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芳
目的:探讨16排CT引导下微创介入臭氧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于16排CT引导下行臭氧治疗.经旁路或后路穿刺达腰椎间盘内,于腰椎间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55-60ug/ml的臭氧10-20ml.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有效率为91%.结论:本法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云峰;胡万朝;王进亮;陈桂兰;韩彩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分析直接性鼓膜裂伤与间接性鼓膜裂伤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共性与特性.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从损伤的部位、形状、大小、鼓膜边缘出血、外耳道损伤及耳周伴随损伤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直接性鼓膜裂伤与间接性鼓膜裂伤具有明显的不同.结论:直接性鼓膜裂伤与间接性鼓膜裂伤具有明显的差别,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尤以在司法医学鉴定教程从损伤的部位、形状、大小、鼓膜边缘出血、外耳道损伤及耳周伴随损伤等方面中要注意加以区分、鉴别.
作者:王会娟;王建功;贺岩;侯英;程翠英;章娟;许庆林;马艳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探讨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急救护理及注意点.方法:从2010年1~12月对冠状动脉疾病病人进行三方面研究:1.冠状动脉疾病的急救管理;2.冠状动脉疾病的确诊;3.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时间.结果: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急诊科就诊,按4Ds方法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求救、检查评估以及治疗护理或住院治疗护理.在275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有87.7%的治愈、康复出院;少数病人不治死亡.结论:对危重心血管疾病病人按4Ds制度,实行非常早期的紧急评估、抢救、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并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治愈效果.
作者:朱庆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神经外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外康复科常规治疗、护理和脑卒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2个月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 Meyer指数的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DL)、Fugl- 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翠珍;罗秋如;黄华英;温宇静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超声在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因心律失常、胸痛等症状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已确诊的CAD患者136例,其中60例合并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组(A组),76例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为非糖尿病组(B组),采用高频超声观察下肢动脉情况(其中包括血管内径ID、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并与CAG结果对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组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组患者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多为多血管病变.结论:下肢动脉硬化超声对DM合并CAG病变程度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诊断DM合并CAG的一项重要辅助检查.
作者:唐靖;王继青;张爱秋;司华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通过分析长春市当前社区医疗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作者:王建国;王立波;张东航;王洪宇;张玉琴;逯长生;王季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血清HBeAg、HBV-DNA含量和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近5年的确诊的慢性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同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3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eAg阳性率的表达及HBV-DNA含量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急性肝炎及慢性重度肝炎的HBV-DNA检出率及HBV- DNA含量、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轻、中度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不同分型的肝是的肝损害程度与病毒复制与血清HBeAg、HBV-DNA含量表达呈一致性.
作者:赵琪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谐的畅想,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麻醉学、手术护理学也在不断的发展.麻醉技术不断提高、麻醉仪器设备不断增加和麻醉药品不断更新,麻醉护理不仅成为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的综合性的医院,也就要求我们麻醉师与手术室护士密切配合,及时解决同题.现将工作中的一些护理体会简要介绍给大家.
作者:刘秀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分析医院空气微生物采样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为空气微生物监测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起声检查在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常规超声检查6226例,其中检出胎儿畸形181例,漏诊3例.结果:通过常规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为2.9%(181/6226),多数经引产,手术或追踪随访证实.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及早确定胎儿有无发育畸形,且诊断率高,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春蕾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在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根据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在一剥离腔隙内埋置一个或两个大小不同的扩张嚣,扩张至额定容积的1.5倍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域.结果:自2004~2011年,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修复各种类型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3例,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技术的应用,在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创伤修复的认识,使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作者:褚国华;崔国胜;郭文哲;巩祥胜;姚金英;毕文倩;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重症肝病晚期常见的直接的死亡原因之一,其预后极差.笔者对HRS的病因及机制等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国珍;杨玉珍;杨敬博;张安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复方甘草酸苷60ml加入5- 10% 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80例:甘草酸二铵30ml加入5- 10%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正改变慢性乙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文晓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治疗期间心理压力.探讨如何有效延长孕妇妊娠周数,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我院2008~2010年共收治7例诊断为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孕妇,观察治疗期间,减轻孕妇心理压力的同时加强孕妇及胎儿宫内监测,加强心理护理.结果:7例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延长了妊娠周数,新生儿结局良好.结论:通过有效心理护理,可为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治疗期间缓解压力,配合治疗,延长妊娠周敷.
作者:吴桂霞;刘振玉;洪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自2009年0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共13个伤椎.分别于术前,术后3天、1个月及终末随访时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12例手术均完成,疼痛于术后明显缓解.随访(3-22)个月,平均8.5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2士0.9到术后3d2.8士0.6,术后1个月2.6士0.7和终随访2.5士0.6(P<0.01);2例2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泄漏.结论:PVP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霍霁;智新力;孙利明;康献刚;邢振广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为了解石家庄地区孕妇血清铅和初乳铅的含量,同时尝试寻找降低人体含量的途径,对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80例正常产妇进行血清和初乳铅含量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铅含量为10.237±3.41ug/dl,与初乳铅含量11.43±3.174ug/dl比较呈高度显著性相关(r=0.7843 p<0.0001)揭示乳汁铅含量水平受血清铅含量的影响,铅可通过血液进入乳汁,母亲通过喂乳可将铅传递给新生儿.
作者:彭素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改良Hotz法治疗伴有眼睑松弛的瘢痕性上睑内翻的手术效果.方法:20人35例伴有眼睑松弛的瘢痕性睑内翻患者,用改良Hotz法矫正倒睫及眼睑松弛.结果: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上睑内翻矫正,眼睑松弛改善,外观美观自然.结论:改良Hotz法治疗伴有眼睑松弛的瘢痕性上睑内翻效果良好,自然美观.
作者:邢茜;陆炯;顾正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为加强门诊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门诊实行了叫号系统.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了了重新分工和选择.改善了患者的就诊环境,增加了医护患的和谐,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常青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通过5S管理模式时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进行规范,贯彻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理念,持续有效地改进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收集2008年7249例接诊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科室于2009年1月有针对性地实行5S管理,对存在问题避项分析总结,探讨管理运行效果.结果:运用5S管理方法,对急救物品完好率、一般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四项指标进行前后比较,具有可比性(P<0.001).结论:运用5S管理对规范院前急救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王小燕;邝素飞;郭珊;吴永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新一代年轻护士是如今临床护理一线队伍的主要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年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来,才能切实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波;杨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