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程管理在NICU中夜班床头交接中的应用

李萍;陆静燕

关键词:流程管理, NICU, 中夜班, 危重新生儿, 护理安全隐患, 无缝隙护理, 外科处置, 集中治疗, 护理人员, 呼吸支持, 病情变化, 表达能力, 无自我, 全程化, 强干预, 不稳定, 无序, 内容, 监督
摘要: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针对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持续的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或其他加强干预[1].危重新生儿病情变化迅猛,且无自我表达能力,所以就要求护理人员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以往中班与夜班交接缺乏监督,床头交接重点不突出,交接内容含混、脱节、无序,存在较大护理安全隐患.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和消炎镇痛膏治疗,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86.00%,对照组为64.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总积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及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起效快,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启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回顾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护理12例、导管阻塞4例,发现非计划性拔管与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取适当的肢体约束措施,镇静效果不佳,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导管阻塞与插管后气道湿化不足,吸痰不及时,气道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作者:袁爱荣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0月19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568例,医院感染率为4.58%,例次感染率5.28%,感染科室以ICU高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12%.一联用药占72.04%,二联用药占23.66%,三联用药占4.30%.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王洪芹;王金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人局部活动义齿对自身口腔护理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的开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提高老龄患者(特别是佩带活动修复体的老年人人群)自我口腔护理质量日益被重视.可摘局部义齿是常见修复法之一,临床上广泛用于牙列缺损的修复.如果使用中维护不当,容易引起义齿基牙或邻牙继发龋牙龈牙周病变等并发症.目前关于义齿使用和日常护理方面的详细报道较少,为此,口腔医院借2008年底大规模免费体检之机的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现将分析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向敏;梁学进;王璐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0例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痴呆病人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热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与亲属照料者、同室病人发生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引起不良后果.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分级护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重视饮食及用药的护理以及加强照料者及同室病友对者年痴呆病人的认识等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真芳;吴敏;瞿广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护理人员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观察,按时准确用药、饮食、运动锻炼,氧疗、心理等护理.结论:通过连续的健康指导,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终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何会爱;郑姣;姜云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例全胃切除术后并发膈疝病人的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并发膈疝临床较少见,由于经胸全胃切除手术破坏了膈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也破坏了膈肌脚的括约肌作用,为术后膈疝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其发生与术后腹压增大、患者的体质,以及全胃切除术后长期进食受限,机体营养状况差,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不良有关.膈疝易引起肠梗阻,甚至肠绞窄,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发生膈疝,术前准备应快速、高效,尽早手术,必要时急诊手术.为病人早日康复赢得时间.

    作者:吴瑕;刘丽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在调查、原因分析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率由87.3%提高到96.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物体表面检测率,同时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张秀燕;郭泽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眼科单眼手术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护士对眼科单眼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降低眼科手术患者跌倒发生率,加强对患者住院安全管理.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2例,观察组无跌倒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提高了医患家属参与安全防范的意识及主动性,从而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作者:郭红梅;刘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静脉留置针首次进针位置的探讨

    目的:探讨首次进行手臂静脉留置针对留置针临床普及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首次留置针留置部位为手臂的患者作为实验组.100例首次留置针留置部位为手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接受留置针所需要的时间,患者对留置针的评价二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所需要的时间为1.8min±12s观察组所需要的时间为2.5 min±22s,患者对留置针的评价上,实验组对留置针的认可率为89%,观察组为76%.结论:首次进行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为手臂的血管,有利于留置针的普及使用.

    作者:汪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浅谈妇科护生临床带教规范化建设的心得

    目的:探讨妇科临床带教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对护生实习效果的作用.方法:结合多种临床带教手段对妇科实习护生进行规范化带教.结果:妇科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87%实习生成绩优异,13%成绩良好.结论:临床带教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对于提高妇科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作用明显.

    作者:鲁樒;钱虹;李承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白细胞介素24和替尼泊甙联合抑制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4(IL-24)与化疗药替尼泊甙(VM-26)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否相互协同增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先用载有人白细胞介素24cDNA的新型重组腺病毒(Ad5F35-IL24)感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接着加入替尼泊甙.观察IL-24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d5F35-IL24感染色U251细胞后IL-24蛋白高表达,Ad5F35-IL24+VM-26组U251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明显增高(P<0.001),Ad5F35-IL24+VM-26组U251细胞的Bax/Bcl-2升高明显(P<0.05).结论:IL24和替尼泊甙对U251细胞具有协同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比值的升高有关.

    作者:王跃红;赵文清;李文玲;许红雁;梁传栋;赵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08例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的护理

    本文总结了微血管减压(MVD)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对症处理.结果例面及痉挛患者中63位痉挛症状消失,1例缓解,1例复发;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1~2天止痛,1例一周后止痛: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朱长艾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研究进展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意义和时机、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营养补充的护理、失语训练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护理、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的现状的进展综述得出这样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各种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不失时机的尽早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管付岩;姜晶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

    目的:观察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腔镜下点灼法治疗腋臭患者96例并术后回访89例6-12月.结果:89例患者中,85例完全无异味,2例仅有一侧轻度异味,2例双侧有轻度异味.结论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兵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普外科住院病人风险预测及防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卫生知识的宣教,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对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也就日渐凸现.所谓护理安全,是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我院普外科急诊多,工作量大,烦琐,是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高风险科室.鉴于我科及国内外都曾发生过患者本来情况良好却突然死去的情况,一致于医护难以防治,家属难以接受,社会意见之大,从2010年5月-至今,我科一直在做以下实验性工作,有利而无害.

    作者:王影;王学究;杨静;汤概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米诺地尔搽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搽剂的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先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米诺地尔在2~10u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5)回收率为99.8%,RSD为0.67%(n=9).结论:本处方设计合理,质控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宋彦远;韦兰柘;王东文;王丽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因素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保证手术护理工作全方位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责任化.

    作者:黄静波;沈丹萍;邱德叶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评价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方法探讨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是护士操作频率较高的一项技术,也是反映护士业务技术熟练程度的一项直观的指标,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输注抢救药物,此时护士的一针穿刺成功与否,对抢救患者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10年3月起,在考核护士的静脉输液时,把血管穿刺的难易程度纳入评分标准,以综合反映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龙羽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强化药品质量管理推进合理用药

    药品质量出了问题,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因此确保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药剂科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不断促进药品质量的提高应该作为药剂科工作的方向,不断提高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是医院和药剂科的共同责任.

    作者:干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