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峰;许进;秦石成
目的 采用320层CTA显示和评价Adamkiewicz动脉(AKA),并探讨适宜的扫描方案.方法 将120例患者因临床疑诊主动脉病变而接受全主动脉CTA检查,将其随机分为A1、A2、B1、B2组,分别采用不同扫描方案:A1、A2组对比剂浓度为350 mgI/ml,B1、B2组为370 mgI/ml;降主动脉近端CT值达100 HU时,A1、B1组延迟15s触发扫描,A2、B2组延迟18 s触发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每例患者的CT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AKA,统计AKA起源水平及位置,计算各组AKA显示率,比较不同延迟触发时间及碘对比剂浓度对AKA显示率的影响;采用Cohen检验评估两位医师评价的一致性.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检查.85例显示AKA,共计98支,起自T7~L1水平,82.65% (81/98)AKA起自T9~L1水平,75支(75/98,76.53%)起自左侧肋间动脉或腰动脉.4组患者AKA显示率分别为A1组63.33% (19/30),A2组66.67% (20/30),B1组70.00%(21/30);B2组83.33%(25/30).不同延迟触发时间和对比剂浓度组间显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B2组AKA显示率达83.33%,高于其他3组.两名医师评价AKA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4).结论 采用适宜扫描方案,320层全主动脉CTA可在评价主动脉疾病的同时对AKA进行术前定位.
作者:辛海燕;李宇;范占明;张楠;濮欣;耿薇;赵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透视(CTF)引导下125Ⅰ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施行CTF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125Ⅰ永久植入进行组织间放疗,包括原发性肺癌15例(15个病灶),转移性肺癌9例(13个病灶),共28个病灶,大直径2.1~7.6 cm(中位直径3.95 cm),单个病灶的处方剂量80~100 Gy.术后定期观察并发症情况,分析肿瘤局部控制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耐受手术,手术耗时30~75 min(中位时间46 min),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穿刺侧出现少量气胸,4例术后穿刺针道少量出血,无咯血;随访期间未发现放射性肺炎.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8~46个月),病灶局部控制率78.57%(22/28);3年累积生存率为55.00%,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8~46个月),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F为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提供实时引导和准确定位,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肺部恶性肿瘤125Ⅰ粒子组织间放疗可达到理想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李家开;于淼;肖越勇;杨立;张金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戈谢病儿童股骨和膝关节的MRI表现.方法 39例戈谢病患儿接受3.0T MR检查,包括冠状位T1W、T2W、STIR序列,检查部位为双侧股骨包括膝关节,分析和描述其MRI特点.结果 38例发现骨髓浸润,其中32例表现为稍长T1稍短T2信号;28例T1WI、T2WI骨髓腔信号不均匀减低,4例信号弥漫均匀减低;6例伴骨梗死.16例骨干、干骺端及骨骺同时受累;18例骨干及干骺端受累;单纯累及骨干或干骺端者各2例.结论 儿童戈谢病骨髓浸润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综合不同序列MR图像的信号特点,可评估骨髓浸润范围、判断是否伴发合并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
作者:张宁宁;尹光恒;张玥;曹琪;段彦龙;张永红;彭芸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DCTU)评价血尿和其他泌尿系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率.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与MDCTU相关的降低辐射剂量和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案也在不断改变.本文就MDCTU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宝生;陈巨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泪囊肿瘤(lacrimal sac tumor,LST)少见,多为恶性,早期一般不会引起泪道堵塞,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着肿瘤增大、阻塞鼻泪管,可导致溢泪,溢出脓性分泌物,易误诊为慢性泪囊炎而延误治疗.本文报道2例经病理证实的LST.
作者:王利华;谷丽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83岁,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发热,无腹胀、腹泻,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近几月感烧心、反酸、伴暖气,多于进食后平卧出现,无食欲不振;4个月前接受左侧腹膜后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腹膜后胃肠型间质瘤.血常规:WBC 8.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35;生化检查;AIB 33.1g/L;血糖:6.21mmol/L;BUN:15.14 mmol/L;Cr:146.6 μmol/L.入院后予抑酸、补液、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全腹CT:于脾胃间隙见肿块影,与胃壁分界不清,其内见树枝状的略高密度影,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诊断:脾胃间隙内占位,考虑来源于胃的间质性肿瘤.PET/CT:脾胃间隙见肿块影,伴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大标准摄取值为1.5,大小8.0 cm×4.6 cm,与胃分界不清,间质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作者:段钰;李斌;吴晶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也是死胎、死产或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前诊断神经系统畸形是超声产前诊断的早应用之一.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 2011年8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及外院疑诊胎儿畸形而来我院会诊的孕妇26400例,孕妇年龄17~44岁,平均(27.3±3.2)岁,孕周13~40周.
作者:洪燕;覃伶伶;符小艳;游佳;肖欣;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应用MR动态增强成像(DCE-MRI)与联合应用1H-MRS及DCE-MR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1H-MRS及DCE-MRI表现,包括恶性肿瘤33例,良性肿瘤17例,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进行对比.对所有患者分别行常规扫描、1H-MRS扫描及注射对比剂后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和胆碱(Cho)峰的显示情况.结果 以TIC类型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为100%(33/33),特异度为58.82%(10/17),准确率为66.00%(33/50);应用1H-MRS联合DCE-MRI诊断的敏感度为100%(33/33),特异度为88.24%(15/17),准确率为96.00%(48/50),与单纯DCE-MRI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2).结论 DCE-MRI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和准确率较低.1H-MRS与DCE-MRI联合应用可提高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周欣;张婷婷;胡国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各种强化参数与肺癌组织标本中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4例行DCE-MRI检查,描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各强化参数,包括早期强化峰值(SIep)、强化峰值(SImax)、大强化比(MER)和大下降率(washout).对肿瘤组织取材进行CD34和VEGF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强化参数与肺癌组织标本的MVD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 SIep、SImax与肺癌组织标本的MVD呈正相关(γ=0.811、0.841,P均<0.01);而SIcp、SImax、和大下降率与VEGF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应用SIcp和SImax可预测肺癌组织标本的MVD水平,但根据DCE-MRI各强化参数均无法预测VEGF表达水平.
作者:李智勇;张婷婷;李梦颖;宋清伟;韩睿;伍建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Tei指数对评价大鼠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3只随机分为两组:13只予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射(实验组),10只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照组).建模后分别记录两组大鼠心电图,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EF)、等容收缩时间(ICT)、射血时间(ET)及等容舒张时间(IRT),然后取心肌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ICT、Te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T及Tei指数与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EF相关性良好(P<0.01).结论 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能客观评价大鼠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左心功能,可作为基础研究中判断该期心功能异常的良好指标.
作者:林蔚;白旭东;刘美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声像图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患者68个结节行CETRUS检查,观察内、外腺结节的增强特征,并对结节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利用ACQ软件定量分析前列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方式的差异.结果 68个结节中,恶性46个,良性22个.前列腺癌CETRUS多表现为明显增强(40/46)、不均匀增强(41/46)、快进(36/46)、快出(30/46)、弥漫性增强(37/46).恶性结节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均短于良性结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强度明显大于良性结节(P<0.05).良性结节与周围组织呈同步灌注均匀增强.结论 CETRUS能直接客观地反映前列腺癌结节的血流情况,相关参数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作者:张翠;张艳华;程文;刘莹;李洁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适于成人颅脑CT检查的适当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 将500名健康成人随机分成5组,运用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其中第1组采用常规剂量(120 kV,颅底部240 mAs、颅顶部200 mAs)扫描,第2~5组分别采用低剂量(120 kV,200、160、100、80 mAs)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制独立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评定结果的一致性,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评分的关系;记录各单次加权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第2~5组的CTDIvol及DLP值相对第1组下降的比例.结果 两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好(K=0.860,P=0.017).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呈亚相关(r=0.512,P<0.01),图像质量优良者(评分>3分)在各第2~4组中所占比例达95%~98%,与第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5组CTDIvol、DLP较第1组分别降低15.79%、32.59%、57.89%、66.40%和20.68%、36.50% 、60.40%、68.23%,各组DLP值与第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第5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评分>3分的图像仅占69%,与第1组比较图像质量降低(P<0.01).结论 管电流采用100 mAs时,低剂量CT扫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而对观察成人颅脑解剖结构和诊断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源义;张毅;马万辉;强薇;刘柯;刘平平;廖许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四肢骨巨细胞瘤保肢术后局部正常转归与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价值.方法 分析104例因四肢骨巨细胞瘤而接受外科保肢治疗的患者的影像学随访资料,其中74例接受肿瘤刮除术(包括植骨术44例和骨水泥填充术30例),30例接受瘤段切除术(包括单纯切除术4例、移植骨重建术9例和肿瘤型假体关节置换重建术17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5.65±10.32)个月,分析术后随访的影像表现.结果 104例患者中,因手术方式不同,66例术后正常转归的影像学表现不尽相同.术后3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54%(38/104),随手术方式而有所不同;肿瘤复发率为28.85%(30/104).结论 在骨巨细胞瘤保肢术后随访中,影像学检查可较早发现局部并发症.
作者:高振华;马玲;孟悛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定位的改进方法.方法 对18例心血管病患者及82名正常志愿者行心脏MR平扫,以改进的定位方法获得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标准心脏断层成像层面,包括标准水平长轴位(HLA)、垂直长轴位( VLA)及短轴位(sA)图像,在此基础上探索左、右心室流人道和流出道,主动脉弓斜矢状位及各瓣膜横断位层面图像.结果 采用此法可获得标准层面的图像及左心室功能参数.结论 改进的心脏磁共振成像定位方法可保证各基本成像平面及各瓣膜成像平面的标准性,为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和结构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永峰;赵一冰;戚喜勋;李延亮;孙文阁;李佩玲;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QIMT)及动脉僵硬度分析(QAS)技术评价糖耐量减低(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病例组68例患者[30例IGT(IGT亚组)和38例T2DM(T2DM亚组)]及58名正常对照(NC)组的右侧颈总动脉行QIMT、QAS及相关血清学检查,获取以下参数:内中膜厚度(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僵硬度参数(β)、2 h血糖值(2h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GHb),并分析NC组与病例组各亚组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T2DM亚组DC低于NC组(P<0.05),其余参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GT和T2DM亚组β和IMT、2hPG、LDL与GHb均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QIMT及QAS技术可反映动脉血管的早期结构及功能变化,对诊断IGT及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谭丽芳;艾红;王娟;石秀英;淡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3.0T MR 3D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技术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RMS患者30例,间隔2年进行2次ESWAN及常规MR检查.结合轴位及矢状位T2 FLAIR图像,观察病灶的变化,并将其分为病灶增加组(n=15)、无变化组(n=9)和病灶减少组(n=6).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ROI内铁含量的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与第1次相比,第2次检查结果中,除丘脑的相位值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均降低,以黑质的变化为显著(t=2.92,P=0.007).病灶增加组及无变化组各核团的相位值均减低,病灶增加组各核团相位值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以黑质的相位值降低明显(t=5.40,P=0.001).在病灶减少组,除齿状核的相位值降低外,其余核团的相位值均增加.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除丘脑(P=0.212)、苍白球(P=0.891)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2次EDSS评分之差与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除丘脑(r=0.332,P=0.073)外,病灶负荷与其余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间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RRMS患者丘脑的铁含量相对稳定,其余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变化与病灶的负荷相关.
作者:黄富洪;李咏梅;吕发金;欧阳羽;侯焕新;曾春;王静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45岁,间断性上腹痛半个月,无肝炎及结核病史;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AFP及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B超于肝左叶外侧段见约7.04 cm×4.82 cm较均匀低回声区.PET/CT:CT平扫发现肝左叶外侧段约6.60 cm×4.12 cm低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CT值约34 HU;PET显示肿块放射性明显增高,分布较均匀,内有散在小灶状放射性减低区,SUVmax=8.57.
作者:任金武;王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女,56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乏力、纳差,腹胀以进食后为甚,每日进食不足250 g;乙肝病史50余年,乙肝标记物阳性,未经正规检查及治疗.查体:慢性肝病病容,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巩膜轻度黄染,颜面部见多枚蜘蛛痣,双手轻度肝掌;腹平坦,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超声示肝包膜不光滑,实质点状回声粗大,于肝右前叶见11.6 cm×9.8cm不均质类圆形较强回声区,边界尚清,内部强弱回声相间,并见不规则无回声及多个斑片状强回声,后伴声影;CDFI示内部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周边有彩色血流绕行.
作者:孙厚坦;滕红;赵威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神经鞘瘤分布广泛,在肿瘤边缘找到与其发生神经的连接关系是超声诊断该病的要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体表神经鞘瘤的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原因,探讨其与其他常见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12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体表神经鞘瘤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8~66岁,平均(40.2±17.5)岁.
作者:李鹏;张惠;赵京;王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cinoma,SC)是一种较少见的癌和肉瘤样形态细胞和(或)表型混合于一个瘤体内的恶性肿瘤[1-2].本研究结合术中所见及病理诊断分析3例颅内SC.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1997年7月—2012年5月3例颅内SC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7、60和69岁,分别因对侧肢体无力(例1,误诊为结核或细菌感染)、外伤(例2)及癫痫发作(例3,误诊为恶性脑膜瘤)就诊,经术后病检确诊且排除转移瘤.
作者:董松申;王佳薇;张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