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牛娜
盛灿若教授是著名针灸学家,江苏省名中医,国家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指导老师.盛老从事针灸临床60余载,运用针灸治疗疑难杂症,效如桴鼓,特别是临床上运用对穴治疗各种痛证,手到病除,深有心得.吾有幸跟随盛老作为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师带徒弟子,现将盛老临床运用对穴治疗痛证的经验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作者:王和生;盛灿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设计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并用于临床实践.方法:2009年1月至今,我病区护理组针对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临床反馈提议,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本要求下在原有护理记录单的基础上设计了表格式的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表格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专科项目.结果:护士对书写记录单思维清晰,既方便,不易遗漏,又能缩短书写时间,护理记录更客观、真实、动态、连续性地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治疗全过程,具有法律效力.结论: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具有实用性,书写简单、省时、体现专科特色,值得推广.
作者:莫怡芬;赵海涛;贾秋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了解我院服务对象对医院各项服务的需求,找出医院服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指标,加强改进.并为医院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若干出院、住院患者,本院工作人员及医保等协议单位代表,使用自行设计的个人基本信息表,采用头脑风暴法、镜像调查、层次分析法、联合分析法了解其对医院的意见及需求情况.结果:有效统计人数110人,有效信息总数340项.顾客对服务需求高(33.54%),而收费需求(5.51)低.结论:医院应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作为重点设计调查表,确定顾客满意度调查项目.针对顾客关注的需求重要程度,有重点、分层次采取措施,加强改进,充分发挥检查评价的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田晓琳;景调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探讨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急救护理及注意点.方法:从2010年1~12月对冠状动脉疾病病人进行三方面研究:1.冠状动脉疾病的急救管理;2.冠状动脉疾病的确诊;3.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时间.结果:心血管疾病病人在急诊科就诊,按4Ds方法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求救、检查评估以及治疗护理或住院治疗护理.在275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有87.7%的治愈、康复出院;少数病人不治死亡.结论:对危重心血管疾病病人按4Ds制度,实行非常早期的紧急评估、抢救、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并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治愈效果.
作者:朱庆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整合护理队伍,提高ICU护士素质,在如今看来,至关重要.进入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又被隔离家属,这就完全依赖护士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而且ICU内的治疗仪器不断更新,与世界同步.这就需要不仅在专业方面对ICU护士加强培养,而且还需要全面的人文教育,ICU护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其自身不断进步,更好地与医生合作、为患者服务、创新护理技术、发展护理事业.
作者:段萍;吴淑华;马新利;陈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为IGT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8例IGT患者(病例组)及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测定;同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cy、血脂和糖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颈总动脉平均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Hcy、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病例组患者血策Hcy浓度与颈总动脉IMT呈显著负相关性(r=0.467,P<0.05).结论:IGT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与Hcy水平增高关系密切,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IGT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促进因素.
作者:佟晓敬;张秀香;张学清;刘全良;刘国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加强对胎膜早破的护理与心理疏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结合我科近两年胎膜早破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胎膜早破加强护理与心理疏导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不足月胎膜早破应尽量保胎至孕周≥35周,并同时加强护理和预防感染及心理疏导.有效的降低了早产儿的病死率及产褥感染,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
作者:弓俊莉;李果萍;芦小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对急性深静脉血栓(DVT)进行导管介入直接溶栓和系统性溶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间采用导管介入直接溶栓与系统溶栓进行治疗的43例DVT患者平均(42.3±8.7)岁.所有病例患DVT平均(5.9±4.5)天时间.通过外周静脉或介入导管输注尿激酶进行治疗.溶栓后残留静脉狭窄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治疗.结果:23例行导管直接溶栓20例(86.9%)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3例(13.0%)行PTA治疗,残留狭窄以支架成形治疗.20例行系统溶栓,4例(20%)成功地使栓塞静脉段复通.结论:导管直接溶栓在治疗急性DVT中疗效优于系统溶栓.
作者:侯培勇;李祺熠;苏奕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深入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通过改进相应管理流程,不断完善与落实各项制度及职责,能够有效控制与减少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张铁文;王朝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以甦醒穴为主,早期针灸干预,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意识障碍患者.观察针刺综合疗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方法:将9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常规组,针刺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法),常规组30例.两组在发病后治疗7天,将两组治疗率和Glasgow- pittsburgh评分、意识恢复时间变化作比较.结果:针刺组在恶有效率和清醒时间和Glasgow- pittsburgh评分改善均有显著疗效.针刺后护理对疗效有决定意义.结论:抓住佳治疗时机,从整体上提高疗效,尽早配合针灸促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法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霍彩霞;王力英;吴风青;高洁明;马海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应用胺碘嗣治疗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老年心律失常患者64例,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嗣后观察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应用胺碘酮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心律失常,治疗的里效率为71.87%,有效率为15.62%,总有效率为87.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ICU重症患者需要隔离监护治疗,封用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仅、治疗仪,容易让病人产生心理障碍,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心理护理的配合,而且面对不同的病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护理的方式及内容应有所不同.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愉快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着良好的影响,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叶小叶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临床工作中常见各种药物过敏,通过对黄芪注射液过敏性口腔溃疡的护理,引起工作人员对此类药物的重视,合理的使用和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岁东青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确保血管条件差、准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成功留置PICC的方法.方法:对肘部血管看不到、摸不到的29例乳腺癌患者及肉眼下置管失败的9例乳腺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术.结果:38例均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100%,发生送管困难和异位0例.结论:B起引导可以帮助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成功留置 PICC管.
作者:林嘉旋;陈妙霞;黄群爱;黄师菊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应用特殊体住,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置管异住的方法.方法:左肺癌全切术后由于组织缺如致使结构异常,导致PICC右侧置管时易异位于左锁骨下静脉,左侧王管时易异位于左腋下静脉.现将70例左肺癌全切术后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行PICC王管时予特殊体位,常规组行PICC置管时予常规体位..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住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住,发生率为2.86%对照组6例发生异位发生率为17.14%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特殊体位有预防左肺癌全切术后患者行PICC王管异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丽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60例经中药胆胰合剂及内科常规非手术治疗,24例接受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2例,均痊愈.结论:ABP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及微创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手术时机应个体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晓文;陈玉;刘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患者,女,27岁,主因剖宫后再孕临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既往有阑尾切除、剖宫产手术两次硬膜外麻醉史和因腰腿痛硬膜外注药阻滞治疗史.检查:除产科情况外未见其他异常.进人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输液,六参数监护仪监护,腰1-2间隙常规穿刺置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1.6%利多卡因含0.25%丁卡因混合液5毫升,感阻力很大,查硬膜外导管放置固定顺畅,5分钟后生命体征无变化,无腰麻征,无其他不适,再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1.6%利多卡因含0.25%丁卡因混合液9毫升,开始感觉阻力很大,当推入4毫升后突然阻力变小,再次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剩余5毫升.
作者:许占平;王进亮;张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清晨六点起床,阳光却早已满屋.算算日子,在这里工作也已经两个年头了,又是明媚的一夏.虽然这两年工作比较忙碌,但是总体来说,作为一名护士,背负天使的名义,能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依旧让我觉得充实而快乐.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腕管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用高频探头对30例60个(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0岁,平均体重63Kg)正常人的腕管进行探测,并详细记录测量数据.结果:起声可实时显示腕管及其内容物形态、大小,从而获得其超声解剖.结论:为进一步探讨腕管综合症的病因奠定超声解剖基础.
作者:吴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65例卵巢癌中Survivin表达情况与血清CA153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53浓度为(35.6±11.3)U/ml,治疗后为(11.8±3.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5,P<0.05);卵巢癌Survivin阳性率在不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68.0% (24/50),Survivin阴性表达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7.465,P<0.001);卵巢癌患者CA153浓度越高,Survivin表达阳性强度越大,二者呈正相关(r=0.425,P<0.0S); Survivin表达阳性强度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结论:卵巢癌中Survivin、CA153的联合检测可以判断预后,二者升高明显提示患者可能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张春青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