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王爱玲;高春燕;钟绒绒

关键词:冠状动脉, 个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摘要: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本组86例患者行规范术前、术中和术后合程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本组86例子患者中2例发生穿刺血肿外,其余全部安全立痊愈出院.结论规范化的全程护理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成功51例(94.4%),中转开腹3例(5.6%),术后有4例出现腹腔积液,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刚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0月19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568例,医院感染率为4.58%,例次感染率5.28%,感染科室以ICU高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12%.一联用药占72.04%,二联用药占23.66%,三联用药占4.30%.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王洪芹;王金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机械通气患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的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回顾性地分析了我科34例机械通气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长短、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措施、抗生素是否规范使用等等密切相关.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消毒、隔离、呼吸道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素可有效防范机械通气患者MRSA感杂.

    作者:黄燕;鲁巧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相关并发症.方法 220例择期行心脏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观察组)和经股动脉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但外周血管并发症、止血压迫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优于经股动脉途径.

    作者:王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冲洗80例的护理体会

    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人鼻咽腔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放疗可使鼻咽部的癌瘤缩小、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直至根治的目的[1].但是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较高,放射面积较大,因此也比较容易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鼻咽癌放疗过程中一些正常的鼻咽粘膜上皮细胞会产生坏死,脱落,并形成创面,严重影响肿瘤放疗的敏感性,因此做好鼻咽癌病人鼻咽腔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过氧化氢联合温热生理盐水鼻咽冲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08例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围手术期的护理

    本文总结了微血管减压(MVD)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对症处理.结果例面及痉挛患者中63位痉挛症状消失,1例缓解,1例复发;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1~2天止痛,1例一周后止痛: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朱长艾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治疗变异型哮喘35例

    对65例变异型哮喘患者,治疗组35例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氨茶碱、酮替芬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8.6%,对照组53.3%,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廖伟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西藏高海拔地区口腔科急诊1426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口腔科夜间急诊特点,为该地区口腔急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至2010年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夜间口腔急诊病人分类后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口腔夜间急诊以炎症和创伤为多,且主要分布于高寒冬季.结论:西藏拉萨地区因其特殊气候及经济发展条件,口腔科夜间急诊特点与内地有异,急诊医生应结合高原特点开展救治,同时应当承担口腔卫生宣教责任.

    作者:王栋明;田自锋;周志斐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N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5例N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针对NICU危重症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人工气道如:口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管道.方法:对25例NICU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人工气道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严格掌握插管和拔管的适应症,并精心细致地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结果:25例NICU危重症患者的人工气道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加强N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对于预防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拐杖在骨科康复中的科学运用

    目的:探究拐杖在骨科康复中更加科学有效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来院下肢骨折患者310例的康复情况做总结,使下肢骨折在骨痂形成期后,离床步行锻炼时正确使用拐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通过临床宣教,使病人掌握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正确扶拐方法、扶拐的步法、双单拐的使用原则及弃拐的注意点.结果:310例患者接受宣传指导后,无1例因拐杖使用不当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临床宣教,使病人掌握拐杖的选择、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正确扶拐方法、扶拐的步法、双单拐的使用原则及弃拐对骨康复患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颖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扶他林片和扶他林乳胶剂治疗老年人慢性软组织劳损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扶他林片剂和外用乳胶剂治疗老年人慢性软组织劳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软组织劳损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口服扶他林片剂治疗组和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组,用药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论口服组还是外用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1);起效时间外用组明显早于口服组(P<0.01);外用组不良反应较口服组少(P<0.01).结论:扶他林片剂和扶他林乳胶剂治疗老年人慢性软组织劳损疗效满意,乳胶剂较片剂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曲新涛;付志厚;于秀淳;孙玉玺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护理

    目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理念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临床结果显示出显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势.本研究拟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护理.方法: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案与常规围手术期方案比较,比较手术期间的护理差异.分析探讨手术期间的护理.结果: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方案较传统的方案,强调手术前向患者宣教、围手术期间限制液体输入、手术期间保温等措施.这些综合的手术室期间的护理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促成了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刘康菊;赵琴;龚敏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

    方法:①对92例可疑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筛选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例,观察脑血流次序变化;②对诊断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屏气实验,计算屏气指数(BHI),评价其脑血流储备能力.结果:①92例患者经TCD检查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27例,总检出率29.35%;②患侧MC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健侧MCA、同侧ACA、PCA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并且患侧MCA的搏动指数与健侧MCA、同侧ACA、PCA相比较比较显著升高(P<0.01);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③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屏气指数及各组间屏气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下降,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并且出现明显的脑血流储备降低.

    作者:孟珊珊;刘洪文;贾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早期综合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9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分为治疗组(综合康复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运动疗法、高压氧、脑循环治疗、脑细胞营养药等进行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认知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用上海Gesell发育量表对发育商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五个能区发育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早期系统综合干预治疗,能有效地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五个能区的整体发育水平.

    作者:柳淑芬;陈维华;廖春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全流产的经阴道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CD)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流产(包括自然流产、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局部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将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论与病理诊断结果加以对照.结果:根据超声表现分为四型:1、宫内团块型,2宫内团块并周围积液型,3宫颈团块型,4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型.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论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6%.结论:TVS-CD对不全流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常玉洁;曾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护理人性化服务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而被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也是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1].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了医院快速发展的促进剂和医院品牌的推动剂,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我门诊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来,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惠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护理.方法:护理3例采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患者.结果: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植皮成活,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结论: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既可缩短病程,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又不影响疗效,减少了护理问题,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雷海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42例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在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2例,运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严密监测及抢救治疗,成功38例,死亡4例,成功率90.45%.结论:严密监测和及时、正确的药物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关键.

    作者:莫丕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术中与医师的配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5月经我院治疗的45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五例全麻),术中、术后元一例感染与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12个月,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护理人员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时,严格按手术室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是减少并发症与防止感染的必要保证.

    作者: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甲状腺微小癌

    目的:探计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甲状腺受检者43200人,男女各半,行触诊、彩超检查,发现问题者进一步行CT、ECT、化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结果:甲状腺微小癌7例,直径大0.95cm,小0.43cm,其中2例原发癌,5例分别并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和桥本氏病.触诊发现1例,彩超7例.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蒋伟;郑星;金俊杰;曹远征;陈秀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