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满意护理服务.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肛瘘在发病后大多数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因为其自愈的可能性非常小[1],术后创面愈合多需较长时间,术后换药是关系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我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外敷于创面,疗效显著,现结合文献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颖;金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运用“关键时刻”的营销理念,研究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发生的关键时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服务的认知度,达到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目的.方法:调查病人在就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感受,运用关键时刻模型,建立门诊医疗服务路径,改变服务背景和医务人员行为服务模式,调整不相协调的因素,制定一系列服务措施.结果: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病人满意度逐年上升甚至达100%,病人的投诉率大大降低.结论:在门1诊医疗服务中,只有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并赢得每一个关键时刻,医院才能够留住病人,才能够拥有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根据社会发展,病人的需求,调整医疗服务模式是现代医院管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作者:桑凤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