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艳君;张艳梅
目的:观察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疤疹后遣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和西药组(59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综合组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同时给予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皮肤针选择S1-L5(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线叩刺;三棱针刺络拔罐选择曲池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以及疱疹皮损部位旁开1寸围刺拔罐,定期记录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治愈时间.结果:综合组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P<0.01).综合组的治愈率为62.4%,愈显率为87.4%;西药组治愈率为30%,愈显率为53.2%,两组疗效比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遣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并且能缩断疗程减轻患者负担,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孝顶;吴波;李红;刘兰;罗伦;蒋存火;路永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社区门诊输液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对498例在社区门诊输液患者采用询问法进行心理特征评估,针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护理.结果:社区门诊输液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患儿家长焦虑、恐惧、等侯不对烦;年长者孤独感、失落感、被尊重心理.结论:通过人文关怀,个性化护理,使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使护患沟通和谐融洽,同时也提高了社区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作者:燕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蜜蜂尾针向穴位注入蜂毒.结果:1998年9月-2010年12月门诊接收治疗686例类风湿患者,痊愈82例,显效112例,有效398例,无效94例,总有效率87%.结论:蜂毒具有生物学及药理学活性,能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的功效.蜂针蛰入穴位,有针刺经穴的机械性刺激,蜂螯后局部的红肿反应,有类似温灸的治疗效应.因同时具备了针刺、温灸、药物治疗的效果,其疗效大大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寿清;何银洲;白晓鸿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于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患者14例,先后实施常规常温透析和低温可调钠透析进行自身对照,比较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次数.结果:用低温可调钠透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常规常温透析明显降低.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以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避免了因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时注入生理盐水而增加的容量负荷,从而达到预期的透析效果.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透明质酸和肉毒素治疗颈部皱纹的效果和优点.方法:透明质酸注射于颈部横向皱纹,肉毒素治疗颈阔肌垂直带.结果:治疗6-15月随访12例,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联合运用透明质酸和肉毒素治疗颈部皱纹,效果迅速,治疗后没有明显的肿胀淤青,疗效较持久.
作者:陈啸;李平松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根据近年来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不断提升和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等实际情况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测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更大.
作者:于丹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1一般资料近期在临床上遇到10例经传统的依靠解剖标志插管失败,后改行经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病例.其中4例为探测不到颈内静脉,6例为导丝送入受阻.分析其原因,其中4例患者常规插管前体检发现颈部有异常体征:1例为甲状腺肿大,1例为颈部有烧伤疤痕组织,1例为肥胖颈部短粗,1例为颈部饱满,颈外静脉扩张.
作者:田蜜;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钟的换代产品,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便于固定,还能有效迅速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意外抢救的需要,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
作者:冯丽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在白内障术中悬韧带断裂及后囊破裂过大、囊内术后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等无晶体后囊膜的术眼中的应用.方法:我科于2005年4月-2010年12月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完成了26例(26眼),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中:①一点固定悬吊法:完成了3例(眼),用于后囊破损孔偏上,下方残存后囊及悬韧带较多,可以支撑住一个晶襻,另一襻缝线固定于睫状沟;②二点固法:完成了23例(23眼),用于后囊破损严重或完全消失,两个晶体襻完全靠缝线固定在睫状沟.结果: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9月,佳矫正视力1.0,低矫正视力0.1,视力在0.5以上者19眼(占73.09%),26例人工晶体位置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后囊或后囊膜、晶体悬韧带大范围缺损的手术首选.
作者:何亚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应用特殊体住,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异住的方法.方法:左肺癌全切术后由于组织缺如致使结构异常,导致PICC右侧置管时易异位于左锁骨下静脉,左侧王管时易异位于左腋下静脉.现将70例左肺癌全切术后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行PICC王管时予特殊体位,常规组行PICC置管时予常规体位..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住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住,发生率为2.86%对照组6例发生异位发生率为17.14%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特殊体位有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王管异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丽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斜视不但影响美观和视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单和(或)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多数于儿童时期发病,小儿斜视是小儿眼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其占小儿眼病住院患者第二位.[1]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对11岁以下不能合作手术的小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麻醉,现将这几年来对346例小儿斜视在麻醉下行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
作者:李艳英;陈俊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外用中药膏治疗会阴湿疹与传统治疗会阴湿疹效果比较.方法:将54例会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口服抗组胺美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涂患处,对照组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涂患处,每天4天,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3.33%;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湿疹治疗用抗组胺类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优于用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
作者:黄兰芝;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我科于2010年4月18日收治一例妊娠合并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患者,主要症状:半天前无明星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色变红,逐渐蔓延至膝下,并出现发热体温高39℃,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娜;张俊如;苟元;宋祯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癌症的康复治疗是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大程度提高癌症治愈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杨慧芬;李占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胶质瘤是人类死亡率高的肿瘤之一,其生长迅速、浸润性强且易复发,其中位生存期不到12个月.虽然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的胶质瘤综合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胶质瘤治疗效果仍不理想,预后差,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目前研究认为,脑胶质瘤中存在一小部分细胞,它们对治疗具有抵抗性,且具有再次形成肿瘤的能力,可能是肿瘤复发的根源,为此提出了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的概念.
作者:孔令军;崔国胜;李双标;张凤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病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增加,这就使对老年病人实施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谓老龄化,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
作者:刘岚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简要阐述经皮胆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化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9例,全部操作均在数字胃肠机下进行.结果:19例采用经皮肝穿胆管置入内支架均获成功,其中12例为一次性置入支架,7例先行胆汁引流术(PTCD)后再置入金属内支架.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0例支架置入后行动脉灌注化疗.支架置入后加动脉化疗者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结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灌注化疗相结合是治疗手术无望的胆管恶性梗阻的有效方法,能明显缓解黄疸,延长患者生命,并且简单,安全.
作者:邓奕;娄继斌 刊期: 2011年第z5期
PICC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本.本综述着重从建立王管技术管理流程以夏人员培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深入研究层级管理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士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导管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静脉输液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分析鼻中隔成形术后并发穿孔的可能原因,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方法:回顾821例行鼻中隔成形术中并发穿孔的15个病例,从中总结归纳出鼻中隔成形术后发生穿孔的可能原因.结果:根据15例发生鼻中隔穿孔发生部位、时间等因子分析,术前术中术后都存在可导致日后鼻中隔穿孔的因素.结论:根据发生穿孔的病例总结出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可能导致的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注意避免.
作者:顾东升;李佩忠;陈志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及配合特点.方法: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观察术前患者准备情况、手术是否顺利进行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生活质量较好.结论:术前精心的护理准备及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能有效促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夏晓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