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梅
目的:探计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甲状腺受检者43200人,男女各半,行触诊、彩超检查,发现问题者进一步行CT、ECT、化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结果:甲状腺微小癌7例,直径大0.95cm,小0.43cm,其中2例原发癌,5例分别并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和桥本氏病.触诊发现1例,彩超7例.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蒋伟;郑星;金俊杰;曹远征;陈秀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室息临床发生原因,对可能造成产后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作出判断,方法总结2003.1~2011.3间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123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窘迫窒息率高,早产、过期产次之;出生体重、孕周、滞产产程延长等因素增加新生儿窒息率.结论:做好孕期保健、产前检查、B超检查脐带、羊水、胎方位情况、严密观察产程、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及人口素质.
作者:窦巍;宁荣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心药房冲帐单及退药系统对病区药房2009-2010年科室退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事件400例,主要退药原固有节假日出院、医嘱变更等.结论:对建立规章制度与落实提高医师、护师与药师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加以重视是减少我院退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秋玉;潘书权;徐春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制定融合学习法、五部教学法(学生上讲台-教师专家讲座-抽象内容观摩-深化技能练习-思辨研究意识)、增强思辨注重实践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马会霞;包巨太;吴范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方法:①对92例可疑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筛选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例,观察脑血流次序变化;②对诊断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屏气实验,计算屏气指数(BHI),评价其脑血流储备能力.结果:①92例患者经TCD检查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27例,总检出率29.35%;②患侧MC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健侧MCA、同侧ACA、PCA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并且患侧MCA的搏动指数与健侧MCA、同侧ACA、PCA相比较比较显著升高(P<0.01);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③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屏气指数及各组间屏气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下降,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并且出现明显的脑血流储备降低.
作者:孟珊珊;刘洪文;贾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镜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分析基层医院内镜室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基层医院存在安全意识培训,医院感染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个人防护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结论:建立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培训,重视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作者:韦凤春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 了解我市某中学在校生结核病发病基本情况,针对学校结核病疫情,提出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 对结核病患者所在年级学生进行X线胸透检查和结核菌素(以下简称PPD)试验,对PPD试验强阳性者拍X线胸片,异常者进一步做痰涂片等相关检查,并进行后续治疗与管理.胸片未见异常者建议预防性药物治疗.结果 该年级学生共569人全部参加胸透,查出活动性肺结核4例.有534名学生接受PPD试验,呈强阳性反应50人,强阳率9.36%;经胸片检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例.5例患者中痰涂片阳性1例.结论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一旦有结核病患者连续出现,就要警惕有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存在.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疫情在校园内扩散.
作者:丁科亮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症及改善母儿预后的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产科分娩的50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产检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未检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总发生率高于产检组(P<0.05);产检组中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其早产和剖宫产率的发病率均高于未产检组(P<0.05),但产后出血、FGR、围生儿死亡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未检组(P<0.05).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做到定期监测、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对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母婴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爱美;于春华;韩春蕾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在缬沙坦和美托洛尔药物干预后的改变.方法:对63例DCM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室结构、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未应用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组患者表现为左房、左室轻度扩大,心肌回声异常且增厚,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降低,且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评价DCM舒张功能的主要诊断手段,在使用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干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苏光;张向民;李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从2009年1月份开始,我院从改善门诊输液室环境,改善服务流程,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供优质服务、管理、宣教等措施使病人满意度从97.2%上升到99.3%.
作者:魏艳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唇腭裂患者,ASA Ⅰ级,年龄6个月至12岁,随机分成两组(n=20):S组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SR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患儿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并观察有无术后躁动等.结果:SR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于S组(p<0.05),SR组插管时间短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较单纯使用七氟醚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作者:彭慧;钱燕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纠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护理缺陷也是导致纠纷的一大隐患,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护理缺陷降到低限度,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常见的护理缺陷作以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回顾性地分析了我科34例机械通气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长短、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措施、抗生素是否规范使用等等密切相关.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消毒、隔离、呼吸道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素可有效防范机械通气患者MRSA感杂.
作者:黄燕;鲁巧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复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7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均行空气灌肠复位术,41位复位成功,术后严密观察,出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结论:肠套叠患儿早期诊断明确,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黄瑞玉;杨文婷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我国医院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构成,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过高的剖宫产率尤其是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官产的比例势在必行.
作者:顾霞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对病人疾病护理过程及观察的真实记录,也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医方举证的重要资料之一,本文对护理文书记录中存在易引起医疗纠纷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确保了护理文书的质量,对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淑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120-CCU急救模式在基层医院开展静脉溶栓及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开展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及中西医结合治疗STEMI以来,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12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STEMI患者126例,其中106例溶栓成功,再通率84.1%,其中发病<3 h,再通率90.91%,发病3~6 h,再通率76.67%.结论120急救中心-CCU联合尽早进行静脉溶栓结合中药制剂治疗STEMI能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降低死亡率,使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得到救治.
作者:冯晓云;王继青;孔令军;宗文仓 刊期: 2011年第z3期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泡以及大片表皮松解、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偶见于成人.儿童病死率3%-4%,新生儿的病死率更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上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措施.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该类新生儿患儿13例,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偏头痛以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正常、无阳性体征为特征,一般认为无脑器质性障碍.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发现,偏头痛患者脑深部、室周及桥脑白质高信号的发生率高[1],一些脑器质性疾病如CADASIL等也以偏头痛为临床表现之一,先兆偏头痛已作为年青卒中危险因素,因此,近年来偏头痛的脑功能受到关注,本文介绍有关认知功能研究情况.
作者:赵弘轶;黄流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20 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856例碘过敏试验阴性者3827例,阳性者29例,其中2例过敏试验阴性患者在注射全量造影剂后发生严重的休克、昏迷反应,经积极抢救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扫描前要认真按常规做好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章爱华;姚世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