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瑞芝
婴幼儿静脉采集血样本是难度大的群体.血管细,婴幼儿不配合.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要求非常高.对于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是很关键的.我们通过对560例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率达96%,,使患者家属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10-2011.6月婴幼儿门诊静脉采血560人次.小30天,大6岁.男283人,女277人.采血量2-8ml.采血部位四肢浅静脉.
作者:白秀艳;林玲;张华;王静;尚金霞;石霞;殷赫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控制门诊换药室发生医院感染.方法:加强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同时钟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果:门诊换药室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做好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瑞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高龄期、高发病期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保健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起点,要求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在组织模式、服务方式、保障途径、保障重点、硬件、软件条件等方面力求创新.
作者:徐钧;殷正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适合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鼻饲插管的方法.方法:将34例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种模式备17例,模式1采用常规插管方法,模式2采用半卧位昏迷病人插管法.结果:模式1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5例,三次改为模式2成功10例.模式2一次成功12例,二次5例.结论.改良鼻饲插管法应用于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
作者:刘兰;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波门诊治疗青少年较小面积鼻腔粘连.方法:将112例鼻腔粘连直径不大于0.5cm的门诊青少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微波组(39例):应用微波辐射头分离粘连处粘膜,并使之相互脱离接触.止血棉组(37例):分类粘连处,并以生物止血棉隔离粘连处.纱条组(36例):分类粘连处,并以凡士林纱条隔离粘连处.比较三组2周后治愈率.结果:①三组治愈率分别为:98.13%、82.69%、62.00%.②术后随访半年复发率,三组分别是3.774%、13.95%、22.58%.结论:微波门诊治疗青少年较小面积鼻腔粘连,效果明显,且探作方便、患者痛苦小.
作者:宋国昶;刘杰;章松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肛肠科手术后患者应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缓解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混合痔、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清洁灌肠,观察组采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结果:观察组的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塞露加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效果优于肥皂水清洁灌肠.
作者:胡丽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小儿肠痉挛系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幼儿及少年好发,为功能性病变.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笔者运用自拟肠痉汤治疗小儿肠痉挛48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4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健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床头交接班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总结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对床头交接班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实施规范化的床头交接班,促进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保障了患者护理安全.结论:规范化的床头交接班管理,显著提高护士实际工作能力,全面提升科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李亚蓉;杨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起声检查在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常规超声检查6226例,其中检出胎儿畸形181例,漏诊3例.结果:通过常规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为2.9%(181/6226),多数经引产,手术或追踪随访证实.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及早确定胎儿有无发育畸形,且诊断率高,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操作性强,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春蕾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5月份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炎琥宁保留灌肠.结果:有效70例,无效20例.结论;炎琥宁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淑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在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根据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在一剥离腔隙内埋置一个或两个大小不同的扩张嚣,扩张至额定容积的1.5倍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域.结果:自2004~2011年,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修复各种类型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3例,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技术的应用,在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创伤修复的认识,使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作者:褚国华;崔国胜;郭文哲;巩祥胜;姚金英;毕文倩;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婴儿一出生即受到大量微生物的侵染,主要来源有母亲及他人、床铺、空气、食物等.出生后人体的皮肤是微生物方便的聚集处,接着微生物侵入鼻、口腔、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从而使新生儿中感染性疾病占有较大比例,为了了解新生儿皮肤表面的细菌感染类型和菌群分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出生3天的400例新生儿皮肤表面菌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新生儿400例,32例未检出微生物占8.1%,368例中共分离出390株微生物,其中G+球菌298株占76.41%,G+杆菌59株占15.13%,G-球菌2株占0.52%,G-轩菌25株占6.41%,真菌6株占1.54%.结论:目前新生儿皮肤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部位之一,必须要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防止新生儿发生感染性疾病.
作者:杜宝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方法:将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出院后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解决剖宫产产妇因身体不适带来的困扰,使产妇的身心处于佳状态,从而提高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韦树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化湿解毒方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静脉或口服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调节饮食)的基础上,治疗组予化湿解毒汤灌肠,对照组静点病毒唑10-15mg/kg/d.结果:治疗72小时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4%、7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湿解毒方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快速缓解病情、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何秀文;安福宁;俞恩芝;朱连科;张洪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3岁前幼儿上切牙根尖周炎的病因和Vitapex糊剂的疗效.方法:随诊选取123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乳上切牙123颗,进行根管预备、CP/碘仿封药、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术后3、6个月复查.结果:奶瓶龋、牙釉质发育缺陷患牙的成功率分别为95.08%和为96.55%,外伤患牙全部治愈.结论:牙釉质发育不全和奶瓶龋是幼儿上切牙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因;Vitapex糊剂对于幼儿上切牙的根管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姜松磊;刘聪;卢晓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后5min各项指标分别与插管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插管后3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参数,如SpO2、PaO2、PaCO2、HR分别与插管前5min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插管后30min的PETCO2 Vt、CL分别与插管前5min、插管后5min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手术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孔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护生完成了课堂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尤其进入了特殊的科室,急诊科实习,急诊临床带教有它的特殊性,但其内容又刺于其它临床科室,交叉性强,渗透性也强.临床教师具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如何加强急诊护理临床带教,如何让护生在未来的护理生涯中选择急诊护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通过262份护生实习手册整理分析,“都喜欢急诊护理,”也激发了急诊临床带教老师热情,特此报道.
作者:李明凤;邹利群;李红;高永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的护理行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护理内容到护理理念,其间各项进步显著,但一个事实始终没变,那就是在护士队伍中,女护士仍然“一统天下”,男护士还是“稀缺资源”[1].多年来,受传统思想影响,多数男性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而不少已就业的男护士因不安心本职工作而转岗,甚至流失.现就男护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邱会利;戴爱平;何平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量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急诊室的早期抢救与护理.方法:结合35例临床资料,总结在急诊室早期抢救的护理体会.结果:经积积有效的早期抢救与护理,入院后均采用彻底洗胃、迅速阿托品化、静脉用药等综合治疗,抢救成功35例,死亡0例,结论:在急诊室早期实施抢救与护理,为后继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有利于病房的进一步的诊治,提高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瞿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联合艾夫吉夫治疗放射性口咽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鼻咽癌、喉癌患者共1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采用替硝唑漱口联合艾夫吉夫喷涂治疗放射性口咽粘膜炎,对照组采用口腔护理加庆大霉素漱口治疗.观察两组口咽粘膜炎分级情况,粘膜反应恢复时间及总疗程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Ⅰ级口咽粘膜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Ⅱ、Ⅲ、Ⅳ级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和平均总疗程完成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替硝唑联合艾夫吉夫治疗放射性口咽粘膜炎,缩短伤后恢复时间及总疗程完成时间,是良好的放疗辅助用药.
作者:田奕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