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24和替尼泊甙联合抑制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王跃红;赵文清;李文玲;许红雁;梁传栋;赵晓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4, 胶质瘤细胞, 腺病毒载体, 化疗增敏, 信号转导
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4(IL-24)与化疗药替尼泊甙(VM-26)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否相互协同增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先用载有人白细胞介素24cDNA的新型重组腺病毒(Ad5F35-IL24)感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接着加入替尼泊甙.观察IL-24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d5F35-IL24感染色U251细胞后IL-24蛋白高表达,Ad5F35-IL24+VM-26组U251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明显增高(P<0.001),Ad5F35-IL24+VM-26组U251细胞的Bax/Bcl-2升高明显(P<0.05).结论:IL24和替尼泊甙对U251细胞具有协同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比值的升高有关.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角部妊娠的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患者超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图表现,宫角妊娠可分为三种类型:胚囊型(6例),不均质包块型(8例),破裂型(2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早期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及时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3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行手术治疗34例,手术效果满意,治愈34例.在严密监测、动态观察下非手术治疗2例,治愈2例.自动出院1例,另有1例转院治疗.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手术仍是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去除病灶、快速、有效、安全为原则,关键是根据疾病特点,早期确诊、及时处理并存疾病、把握手术时机.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全面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临床上应依据病情,迅速、果断,避免延误,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卢小冬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一名主责护士,专门负责该产妇的各阶段健康教育及治疗护理工作,使健康教育贯穿生产的始终.结果:通过各阶段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掌握了新生儿的护理技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在产科实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了产妇及家属对产科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顺应当今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莉;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例全胃切除术后并发膈疝病人的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并发膈疝临床较少见,由于经胸全胃切除手术破坏了膈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也破坏了膈肌脚的括约肌作用,为术后膈疝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其发生与术后腹压增大、患者的体质,以及全胃切除术后长期进食受限,机体营养状况差,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不良有关.膈疝易引起肠梗阻,甚至肠绞窄,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发生膈疝,术前准备应快速、高效,尽早手术,必要时急诊手术.为病人早日康复赢得时间.

    作者:吴瑕;刘丽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治疗变异型哮喘35例

    对65例变异型哮喘患者,治疗组35例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氨茶碱、酮替芬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8.6%,对照组53.3%,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廖伟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

    目的:观察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腔镜下点灼法治疗腋臭患者96例并术后回访89例6-12月.结果:89例患者中,85例完全无异味,2例仅有一侧轻度异味,2例双侧有轻度异味.结论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兵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层流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方法的改进研究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采用清水和500mg/L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两种方法的清洁效果.方法:选择层流手术室千级1间和万级1间为实验组;百级1间和万级1间为对照组,在术晨和手术后,实验组采用清水擦拭未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手术室物体表面(包括麻醉工作台面、监护仪、器械台、电刀车、托盘架、嵌入式药品柜、控制面板、墙面),对照组使用84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比较两组采样物表菌落计数.结果;两种方法擦拭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标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层流手术室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采用清水擦拭可保持其清洁效果,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消毒液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对已被血液或体液等有机物污染或疑似污染的物体表面必须使用消毒液擦拭.

    作者:卢美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两种方法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悬吊术.对20例(25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结果:前一种方法术后早期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尚可,但欠自然,闭睑不全明显,持久性欠佳.后一种方法术后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良好,美观自然,持久性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选择.

    作者:罗文玲;黄经河;叶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80例早产儿完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另选40名正常足月儿作为正常对照.干预组由医务人员和家长配合,根据鲍秀兰教授主编<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和指导.未干预组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保健指导.由专人对三组婴儿定期随访,并于4个月时对这些婴儿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早产儿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发育商元明显差异(P>0.05),且这两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早产儿未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智能发育.

    作者:陈素哲;胡小娟;陈志诚;乔玲;王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在调查、原因分析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率由87.3%提高到96.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物体表面检测率,同时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张秀燕;郭泽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两种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Q-开关倍频Nd:YAG激光与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咖啡斑进行临床评价.方法:106例面部咖啡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局部麻醉下分别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波长532nm)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nm)逐个对面部色素损害进行扫描;治疗参数:波长532nm,激光能量密度2.2~26J/cm2,光斑直径2~3mm,频率2.5~5Hz;波长755nm,激光能量密度5.0-60J/cm2,光斑直径2~3mm,频率2.5~5Hz.疗效评定在术后3个月以上进行.结果:106例咖啡斑患者有41例(38.7%)进行了2次治疗.波长532m治疗咖啡斑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87.6%;波长755m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85.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种激光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共有19例(17.9%)发生色煮沉着反应,两组间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瘢痕发生.结论:开关波长532nm和755nm激光治疗咖啡斑有较高的安垒性及有效性,两种激光的疗效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代启彬;刘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针对化疗患者的心理干预对策研究

    本研究针对化疗患者常见的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副作用,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215名化疗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情绪指标和总的情绪状况以及恶心呕吐反应,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改善明显.由此认为,对化疗患者实施恰当心理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

    作者:南会欣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同保留灌肠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适合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提高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保留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用一次性输血器连接一次性导尿管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物外溢情况、患者舒适程度、临床效果.结果:应用改良方法保留灌肠,能够避免药液外溢,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减少了患者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汤淑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婴幼儿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复位术的护理经验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复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7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均行空气灌肠复位术,41位复位成功,术后严密观察,出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结论:肠套叠患儿早期诊断明确,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黄瑞玉;杨文婷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开胸术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6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w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0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作者:邹国红;甘建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23例自攻型种植体支抗并发症分析

    植体支抗作为口腔正畸专业重要临床进展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帮助正畸医生完成了传统支抗难以完成的牙齿移动.在其应用过程中也有并发症发生,作者对使用自攻型种植体支抗中发生的23例并发症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晨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氟比洛芬酯致抽搐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常用于硬膜外、臂丛等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阻滞不全时静脉镇痛的补救措施.目前临床使用较普遍,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本文就氟比洛芬酯致神经系统抽搐反应1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预防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筱凌;蒋金诚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强化药品质量管理推进合理用药

    药品质量出了问题,将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因此确保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是药剂科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不断促进药品质量的提高应该作为药剂科工作的方向,不断提高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是医院和药剂科的共同责任.

    作者:干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同方式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双侧穿刺以及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早期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将新鲜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双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手术,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用量.术后疼痛评分.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分别为8.78±0.58分.1.13±0.34分,术前术后VAS分值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治疗花费明显降低,而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注射骨水泥量无差别,手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即治疗效果相同.结论: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型术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腹胀等症状,能够缩短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较传统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不但缩短了手术时间,还大大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广;张君;刘锦启;白雅仙;黄雪颖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评价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方法探讨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是护士操作频率较高的一项技术,也是反映护士业务技术熟练程度的一项直观的指标,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输注抢救药物,此时护士的一针穿刺成功与否,对抢救患者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10年3月起,在考核护士的静脉输液时,把血管穿刺的难易程度纳入评分标准,以综合反映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龙羽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