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目的:阐述腹腔镜下进行泌尿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2010年我院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进行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密切注意引流液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引起并发症的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论:通过护士的悉心照料,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石喆;姜晓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PPH术治疗痔疮的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采用PPH术治疗89例痔疮患者,对每位患者进行手术前心理干预,做好健康教育,彻底清洁肠道;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刀口处疼痛、出血情况,并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术后无感染、水肿、出血,平均住院5~7天,痊愈出院.结论:PPH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刘丹;汤素琼;胡芬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7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接受过现代康复治疗的为康复一组(59例)、未进行康复治疗的为康复二组(59例)、在我院接受过康复治疗而后遗症期出院回家自行康复锻炼的患者做对照组(56例).康复一组、康复二组采用现代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对照组出院回家自行康复锻炼.对3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V0)、入选第1月末(V1)、入选第3月末(V2)和入选第6月末(V3)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thel指数(BI)评分.结果: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BI)评分,V1康复二组较V.增加(P<0.01);V2康复一组较V.增加(P<0.05),康复二组较V1增加(P<0.01);v3康复一组与康复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评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早期未得到康复治疗的患者.
作者:阳初玉;陈秀琼;吕泽平;庞国防;徐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是护士操作频率较高的一项技术,也是反映护士业务技术熟练程度的一项直观的指标,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输注抢救药物,此时护士的一针穿刺成功与否,对抢救患者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10年3月起,在考核护士的静脉输液时,把血管穿刺的难易程度纳入评分标准,以综合反映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龙羽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养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链脲佐菌素(STZ)加脂肪乳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T2腹腔注射加脂肪乳灌胃诱导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养麦花叶总黄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结果:养麦花叶总黄酮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脏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结论:TFBFL降低链脲佐菌素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作者:何玉惠;张宝琴;王艾英;贾洪娟;王希柱;宋巧凤;周文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0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行CT导向血肿抽吸术,分析其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生存110例,生存率84.3%;死亡17例,占15.7%.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实用等优点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作者:田力;邹晓媚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医院感染工作中,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各种锐利器具.如处理不当,将导致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作为专职从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成为了医院工勤人员中感染机率较高的人群.因此,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对潜在危险因素的认知度,才能保证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自身安全.
作者:郝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本文概括了鼻槁的病因,外邪风、燥、毒,与肺、脾、心、肝、肾五脏亏损的关系,首次提出了鼻槁与五脏皆有关的论述,并强调了中医加现代医学内镜下清洗的治疗方法,并着重对中医的辨证论治及方药.
作者:苏道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案.结果:8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好转出院75例,死亡10例(其中5例为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后经随访确定已死亡).结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控制血糖和心衰,做好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理能力,对患者战胜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燕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及时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3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行手术治疗34例,手术效果满意,治愈34例.在严密监测、动态观察下非手术治疗2例,治愈2例.自动出院1例,另有1例转院治疗.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手术仍是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去除病灶、快速、有效、安全为原则,关键是根据疾病特点,早期确诊、及时处理并存疾病、把握手术时机.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全面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临床上应依据病情,迅速、果断,避免延误,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卢小冬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头痛症状缓解及病情转归情况.方法:73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病例给予脱水降颅压、镇痛、防止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头痛缓解情况比较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用于治疗SAH后头痛和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住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一名主责护士,专门负责该产妇的各阶段健康教育及治疗护理工作,使健康教育贯穿生产的始终.结果:通过各阶段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掌握了新生儿的护理技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在产科实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了产妇及家属对产科护理相关知识的需求,顺应当今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莉;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总结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9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优良率达93.6%.
作者:罗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80例早产儿完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另选40名正常足月儿作为正常对照.干预组由医务人员和家长配合,根据鲍秀兰教授主编<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和指导.未干预组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保健指导.由专人对三组婴儿定期随访,并于4个月时对这些婴儿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早产儿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发育商元明显差异(P>0.05),且这两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早产儿未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智能发育.
作者:陈素哲;胡小娟;陈志诚;乔玲;王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发糖耐量低减患者(IGT)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确诊的冠心病伴发糖耐量低减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干预组和护理干预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一月和三个月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依从性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伴发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陈艳丽;何玉惠;刘彩虹;周文华;沈丹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初步探讨改造的组合式DR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自愿50例病人用GEXQ/II型DR和MULTIX型(西门子)X线机+Carestream DRX-1 System的组合式DR进行胸部正侧摄片检查.对比两组图像在PACS系统顺利传送与存储、照片质量及诊断结果.结果两组图像同样全部能在PACS系统顺利传送和存储;DR片甲片率100%、改造的组合式DR片甲片率99%;两组的诊断结果一致.结论改造的组合式DR具有DR同样的功能,所以改造的组合式DR同样能应用于医疗临床的检查.
作者:罗焕江;龙腾河;赵海波;廖明壮;陈鹏;廖荣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诺顿评估表的作用及实用性.方法:对我科68例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对筛查为高风险者采取针对性预防和个体化护理.结果2例患者发生Ⅱ期压疮,经过精心的护理,疮面结痴、愈合.结论:诺顿评估表的制作和应用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将难免转变为可避免发生,同时也是压疮快速康复的前提保证.
作者:陈洁;张惠芳;彭秀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动力髋螺钉(DHS)及Gamma钉三种治疗方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方法: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符合Evars分型Ⅲ、Ⅳ型的11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47例,动力髋螺钉(DHS)19例,Gamma钉42例.结果:EvansⅢ、Ⅳ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与骨折粉碎程度、稳定性及骨质疏松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对于粉碎性、不稳定性患者Gamma钉疗效明显优于DHS,不应首选DHS.同时粉碎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全髋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汤金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腹直肌肌皮瓣在修复胸壁缺损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4月-2010年5月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胸壁热压伤、胸壁肿瘤患者,采用单蒂腹直肌肌皮瓣移植修复13例.结果:13例腹直肌肌瓣移植病例中,1例皮瓣边缘皮肤青紫出现水泡,1例皮瓣远端皮肤约0.8cm*2.5cm坏死,2例腹部切口有轻度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后治愈,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随访0.5-2年,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修复满意.结论:腹直肌肌皮瓣血运可靠,是修复胸壁严重缺损的理想选择,是一种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姚明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心脏瓣膜机械瓣置换术后,因为人造瓣膜作为异物置入心脏,易形成血栓引起栓塞,需要掌握适当的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巩固术后疗效与病人安全的保证.我科通过对<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发现合适的抗凝治疗,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长虹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