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家属中的应用

陆仁艳

关键词:患者家属,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家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00例院前急救中的患者家属在院前急救现场根据患者心理及病情对家属进行急救技能指导及心理安慰.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院前急救常识提高,减少护患纠纷,可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到达前的抢救水平.结论 院前对急救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一项措施,应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护理人性化服务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而被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也是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1].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了医院快速发展的促进剂和医院品牌的推动剂,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我门诊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来,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惠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一例妊娠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1].我科收治了一例妊娠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血红蛋白只有35g/L且有肉眼血尿,经过在我科的治疗后,已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媛;张俊茹;薛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南京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医患协议书现况调查及思考

    目的:提示医疗机构应在那些环节使用协议书,探讨协议书的管理制度.方法:对南京市部分二级医院的协议书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对协议书的必要性、确认的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进行分析.结果:目前医疗流程中使用的协议文本种类繁多,格式不一,制作、保存等缺少规范化管理.结论:医疗流程中应使用静脉输液外带协议书、住院患者外出协议书等20种协议书;协议书的设计上应由临床人员、管理人员和法律工作者共同制订,经伦理委员会审定后发布.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协议书的设计和保管,建立本机构的协议书体系.

    作者:林云涛;姜柏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心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合并横纹肌溶解症1例的护理

    对1例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合并横纹肌溶解症的老年患者,通过碱化尿液,强心、扩管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症状缓解,转科行进一步治疗.提出在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重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药物护理、皮肤护理及各种诱因的预防是患者顺利好转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春燕;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探讨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为临床医护操作实践和带教提供参考;方法:仔细分析操作过程每一步骤,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具体操作的每一步都有细节决定着成败;结论: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许艳;周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4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继发再出血的临床观察及预防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脑血管病继发再出血的先兆表现、发生时间及诱发因素,提出预防再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3例再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和统计.结论:积极去除诱发因素、加强心理护理、合理饮食、保持排便通畅、严格限制活动等可有效预防和中止再出血.

    作者:黄艳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稻草灸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民间稻草灸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稻草灸法)与对照组(艾灸法)各30例,依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总有效率93.3%,参照组治愈率16.7%,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稻草灸法在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中疗效显著优于艾灸法.

    作者:李邦权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女孩腹股沟斜疝比较

    目的:介绍腹腔镜治疗女孩复发性斜疝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腹腔镜、自制的带线缝针和体外缝合体外打结技术为42例女孩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总结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简单、快捷、损伤小、疤痕细微,比传统的高位结扎术优越.

    作者:周亮;李炳;陈卫兵;王寿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2例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较为多见,常为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所引起,而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多[1],笔者从1993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62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罗源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探讨

    目的:探讨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诊断与治疗流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0例院前急救及36例家属自行送院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经验总结,探讨我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40例院前急救患者,现场死亡1例(2.5%),39例(97.5%)经院前有效急救后,迅速入医院治疗,其中7例(17.5%)治愈,32例(80.0%)好转.36例家属自行送院急救患者,5例(13.9%)经急救无效后死亡,其余入院治疗有4例(11.1%)治愈,27例(75.0%)好转.分别对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提高治愈率和愈后生活质量.

    作者:周伟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我国剖宫产的现状

    目的分析我国医院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构成,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过高的剖宫产率尤其是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官产的比例势在必行.

    作者:顾霞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小儿心脏手术麻醉期间空气混合氧(Fi020.5)改善气体交换

    目的:100%O2常规用于麻醉前预先吸氧和麻醉诱导.吸高氧浓度更快地发生肺不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全麻期间损害肺气体交换.我们用气管插管后0.5 FiO2混合空气和100%O2的通气效果,评价损害气体交换的发展过程.方法:102名年龄1月~15岁,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手术病人,均100%O2麻醉前预先吸氧3min和(麻醉诱导时)面罩通气2min,接下来气管插管.这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9例0.5FIO2和空气混合通气,Ⅱ组53例100%O2通气.分别于预先吸氧前和气管插管后30min、入ICU、拔管后30min、术后前三天做动脉血气分析,做记录接着计算PaO2/FiO2比值.结果用t检验和单相方差分析.P值<或=0.05结果相差显著.结果:PCO2值入ICU(C)时CO2交换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aO2术后在入ICU(C)60%FiO2、拔管后30min(D)1.5L/min FIO2面罩吸氧两个时间点动脉血氧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aO2/FiO2值在插管后30min(B)、入ICU(C)60%FiO2、拔管后30min(D)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值<0.03).结论: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手术患儿全麻时,0.5 FiO2混合空气通气较100%O2通气能够显著的改善肺的气体交换功能.

    作者:鞠吉峰;裴建民;乔彬;吴莉莉;蒋怡燕;徐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同期住院产妇的0.41%,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5.3%,孕产妇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3.03%,围生儿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6.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早期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对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爱美;韩春蕾;于春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全自动生物组织脱水机的应用体会及常见故障

    本文介绍了使用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的体会,总结了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以及设备保养的要求.

    作者:李淑莲;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阐述腹腔镜下进行泌尿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2010年我院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进行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密切注意引流液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引起并发症的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论:通过护士的悉心照料,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石喆;姜晓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心理干预

    血液透析(HD)是尿毒症患者的不完全性肾替代疗法,它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存机会.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透析阶段称为血液透析的诱导期[1].由于治疗方式的改变,这段时期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大多数患者在此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紧张情绪,为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了解掌握有关的血液透析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顺利进入维持性血透,我院从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28例诱导期HD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效果切实可见.

    作者:刘妹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导管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与效果

    目地:探讨导管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组建三级导管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建立导管标识、制定有效的导管滑脱管理流程及导管滑脱报告制度.结果:提高护理人员对导管护理安全的认识,快速识别各种管道,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结论:实施导管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有效地方法,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李云霞;詹嘉莹;全金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防治研究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对其中4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前即开始应用米非司酮50mg bid,MTX50mg单次肌注,然后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取出妊娠物后,术后继续应用米非司酮50mg bid(研究组);另59例单纯施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无1例PEP发生,对照组有2例PEP发生,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和MTX可以即时杀胚,使异位妊娠病灶与输卵管腔壁有效分离;术后继续应用米非司酮可以杀灭可能存在的残余病灶,对手术起到有益补充;此法能成功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PEP的发生,避免了术前因为警惕PEP发生而对病例进行筛查,扩大了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云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和消炎镇痛膏治疗,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86.00%,对照组为64.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总积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及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起效快,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启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研究新进展

    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作者:陈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