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高桂霞;华晓红;朱宏;李雪莲;刘波;盖赵秀

关键词:直肠癌, 术前术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有关直肠癌患者米前术后的护理问题.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8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4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未发生因护理不当而致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时逆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腹水的观察与护理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肝硬化腹水病情复杂,及时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赵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对照组采用高效负离子喷雾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54.2%;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愈率为1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方便,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进芬;李大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产房绩效考核与津贴分配的初探

    通过对产房绩效考核,津贴的二次分配,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津贴二次分配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的目的.

    作者:戴丽;王鲲;夏春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排班模式探索

    目的:通过能级对应、动态调整的排班模式的探索,探讨按能级上岗的排班方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护士按能级标准分为四级,根据不同能级分配不同岗位,改变过去功能制的排班方式为按病人分岗位,护士按能级高低分管不同教量和质量的病人,病房无不管病人的护士,使护士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合理化;结果;能级管理的排班模式对增加护士的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创造良好的团队精神、培养护理梯队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结论:能级管理的排班模式有效应用护理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坚持党建团建同步走 不断提升党建带团建工作水平

    党建带团建,关键在带,根本在建.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统一安排,不断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达到党建团建同步走,以实际行动带领团组织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北京友谊医院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个亮点.

    作者:龚迎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在聘用护士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军队精简整编工作不断进入“实质性工作”[1],军队护理在编人员不断的减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卫生部制定的1:0.5的床护比要求.为了完成军队医院医疗卫勤保障任务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聘用护士成为继军人护士、聘用文职护士之后的新编制中的主体[2].为了加强聘用护士人员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军队医院发展需要,我们对临床护理带教模式进行了改变,提出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小双;罗敏;李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新生儿体表菌群调查

    婴儿一出生即受到大量微生物的侵染,主要来源有母亲及他人、床铺、空气、食物等.出生后人体的皮肤是微生物方便的聚集处,接着微生物侵入鼻、口腔、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从而使新生儿中感染性疾病占有较大比例,为了了解新生儿皮肤表面的细菌感染类型和菌群分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0年出生3天的400例新生儿皮肤表面菌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新生儿400例,32例未检出微生物占8.1%,368例中共分离出390株微生物,其中G+球菌298株占76.41%,G+杆菌59株占15.13%,G-球菌2株占0.52%,G-轩菌25株占6.41%,真菌6株占1.54%.结论:目前新生儿皮肤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部位之一,必须要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防止新生儿发生感染性疾病.

    作者:杜宝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普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锁骨下深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病人及胃肠外营养支持方面的应用及护理.方法:特收集了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并做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52例病人作观察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大年龄79岁,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1岁.结果:观察对象中除1例发生局部感染外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为抢救危重病人及胃肠外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有效安全的通道,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具有可行性及推广性.

    作者:崔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探讨

    探讨了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方法以及人文关怀在儿科心理护理中的实践,提出了对儿科护士进行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教育与培训措施.

    作者:曾繁霞;李金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手术治疗经验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是较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常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因此在治疗上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我科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共收治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50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文银;闫金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叫号系统在儿外门诊的应用

    为加强门诊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门诊实行了叫号系统.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了了重新分工和选择.改善了患者的就诊环境,增加了医护患的和谐,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常青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人本式精细化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人本式精细化管理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组织学习、培训、逐步落实.结果:通过实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满意护理服务.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传统针灸方法和现代针灸运用技术研究

    从多个方面阐述传统针灸方法与现代针灸技术运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当中,只有抓住两者的之间的佳结合点,深入进行研究,才能够真正理解本质性的东西,使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在未来的医学发展过程当中相互促进,更好的推进针灸这一技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何桂秀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例选择:本研究初选择了2003年8月1日-2010年8月31日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病人,对456例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女性116例,男性340例;13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325例有胸痛而被拟诊为心绞痛.

    作者:陈翠荣;冀玉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家庭氧气雾化吸入的指导和护理

    对社区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缓解期患者家庭雾化吸入给予指导和护理,通过从2009年2月-2011年4月2年多的实践,减少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作功、降低了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度,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洪艳丽;翟慧超;孟立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川芎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IL-6、TNF-α和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连用15天.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同时观察空腹血糖、血脂、24h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可能通过减低DN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DN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静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雷尼替丁对胃食道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对胃食造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方法:60例均经内镜证实的胃食道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min口服,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mg;对照30例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 min口服,睡前加服泮托拉唑40mg,观察于治疗后1周夜间疼痛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96.7%;对照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70%两组疼痛消失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1 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道反流病安全、有效的方法,雷尼替丁价格低廉,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付同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医疗设备应用和质量管理现状与相应措施的探讨

    当今社会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体现在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上.本文对影响医疗设备安全质量的因素与管理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着重探讨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可行建议.

    作者:冯国强;李欣;吴成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 5mg,每天二次,复方甘草酸苷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四周;对照组左西替利嗪胶囊5mg,每天二次,连用四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2.65%,对照组痊愈率为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12,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吉高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姐各38例,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的护理效果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观察组出血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止血后再出血复发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起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海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