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例全脑血管造影及部分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柯贵伟

关键词: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护理体会
摘要:总结了64例全脑血管造影及部分病人进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一个规范的护理模式.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有效干预降低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医院感染工作中,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各种锐利器具.如处理不当,将导致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作为专职从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成为了医院工勤人员中感染机率较高的人群.因此,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对潜在危险因素的认知度,才能保证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自身安全.

    作者:郝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6例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张国锐;刘翠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综合医院院内压疮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研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率,分析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及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压疮发生情况调查表',选择2010年1、2、3连续三个月的同一天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院住院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urvey).结果:在未经特殊干预措施下2010年1-3月连续三个月压疮的发生率从3.3%下降到1.15%,连续三月的院内压疮发生率平均为2.20%.男女发生率比为45:16,并且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肥胖或水肿、意识不清、糖尿病、中风、瘫痪、大手术后、骨折等需制动、持续高热.结论:护理工作的重点应该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沈丹萍;孙晶晶;黄静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50%高锰酸钾液用于120例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有效、简单、经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治疗观察:对疱疹区创面采取彻底清洗消毒后,高锰酸钾治疗组直接涂50%高锰酸钾液治疗,1次/日;对照组涂2%龙胆紫溶液治疗,2次/日.结果:高锰酸钾治疗组治愈率为80%,愈合时间8.5±3.5天;对照组治愈率为15%,愈合时间30.5±15.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50%高锰酸钾液用于带状疱疹治疗,疗效确切、疗程明显缩短且方法简便、安全,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李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舒适护理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影响,使舒适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全面展开.方法:21例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患者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在生理、心理方面得到满足,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秀燕;郭泽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阴式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性研究

    目的:评价阴或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症.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对64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8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3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效果和手术费用情况.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组[(54.2±18.6)min对(86.2±29.4)min、(70.2±38.2)ml对(100.2±42.6)ml],阴式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腹腔镜组[(16.2±2.8)h对(19.6±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腹腔镜组[(4256±986)元对(5658 ±76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及腹腔镜下肌瘤别除术均安全可靠,阴式肌瘤剔除术住院费用低,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小,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作者:张丽芬;吴文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医院信息化在推进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信息化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力地推进了护理垂直管理的深入开展.我院将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于护理垂直管理实践中,包括利用HIS系统研发护理绩效评价软件、利用0A系统动态垂直管理近2500人护理团队、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实时查询全院重症患者分布等,建立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遵循能级对应、动态调整原则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大限度调动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提升护理垂直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肖适崎;王诗尧;范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我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及改进方法

    目的:分析我院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心药房冲帐单及退药系统对病区药房2009-2010年科室退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事件400例,主要退药原固有节假日出院、医嘱变更等.结论:对建立规章制度与落实提高医师、护师与药师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加以重视是减少我院退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秋玉;潘书权;徐春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新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导致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改变,整个精神活动和周围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服药依从性是药物治疗的评价指标之一,且与疗效直接关联[1],对预后、转归有着重要影响.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2]现将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护理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覃爱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妊娠中晚期下呼吸道感染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妊娠中晚期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妊娠中晚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400万IU+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g+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2次,两组均给予吸氧、对症及支持治疗,疗程均为7-10天.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菌转阴率、清除率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对母体及胎儿有毒副作用.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妊娠中晚期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对母体及胎儿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芝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小儿唇腭裂手术静脉与吸入麻醉比较

    目的:小儿唇腭裂手术静脉与吸入麻醉比较.方法:对310例唇腭裂患儿随即分为两组.静脉麻醉组(J组)异丙酚2~3mg/kg,芬太尼3~4ug/kg,万可松0.1mg/kg诱导,异丙酚微量泵静注4~10mg/kg/h,芬太尼诱导剂量的1/3~1/2每小时静注维持.吸入麻醉组(X组),面罩吸入氧气4~5L/min,同时吸入七氟烷,每呼吸2~3次,增加1.5~7%,直至睫毛反射消失,继续辅助呼吸2~3次,开放静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2mg/kg,异丙酚1.5~2.5mg/kg,继续辅助通气1分钟,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七氟烷降至2~4%,体重小于10kg,气流量2L/min,10~35kg,气流量3.5 L/min,40kg以上者气流量100ml/kg/min.结果:术后清醒时间,X组较J组时间短;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偶有呕吐,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吸入麻醉清醒时间短.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流程管理在NICU中夜班床头交接中的应用

    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针对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持续的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或其他加强干预[1].危重新生儿病情变化迅猛,且无自我表达能力,所以就要求护理人员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以往中班与夜班交接缺乏监督,床头交接重点不突出,交接内容含混、脱节、无序,存在较大护理安全隐患.

    作者:李萍;陆静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临床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护理缺陷也是导致纠纷的一大隐患,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护理缺陷降到低限度,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常见的护理缺陷作以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护理人性化服务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而被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也是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1].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了医院快速发展的促进剂和医院品牌的推动剂,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我门诊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来,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惠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新生儿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根据新生儿的特殊性,重点阐述了解新生儿糖、脂类、胆红素的代谢特点.

    作者:张宝琴;贾洪娟;韩素桂;王玲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护患沟通在门诊手术室中的应用

    总结合理有效的沟通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病人为中心,通过术前宣教,指导术中配合,术后健康指导对病人进行整体的个性化护理.结果:提高了病人对门诊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论:良好的沟通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作者:马惟俭;高勇;严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将院感控制理念贯穿手术室

    目的: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领导重视,制度落实,加强管理,强化培训,制定对策和落实措施.结果:使手术感染管理达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结论:想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就必须从组织落实、完成各项监测、严格把好质量关.

    作者: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实施术前访问,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不实施术前访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访视能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

    作者:刘秀立;甘建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护士在糖尿病教育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我科专科疾病,治疗目的是良好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教育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检测、自我护理等五方面.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糖尿病病人150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67人,高年龄86岁,低年龄11岁.方法是:对150例病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即入院时、出院时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付玉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队伍不稳定原因分析及管理建议

    随着我军编制体制调整和医疗机构用人制度改革,军队医院护士编制大幅减少,聘用护士比例大幅增加,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一支新的成份--合同制护士.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的出现对缓解临床护士短缺、优化护理结构、降低人力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合同制护士在军队医院中出现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却始终普遍存在着显著的特点,就是队伍不稳定、人员更换频繁.原因由多方面形成.

    作者:刘岚云;史坚强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