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吉高
医疗欠费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即占有医护人员的劳动及消耗医疗物化劳动,而未能及时支竹相应费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1].医院一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住院病人欠费、逃费问题,有的医院欠费、逃费问题已经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导致医院资金运转困难,使医院背上沉重的包袱.
作者:赵芬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建立消疮合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观察消疮合剂用于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处方药物组成,设计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观察治疗痤疮的效果.结果:服用一个疗程后,痊愈率达57.7%,总有效率达97.2%.结论:消疮合剂的制备工艺合理,治疗痤疮疗效确切.
作者:明戈;黄海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当今社会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体现在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上.本文对影响医疗设备安全质量的因素与管理现状两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着重探讨加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可行建议.
作者:冯国强;李欣;吴成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治疗,6周为1个疗程.结果: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痤疮炎症皮损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美容疗效明显,愈后不留疤痕,无明显色素沉着.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皮肤轻度发红、脱屑、瘙痒.结论:维胺酯联合医学美容修复霜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有良好疗效及美容效果,且短期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敏;吴来武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愈率42.5%,总有效率85%.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振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简要阐述经皮胆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化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9例,全部操作均在数字胃肠机下进行.结果:19例采用经皮肝穿胆管置入内支架均获成功,其中12例为一次性置入支架,7例先行胆汁引流术(PTCD)后再置入金属内支架.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0例支架置入后行动脉灌注化疗.支架置入后加动脉化疗者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结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灌注化疗相结合是治疗手术无望的胆管恶性梗阻的有效方法,能明显缓解黄疸,延长患者生命,并且简单,安全.
作者:邓奕;娄继斌 刊期: 2011年第z5期
1病历摘要男,58岁.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饮水呛咳两个半月为主诉,门诊以“脑梗塞”为诊断收入我科进行康复治疗.患者人院时骶尾部皮肤可见5cm×5cm瘀血红润期压疮.入院后给予Braden压疮危险因索评估,评估得分为11分,属高危人群.使用波动式气垫床,骶尾部压疮处于水胶体敷料覆盖.24小时后患者诉骶尾部皮肤有瘙痒感,立即去除水胶体敷料,观察局部皮肤红肿并有10cm× 10 cm皮疹,考虑为使用水胶体敷料过敏所致.护士给予局部皮肤涂抹赛肤润,每4小时一次重复使用.12小时后骶尾皮肤皮疹较前减少,24小时后骶尾部皮肤红肿及皮疹消退,患者无不适主诉.
作者:巨洋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肿瘤患者的日益增多,需要行化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输液港是近几年来输液系统的新技术,它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不需要换药,可以沐浴,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为更好地配合输液港的发展,对我院植入输液港的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
作者:龚群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非开胸手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盐酸戊乙奎醚)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后5min各项指标分别与插管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插管后3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参数,如SpO2、PaO2、PaCO2、HR分别与插管前5min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插管后30min的PETCO2 Vt、CL分别与插管前5min、插管后5min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围手术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作者:孔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12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4例,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04例.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对观察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6个月对2组患者医嘱依从性和再住院情况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嘱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CHF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再住院率.
作者:张国芳;李艳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高龄期、高发病期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保健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起点,要求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在组织模式、服务方式、保障途径、保障重点、硬件、软件条件等方面力求创新.
作者:徐钧;殷正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8例(49耳),男性2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0.3岁.经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留管并反复灌注α-糜蛋白酶十地塞米松混合液3~5次.结果:治愈20耳,占40.8%,好转耳23例,占46.9%,总有效率87.7%.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王管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等优点,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费永华;王亚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外用中药膏治疗会阴湿疹与传统治疗会阴湿疹效果比较.方法:将54例会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口服抗组胺美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涂患处,对照组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涂患处,每天4天,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3.33%;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会阴湿疹治疗用抗组胺类药物加中药膏蛇脂维肤膏优于用抗组胺类药物加氧化锌软膏.
作者:黄兰芝;王小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优化管理程序,提高护士专业理论水平和服务水平.方法:针对性地实施各项规范化的护理服务和管理程序,重点优化护理流程,细化管理,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增强护士病情观察和与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力.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连续10年无护理差错发生.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的优化管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赵秀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分析医院空气微生物采样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为空气微生物监测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方法:笔者将2010年6月-2011年4月80名专科实习生作为引导反思教学组,2009年6月-2010年4月80名专科实习生作为传统教学组,后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成绩远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教学法值得推广.
作者:雷小红;鲁玲;蒋凌;王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分别为16、22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低分子量肝素组加用低分子量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应用7天.结果: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更有效地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含片用量,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且对血凝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作者:张应喜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胸腔积液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18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8例胸腔积液中,外伤性52例(44.1%),心功能不全41例(34.7%),恶性肿瘤7例(5.9%),肝硬化5例(4.2%),细菌感染4例(3.4%),结核性3例(2.5%),深静脉置管并发症1例(0.8%),其他5例(4.2%).结论:提高对1CU患者胸腔积液的认识,早期诊断,明确病因,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危重病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章钊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疤疹后遣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60例)和西药组(59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综合组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同时给予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皮肤针选择S1-L5(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线叩刺;三棱针刺络拔罐选择曲池穴、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以及疱疹皮损部位旁开1寸围刺拔罐,定期记录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治愈时间.结果:综合组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西药组(P<0.01).综合组的治愈率为62.4%,愈显率为87.4%;西药组治愈率为30%,愈显率为53.2%,两组疗效比较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皮肤针法合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遣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并且能缩断疗程减轻患者负担,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孝顶;吴波;李红;刘兰;罗伦;蒋存火;路永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了解临床路径的相关概念、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应用该模式.
作者:王莉莉;邓钰;王淑琴;杨静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