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霞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32侧输尿管结石嵌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必要诊断性检查,血肌酐高于700umol/L伴有高钾血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选用输尿管镜直视下腔内碎石、置双J管内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接受手术,术后均很快进入多尿期,2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2例术后进行3次和5次血液透析,肾功能恢复基本正常后出院,术后复查腹部平片,输尿管结石排石干净.结论:输尿管腔内技术通过碎石、取石、置入双J管内引流,立即解除肾后梗阻,恢复排尿,改善肾功能,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可以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
作者:张明群;李龙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总结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功能、并发症种类及原因.方法:随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并发症的种类,分析其原因.结果:右室心尖部起搏(RVA)术后6个月时LVEF明显低于术前,右室间隔部起搏(RVS)组无明显变化.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电极移位及电极导线断裂各1例.结论:RVS更符合心脏生理起搏节律,术后心功能改善优于RVA.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术后加强随访,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渊;杨松生;陈宗宁;杨利;文林;尹浩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0年8月住院行介入联合清宫术治疗的剖宫产切口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经B超确诊,行1次介入后清宫术者15例,行二次介入者7例,清宫术中出血超过500ml者7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中转开腹手术者.结论:B超可以明确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MTX介入联合清宫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应视患者及医院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必良;马佳佳;马向东;刘淑娟;梁海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切除男性乳腺增生症的美容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经乳晕下部分乳晕边缘做半周切口,皮下剥离至增生腺体边缘,再刺离其基底部,整块切除,术后伤口内置引流管一根,加压包扎.结果:随访6个月,术后无复发,伤口瘢痕不明显,胸部平坦,外形美观.结论:经乳晕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优于其他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友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青光眼是一类以特异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生存质量,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的研究对防盲治盲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青光眼视功能损害机制及保护性治疗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婷婷;黎燕英;吴艺;支育齐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抽血的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穿刺巴马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用注射器抽取所需要的血量.结果:操作顺利,能够采集所需血量,抽血成功率95.83%(46/48),未出现抽血部位皮肤感染和血样污染.后一次抽血后第6天处死动物并解剖,发现抽血部位的皮下组织未出现感染,穿刺部位的血管未见到闭塞.结论:在小型猪后肢外侧隐静脉后支抽血,具有方法简单、损伤小、效果可靠、不需要麻醉的特点.
作者:张汝钢;杨云生;闫秀英;郭志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住院时间、出院至复发的时间.方法:79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配给普通膳食,治疗组在普通膳食外每日加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卡文)1440ml静滴,持续两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记录住院时间、出院至复发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而出院至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AECOPD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延长复发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邓清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1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1个月后干预组LiHFe量表中所有分值显著减少,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苏霞;肖翠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水银,它的原子序数是80,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是一种很重、银白色的液态过渡金属.不但极易蒸发,而且很容易经过人体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汞经皮肤等吸收易导致慢性汞中毒,口服后易引起急性中毒.中毒患者轻者出现头昏、头痛、纳差、乏力和失眠等,严重者出现口腔和咽喉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继有腹泻,金属味口臭,呼吸困难、心脏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和胃肠道穿孔等危及生命,呕吐物和粪便中常伴有血性粘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抢救关键在于不断变化患者体位,使水银在肠内流动,达到终从直肠排出的目的,我科干2010年11月23日成功抢救1例因口服500ml水银汞中毒的病人.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妮;仲月霞;杜淑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自2009年6月-2010年11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及可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15-72岁.致伤原因:跌伤27例,车祸伤21例,棍击伤7例,刀砍伤2例,钢丝断裂髌骨再移位1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9例;骨折分离程度:0.8-6.0cm;手术时间距人院时间1小时-3周.
作者:郭里春;张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对比现察三种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需行根管治疗的第一磨牙121颗,随机分为M组37例、P组35例、K组38倒,三组患牙均采用一次法进行根管治疗.M组:使用Mtwo机用镍钛旋转锉常规法预备根管;P组:使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冠向下法预备根管;K组:使用不绣钢K锉改良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三组均采用超声治疗仪消毒根管,冷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结果:根管恰填率M组为93.5%、P组为93.3%、K组为88.4%,M、P组与K组相比,P均<0.05.根管预备时间M组为(235.6±69.7)s/根、P组为(490.1±123.8)s/根、K组为(568.7±167.4)s/根,M组与P、K组相比,P均<0.05.根管治疗术后为M、P、K组出现疼痛者分别为2、3、10牙,M、P组与K组相比,P均<0.05.结论:Mtwo和Protaper预备根管根管成形效果好,根管充填质量高,且术后疼痛发生率低.
作者:孙琼;张志宏;刘堃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血清HBeAg、HBV-DNA含量和肝损伤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近5年的确诊的慢性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同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3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eAg阳性率的表达及HBV-DNA含量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急性肝炎及慢性重度肝炎的HBV-DNA检出率及HBV- DNA含量、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轻、中度慢性肝炎组(P<0.05).结论:不同分型的肝是的肝损害程度与病毒复制与血清HBeAg、HBV-DNA含量表达呈一致性.
作者:赵琪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健康教育对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但针对血液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不足,需要在整合健康教育资源、改进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丰富健康教育内容等方面继续努力.
作者:李平;王晓霞;范艳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在临床实践中,尽管诊治及时,手术成功,用药得当,骨折患者也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和人们对健康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康复护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了积极肯定的作用.
作者:李灵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用薄层色谱法(TLC)分离鉴别广五溃疡片中的五灵脂.方法:以乙醚为提取剂,硅胶G薄层极为吸附剂,正己烷-氯仿-甲醇(10∶6∶1)为展开剂.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Rf值相近(0.846∶0.842)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广五溃疡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左艳敏;吴振英;王筱婧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产科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以及人们对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在全国各地各医院各科室中均居前位.因此,正确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原因,制定产科护理中南风险护理行为隐患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定时的督导检查制度;明细各项产科护理操作流程;对大限度的降低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在平时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盾量和技术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建平;杨言诚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对急性深静脉血栓(DVT)进行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性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采用导管介入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43例DVT患者平均(42.3±8.7)岁.所有病例患DVT平均(5.9±4.5)天时间.通过外周静脉或介入导管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23例行导管直接溶栓20例(86.9%)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3例(13.0%)行PTA治疗,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20例行系统溶栓,4例(20%)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DVT中疗效优于系统溶栓.
作者:侯培勇;李祺熠;苏奕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化痰通络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同时应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用基础用药治疗.观察急性脑梗塞的改善情况.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师伯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对我科1例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根据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新生儿复温、合理喂养等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5].结果: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9%.结论加强护士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关键之一.
作者:郭俊清;曾繁霞;刘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提高PICC末端到理想位置的成功率.方法:改良picc穿刺时的体位,在置管过程中指导病人正确体位,采取半卧位,导丝外撤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PICC异位的发生,使导管置入到上腔静脉.结果:改良PICC穿刺体位的研究组142例异位率为4.22%,较对照组156例异位率26.9%比较,P<0.001.结论:2010年2月后改良PICC穿刺体位后能够减少异位率的发生.
作者:李玉会;陈诗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