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用中药膏治疗会阴湿疹的护理

黄兰芝;王小玲

关键词:中药膏, 会阴, 湿疹, 护理
摘要:目的:外用中药膏治疗会阴湿疹与传统治疗会阴湿疹效果比较.方法:将54例会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口服抗组胺美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涂患处,对照组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涂患处,每天4天,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3.33%;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湿疹治疗用抗组胺类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优于用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健康教育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给患者讲解糖尿病及冠心病基础知识、发病原因度发病机制、心理教育、饮食、运动及药物等各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有效的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好的了解并且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发现,临床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老年患者对新知识不易接受.在健康教育中要反复数次,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盾量.

    作者:王军梅;王军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关于手术室和ICU中心静脉穿刺150例分析

    中心静穿刺是一项基础性临床技术,在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ICU)应用普遍,用来建立静脉营养通道;静脉血滤通路;肿瘤化疗时,可用来输入刺激性药物;围手术期管理时,用来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快速补液、输入急救药物、采集血液标本等.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室、ICU中心静脉穿刺方法,用途,注意事项.

    作者:张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消疮合剂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建立消疮合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观察消疮合剂用于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处方药物组成,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观察治疗痤疮的效果.结果:服用一个疗程后,痊愈率达57.7%,总有效率达97.2%.结论:消疮合剂的制备工艺合理,治疗痤疮疗效确切.

    作者:明戈;黄海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外科手术后患者肺栓塞的发病情况,以引起外科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0年共24例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手术种类、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0±16)岁,其中抗凝治疗16例,溶栓治疗8例.肺栓塞常见于普通外科(58.3%)、骨科(25%)、胸外科(12.5%)、血管外科(4.2%).结论:外科手术是发生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该重视外科手术相关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

    作者:邓玉凯;周朝霞;赵喜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1例人工颈4/5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和体位练习等;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体位护理,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合理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康复锻炼等.结果:该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结论:手术前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杨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108例感染新生儿和20例对照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进行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PCT95.7% (67/70),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5.3% (2/38),对照组阳性率5%(1/20).PCT阳性率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PCT)是快速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预后的判断及治疗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以PCT>2ng/ml为诊断标准时,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优于C-反应蛋白.

    作者:张佑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吸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68例

    自2009年3月-2010年6月,我科将鼻内镜下切割吸引这项微刨技术应用于腺样体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0年6月住院手术的68例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5岁.详细询问病史,行全身体格检查,并做鼻咽部CT及电子鼻咽镜检查来明确诊断.根据咽科学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腺样体增生肥大[1,2]且引起相应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腺样体肥大.记录患者症状为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的56例,流涕的22例,听力下降、耳闷或耳鸣的35例(40耳).

    作者:王亚婷;费永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透析中低血压14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于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患者14例,先后实施常规常温透析和低温可调钠透析进行自身对照,比较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次数.结果:用低温可调钠透析,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常规常温透析明显降低.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以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避免了因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时注入生理盐水而增加的容量负荷,从而达到预期的透析效果.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四腔二囊压迫止血病人的护理

    总结了2例四腔二囊压迫止血病人的护理经验.插管前做好心里护理、物品准备、合并症的护理.插管后护理以及插管后观察,是抢救肝硬化金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成功的关键.本组2例均成功.

    作者:王树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酒后出现头孢噻肟钠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为了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或抢救.为了减少药物过敏反应对机体的损害,所以药物过敏反应不容忽视.

    作者:金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雷尼替丁对胃食道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对胃食造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方法:60例均经内镜证实的胃食道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min口服,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mg;对照30例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 min口服,睡前加服泮托拉唑40mg,观察于治疗后1周夜间疼痛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96.7%;对照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70%两组疼痛消失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1 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道反流病安全、有效的方法,雷尼替丁价格低廉,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付同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议标准化病人在培养医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

    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造就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不仅有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减少医疗差错及事故,还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贯穿于每一位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是其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挑战[2].以人为本的临床实践活动对医疗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医学生是未来的临床工作者,除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决策能力及精湛的技术操作水平,出色的医患沟通技能也是评价医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一个核心方面.

    作者:黄毅;严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产科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以及人们对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在全国各地各医院各科室中均居前位.因此,正确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原因,制定产科护理中南风险护理行为隐患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定时的督导检查制度;明细各项产科护理操作流程;对大限度的降低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在平时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盾量和技术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建平;杨言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急救护理及其注意点

    探讨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急救护理及注意点.方法:从2010年1~12月对冠状动脉疾病病人进行三方面研究:1.冠状动脉疾病的急救管理;2.冠状动脉疾病的确诊;3.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时间.结果: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急诊科就诊,按4Ds方法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求救、检查评估以及治疗护理或住院治疗护理.在275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有87.7%的治愈、康复出院;少数病人不治死亡.结论:对危重心血管疾病病人按4Ds制度,实行非常早期的紧急评估、抢救、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并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治愈效果.

    作者:朱庆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心内科实施体会

    目的: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医院组织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与宣传、修订及建立规章制度、改变排班模式、责任制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满意护理、开展健康教育等.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加强了护患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促进了护理团队的建设.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务实了基础护理、保障了护理安全、并推动了护理工作理念、内涵、方式的改革,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姚娴凤;王秋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经乳晕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的美容效果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切除男性乳腺增生症的美容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经乳晕下部分乳晕边缘做半周切口,皮下剥离至增生腺体边缘,再刺离其基底部,整块切除,术后伤口内置引流管一根,加压包扎.结果:随访6个月,术后无复发,伤口瘢痕不明显,胸部平坦,外形美观.结论:经乳晕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优于其他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友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不同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护体会

    目的:通过对不同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病例的总结,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按男女分成两组,按不同首发症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观察中发现,首发症状中以猝死及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就诊的居多占67.5%,以脑卒中、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次之,各占10%,异位疼痛占5%,其他各占2.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严重类型,常以不同首发症状而就诊,且容易被误诊.因此,对有心脏病史的中老年人出现的任何不适我们都应高度警惕心肌梗死.

    作者:胡玉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致肺栓塞1例报道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38岁,因常常突然无故晕倒一月加重一周,于2009年11月19日转入我院.患者精神异常史十年余,一直口服氯氮平治疗,精神异常症状控制尚可.进院时氯氮平日用量为150mg,于09年10月12日开始出现无故突然晕倒,刚开始一周2-3次逐渐至一天一次,近一周一天晕倒2-3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因治疗条件有限转入我院.

    作者:余俊玲;张玉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

    目的:探讨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0月至今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的CT平扫表现,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9~76岁,平均53岁.分析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平扫价值.结果:36例均为单侧,呈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多位于上颌窦口和筛窦交界处,常沿中鼻甲生长,常伴轻度鼻甲骨质吸收,并易引起同侧副鼻窦口梗阻而造成相应鼻窦积液、骨质增厚硬化.结论:CT平扫对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检出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定性缺乏特异性,能提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能性,判断肿瘤的范围,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艾国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引导反思式教学法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方法:笔者将2010年6月-2011年4月80名专科实习生作为引导反思教学组,2009年6月-2010年4月80名专科实习生作为传统教学组,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成绩远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教学法值得推广.

    作者:雷小红;鲁玲;蒋凌;王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