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经选读》教学方法初探

马会霞;包巨太;吴范武

关键词:内经选读, 教学方法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制定融合学习法、五部教学法(学生上讲台-教师专家讲座-抽象内容观摩-深化技能练习-思辨研究意识)、增强思辨注重实践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罕见全身弥漫性多形性药疹患者的护理

    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趋广泛,伴随着各类药物反应的明显增多,因此用药后的细致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全身弥漫性多形性药疹,是药疹中较为严重的类型,本病较少见,担病情危重,护理难度较大.我科于2004年8月11日收治一名肺部感染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后,出现全身弥漫性多形性药疹.后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丁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汪凤琼;戴琼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突发事件一体化紧急医疗救援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一体化救援模式在突发事件救治作用.方法:建立指挥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制订突发事件救援预案、急救工作手册[1],建设城乡大急救网络.结果:在柳州市区域近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救援中,市急救指挥中心响应迅速,现场处置及时,伤员快速安全转运,院内专科治疗及时、有效.结论:急救一体化紧急救援模式可有效、快捷地抢救生命,迅速安全转运,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黄惠萍;李伟强;林卫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VSD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VSD组20例和常规换药治疗组20例,观察和比较二者疗效.结果:常规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61d,VSD组平均为17d,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VSD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清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作者:张亚峰;马文龙;刘锋卫;王新卫;郭建刚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正畸治疗在连续多牙位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连续多位牙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可行性.方法:所有10个病例采用义齿修复前通过正畸手段向缺隙中央方向移动缺隙两端的天然牙,使连续多牙位缺失变为间隔缺失后,再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同时获得美观和功能上的恢复,基牙和修复体均稳定,病人满意.结论:正畸治疗在连续多牙位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黄健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控制性降压在鼻咽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对鼻咽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复苏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手术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控制性降压手术,对照组常规手术,分别观察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复苏时间.结果:实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复苏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部手术采用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手术和复苏时间.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LC-DCP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镇定加压钢板(LC-D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6月,应用小切口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观察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中出血量30-90ml,平均65ml,手术时间40~60分钟,平均55分钟.术后第二天可不负重下地活动.经过6个月~24个月,平均14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13月平均7月,术后未出现原发疾病加重和新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LC-DCP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冯志永;宓士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外阴癌个性化治疗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外阴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例外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外阴局部广泛切除2例,一例存活至今,另一例24个月后转移死亡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3例,2例尚存活,1例48个月复发死亡.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存活18个月后复发死亡.外阴肿物单纯切除1例,40个月后死亡.拒绝治疗者3例,分别于21月、30月、31月死亡.结论:外阴癌应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是外阴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淑华;薄乃秀;边俊霞;戴琪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小儿唇腭裂手术静脉与吸入麻醉比较

    目的:小儿唇腭裂手术静脉与吸入麻醉比较.方法:对310例唇腭裂患儿随即分为两组.静脉麻醉组(J组)异丙酚2~3mg/kg,芬太尼3~4ug/kg,万可松0.1mg/kg诱导,异丙酚微量泵静注4~10mg/kg/h,芬太尼诱导剂量的1/3~1/2每小时静注维持.吸入麻醉组(X组),面罩吸入氧气4~5L/min,同时吸入七氟烷,每呼吸2~3次,增加1.5~7%,直至睫毛反射消失,继续辅助呼吸2~3次,开放静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2mg/kg,异丙酚1.5~2.5mg/kg,继续辅助通气1分钟,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七氟烷降至2~4%,体重小于10kg,气流量2L/min,10~35kg,气流量3.5 L/min,40kg以上者气流量100ml/kg/min.结果:术后清醒时间,X组较J组时间短;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偶有呕吐,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吸入麻醉清醒时间短.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佳健康教育方式.方法:按照随机法将16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按健康教育安排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自制阻塞性肺病健康教育知识答卷1份,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1份.结果:经统计学显示,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安排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希望大家推广应用.

    作者:胡天霞;李宝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6例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张国锐;刘翠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彩超对Ⅱ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75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在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中价值.方法:对75例糖尿病人的下肢血管的二维超声表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流速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其中41例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单纯内中膜增厚11例,单纯斑块形成的12例,二者兼有的13例,闭塞5例.结论:彩超在观测糖尿病 血管病变及狭窄率测定方面简便易行,重复性强,无创伤而备受关注.

    作者:刘翠文;陶红;宋玉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的护理

    护理对提高经皮肺活检穿刺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减轻对肺活检穿刺的担忧和恐惧感,是患者积极配合检查的前提;术中的心理护理和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是穿刺成功的前提;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作者:陈瑛;蒲海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三联术治疗小眼球小睑裂畸形

    目的:探讨小眼球小睑裂畸形的手术整形方法.方法:对14例小眼球小睑裂畸形患者采用外眦开大成形、Medpor义眼台植入、结膜囊成形三联手术,一次手术成形.结果:随访一年,睑裂宽度增加5mm,结膜囊宽敞,义眼配戴满意,术后外观明显改善.结论:对小睑裂畸形的患者运用三联术,术式简单,整形效果满意.

    作者:罗红;戴汉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42例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在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的心源性休克患者42例,运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2例患者经严密监测及抢救治疗,成功38例,死亡4例,成功率90.45%.结论:严密监测和及时、正确的药物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关键.

    作者:莫丕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静脉留置针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对于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保证病人得到合理用药.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少了化疗病人多次穿刺的痛苦和发生感染的危险.留置针一次穿刺可以保留5~7天甚至更长,不需要每天进行穿刺,只要将输液器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即可;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软针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随血管走行而变化,不影响躯体运动,有利于病人的活动及搬动;静脉留置针套管对血管刺激小,减少了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对化疗病人的周围浅静脉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立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有效干预降低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医院感染工作中,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各种锐利器具.如处理不当,将导致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作为专职从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成为了医院工勤人员中感染机率较高的人群.因此,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对潜在危险因素的认知度,才能保证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自身安全.

    作者:郝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眼科单眼手术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目的:提高护士对眼科单眼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降低眼科手术患者跌倒发生率,加强对患者住院安全管理.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2例,观察组无跌倒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提高了医患家属参与安全防范的意识及主动性,从而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作者:郭红梅;刘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金片联合3DLOZA/18DL0Z方案抗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金片联合3DL0ZA/18DLOZ方案抗痨,对照组仅给予3DL0ZA/18DLOZ方案抗痨.两组均给予甘草酸二胺胶囊保肝治疗.观察患者痰菌阴转率、肺CT变化、肝功损伤情况.结果:从痰菌阴转率、肺CT变化、肝功损伤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金片联合3DLOZA/18DLOZ方案抗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轻肝脏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远;李淑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伢碘微创凝肢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门诊龋齿患儿确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伢碘治疗组(50例)和传统治疗组(50例),伢碘治疗组给与伢碘微创技术的治疗,创痛治疗组采用传统的磨牙技术治疗,两组均采FX玻璃离子充填材进行填充.在治疗之后,分别记录两组的治疗操作时间、患儿的疼痛程度、伢碘凝胶气味的接受率;随访6个月后,记录患儿填充律的脱落率、继发龋齿的发生率、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人数、性别、龋齿的龋坏深度和龋坏面积、龋洞开口大小经过统计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伢碘治疗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操作时间分别为7.6±2.1分钟、7.3±2.2分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5);伢碘治疗组的较传统治疗组的疼痛轻微,有统计学意义(x2=6.31,P<0.05);95%的伢碘微创治疗者可以接受雅典凝胶的气味;随访6个月后,患儿填充体的脱落率两组均为0%;伢碘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继发龋齿的发生率为别为5%、10%,差异有显著性(x2=8.73,P<0.05);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都为1%.结论伢碘微创凝胶治疗儿童龋齿是一种有效、创伤较小、不良反应较少的新型龋齿治疗技术,患儿疼痛减少、凝胶气味能被患者接受,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继发龋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宝怡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近端输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近端输卵管阻塞病人采用中药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疗法的临床疗效,得出该类型不孕症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受孕人数、宫外孕人数和不孕患者DSHSG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300例不孕症患者:中药治疗组受孕30人、选择性再通组受孕41人、中西医联合疗法受孕62人.结论:此类患者使用该中西医联合疗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彬;赵永辰;李萍;李会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