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莲
血液透析(HD)是尿毒症患者的不完全性肾替代疗法,它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存机会.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透析阶段称为血液透析的诱导期[1].由于治疗方式的改变,这段时期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大多数患者在此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紧张情绪,为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了解掌握有关的血液透析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顺利进入维持性血透,我院从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28例诱导期HD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效果切实可见.
作者:刘妹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在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质量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中,应用质量目标管理,加强调查表的导向作用,注重真实满意度的收集,强化医患沟通,持续质量改进、提升服务品质,营造更为让病人接受的文化氛围,赋以质量管理更加丰富的内涵.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作者:顾一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194例患者,给予心理、术前、术后护理及适当体位、饮食、功能锻炼的护理等.结果: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手术成功率,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为78.9%.结论:充分发挥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翠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方法.方法: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实施产前教育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变化.结论:采取形式多样产前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王会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领导重视,制度落实,加强管理,强化培训,制定对策和落实措施.结果:使手术感染管理达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结论:想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就必须从组织落实、完成各项监测、严格把好质量关.
作者: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病的产程情况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初产妇165例,随机分A、B、C三组,A组25例,B、C组各70例.由麻醉师予A组和B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8μg及6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A组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硬膜外腔用药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因+0.3μg/ml的舒芬太尼;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三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C组的剖宫产率比A组、B组的剖宫产率高(P<0.05);C组的缩宫素使用率比A组、B组的低(P<0.05);三组的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和器械助产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认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以舒芬太尼为主要药物的腰硬联合阻滞这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具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作者:卢觉英;周朝明;宋庆华;覃廷华;骆永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放疗与化疗以何种方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食管癌病例67例,随机分为同步组和序贯组.同步治疗组放疗开始给予多西他赛60~80mg/m2静滴d1,顺铂25-30mg/m2静滴d1-3,放疗期间间隔21天重复一次化疗.序贯治疗组:给予多西他赛60~80mg/m2静滴d1,顺铂25-30mg/m2静滴d1-3,化疗间歇期行根治性放疗.结果:同步和序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7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x癌的有效率高于序贯治疗组,不良反应两组相近.
作者:贾兴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伢碘微创凝肢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门诊龋齿患儿确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伢碘治疗组(50例)和传统治疗组(50例),伢碘治疗组给与伢碘微创技术的治疗,创痛治疗组采用传统的磨牙技术治疗,两组均采FX玻璃离子充填材进行填充.在治疗之后,分别记录两组的治疗操作时间、患儿的疼痛程度、伢碘凝胶气味的接受率;随访6个月后,记录患儿填充律的脱落率、继发龋齿的发生率、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人数、性别、龋齿的龋坏深度和龋坏面积、龋洞开口大小经过统计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伢碘治疗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操作时间分别为7.6±2.1分钟、7.3±2.2分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5);伢碘治疗组的较传统治疗组的疼痛轻微,有统计学意义(x2=6.31,P<0.05);95%的伢碘微创治疗者可以接受雅典凝胶的气味;随访6个月后,患儿填充体的脱落率两组均为0%;伢碘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继发龋齿的发生率为别为5%、10%,差异有显著性(x2=8.73,P<0.05);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都为1%.结论伢碘微创凝胶治疗儿童龋齿是一种有效、创伤较小、不良反应较少的新型龋齿治疗技术,患儿疼痛减少、凝胶气味能被患者接受,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继发龋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宝怡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为临床带教提供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实习效果.方法:通过收集2008年-2010年132名护理专业学生在我院实习时的出科考核记录、护生出科感想、师生座谈会记录,分析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纠正措施.结论:处理好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对提高护生护生实习效果、加强固定专业思想、提高职业自信心都将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王小革;郝秀凤;蔡秀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细菌的耐药性.由于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药耐药性.
作者:艾德梅;刘丽;张玉芹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意义和时机、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营养补充的护理、失语训练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护理、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的现状的进展综述得出这样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各种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不失时机的尽早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管付岩;姜晶 刊期: 2011年第z3期
脑梗塞常见于老年患者,因为老年人代谢慢、腺体分泌少,容易发生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少,每2~3天一次或更长时间一次,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排便过分用力时,易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升高导致y原发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老年便秘的预防和护理在临床中尤为重要.本科自2009年3月~2011年8月共收治95例脑梗塞并发便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会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凡春玲;曹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为了在矫正乳头内陷的同时,避免切口的瘢痕,保持乳头的美观,保留乳头的感觉和哺乳功能,以20ml灭菌注射器自制成简易牵引器,用持续牵引的方法治疗乳头内陷.结果:2006年以来,本组56例乳头内陷患者,共97个乳头,持续牵引3-5个月,随访3月-1年,除2例提前取出牵引器,乳头回缩较多,效果不理想,其余乳头凸起美观自然,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持续牵引法根治乳头内陷,方法简便易行,对Ⅰ、Ⅱ、Ⅲ型乳头内陷都能治愈,牵出的乳头外形自然美观,感觉及哺乳功能良好.
作者:王敏;何劲松;吴恢升;陈伟财;王先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其中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成为研究的重点.部分患者由于一次手术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日标,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手术,具有更加独特的心理特点.由于已经有过手术经历,他们对手术室的环境相对了解、熟悉,对于环境方面的紧张感以及焦虑感较轻,他们的负性情绪大多来自于对自己病情的关心以及二次手术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从而产生焦虑、恐惧,多疑、无奈、激动、抑郁等情绪.
作者:王涛;刘淑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镇定加压钢板(LC-D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6月,应用小切口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观察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中出血量30-90ml,平均65ml,手术时间40~60分钟,平均55分钟.术后第二天可不负重下地活动.经过6个月~24个月,平均14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13月平均7月,术后未出现原发疾病加重和新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LC-DCP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冯志永;宓士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提取方法对真武汤提取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醇回流提取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时提取药物中乌头碱含量进行测定,先进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的单因素实验以确定水平范围,再利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优选提取的佳工艺,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佳工艺务件组合是乙醇浓度为9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为90min,提取次数为3次.
作者:任燕;田翰;罗春丽;孙宇章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全胃切除术后并发膈疝临床较少见,由于经胸全胃切除手术破坏了膈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也破坏了膈肌脚的括约肌作用,为术后膈疝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其发生与术后腹压增大、患者的体质,以及全胃切除术后长期进食受限,机体营养状况差,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不良有关.膈疝易引起肠梗阻,甚至肠绞窄,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发生膈疝,术前准备应快速、高效,尽早手术,必要时急诊手术.为病人早日康复赢得时间.
作者:吴瑕;刘丽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诺顿评估表的作用及实用性.方法:对我科68例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对筛查为高风险者采取针对性预防和个体化护理.结果2例患者发生Ⅱ期压疮,经过精心的护理,疮面结痴、愈合.结论:诺顿评估表的制作和应用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将难免转变为可避免发生,同时也是压疮快速康复的前提保证.
作者:陈洁;张惠芳;彭秀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因素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保证手术护理工作全方位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责任化.
作者:黄静波;沈丹萍;邱德叶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