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黄家宝;刘道庆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进行诊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术中均明确诊断,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成功51例(94.4%),中转开腹3例(5.6%),术后有4例出现腹腔积液,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微创的特点,,尤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刚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评价GE Light speed 4 CT扫描技术及重建技术在胸廓多发性骨折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92例胸部创伤患者,应用GE Light speed 4CT进行扫描及重建技术.结果:胸廓骨折83例;肺挫伤43例;肺撕裂伤13例;创伤性湿肺7例;主支气管撕裂1例;肺不张和肺萎陷;纵隔、皮下气肿3例;心包积液3例;骨折73例,其中多发肋骨骨折52例,单根肋骨骨折7例,合并胸椎骨折8例,锁骨骨折3例,肩脚骨骨折2例;外伤隔病2例,均为左侧;伴有腹部脏器损伤者21例,其中肝破裂7例,脾破裂11例,肾破裂3例,胰腺破裂1例.结论:GE Light speed4 CT扫描技术及重建技术能确诊断胸廓多发性骨折,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断、处理.
作者:韦林森;王金屏;张克池;韦东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镜室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分析基层医院内镜室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基层医院存在安全意识培训,医院感染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个人防护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结论:建立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培训,重视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作者:韦凤春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本研究针对化疗患者常见的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副作用,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215名化疗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情绪指标和总的情绪状况以及恶心呕吐反应,干预组患者比对照组改善明显.由此认为,对化疗患者实施恰当心理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
作者:南会欣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558例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钠频率高.43.32%的患者术前0.5 h用药,56.68%在切断脐带后用药.11.88%患者用了2~3种的抗菌药物.不同的用药种数及用药时机、以及一次性用药与术后持续用药之间比较,均示对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本组存在着抗菌药物选药档级偏高、术后用药时间长和联用率高等不合理情况,应予以干预.
作者:梁建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Excel对血液净化护士时间管理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和质量.方法:利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对血液净化护士时间设立工作表格,进行归类、比较、统计等量化管理.结果:Excel电子表格清晰直观的界面,便于管理者更好的掌握和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优化了护理管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了科学化管理.结论:应用Excel电子表格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同期住院产妇的0.41%,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5.3%,孕产妇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3.03%,围生儿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6.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早期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对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爱美;韩春蕾;于春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介入放射学作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的第三大诊疗体系,具有集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为一体的鲜明的学科特点,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认同.实践证明介入放射学的兴起正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内科诊疗学与外科诊疗学以崭新的内涵,同时也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护理工作也要适应介入医学的发展,从新学习,更新观念.介人手术的护理配合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随着介入事业的发展,对介入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现就经皮CT引导穿刺介入治疗肾囊肿的护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作如下介绍.
作者:易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家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00例院前急救中的患者家属在院前急救现场根据患者心理及病情对家属进行急救技能指导及心理安慰.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院前急救常识提高,减少护患纠纷,可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到达前的抢救水平.结论 院前对急救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是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一项措施,应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陆仁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与成年女性颜面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方法:对36例成年女性颜面烧伤患者采用自制家庭成员支持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抑郁、焦虑自评得分均家庭成员支持得分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依次为配偶、子女、同胞、其他成员、父母.结论:成年女性颜面烧伤患者的家庭支持来源主要是配偶、子女,特则是配偶的支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显著,必须注意调动家庭成员尤其是患者配偶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
作者:谢云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医院产后延伸服务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作用.方法:对39例艾滋病病毒(HⅣ)感染的产妇通过提供孕期保健、抗病毒治疗、产妇护理及新生儿相关处理和人工喂养等护理措施,以阻止和降低艾滋病病毒(HIV)传播路径和机会.结果:39例产妇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有效,新生儿HIV抗体检测全部阴性.结论39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产妇通过产后保健、新生儿人工喂养、药物阻断、定期HIV检测检测等产后延伸服务,有效降低和阻断了HⅣ的母婴垂直传播,达到对HIV感染孕产妇的佳管理和预防HIV母婴传播的佳效果.
作者:陈莉艳;赖静;李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治疗手段,更换静脉输液是实施这一治疗护理操作重要的一环.目前在临床静脉输液更换操作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技术上的安全隐患,而且服务对象希望得到尊重、重视、关怀、理解的心理满足度不够.因此,加强对更换静脉输液服务流程的规范和持续质量改进,从而实现静脉输液的安全,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王桂芳;尹艳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婴儿间擦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间擦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对照组用氧化锌软膏治疗.结果:第3、7、1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婴儿间擦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本文概括了鼻槁的病因,外邪风、燥、毒,与肺、脾、心、肝、肾五脏亏损的关系,首次提出了鼻槁与五脏皆有关的论述,并强调了中医加现代医学内镜下清洗的治疗方法,并着重对中医的辨证论治及方药.
作者:苏道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经验.方法: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制定创建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创建措施,于开展创建活动前及活动后三月,分别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及本科医护人员对创建示范病房的效果评价.结果:创建示范病房后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创建前明显提高,医护人员认可创建示范病房的效果.结论:创建示范病房能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方秀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克氏针加张力带固定治疗42例移位明显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92%恢复,平均时间1一3个月.有4例轻微肘内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外侧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安全.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更能有效预防肘内翻并发症.
作者:廖集海;董桂甫;陆春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伢碘微创凝肢去龋技术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门诊龋齿患儿确诊病例100例.随机分为伢碘治疗组(50例)和传统治疗组(50例),伢碘治疗组给与伢碘微创技术的治疗,创痛治疗组采用传统的磨牙技术治疗,两组均采FX玻璃离子充填材进行填充.在治疗之后,分别记录两组的治疗操作时间、患儿的疼痛程度、伢碘凝胶气味的接受率;随访6个月后,记录患儿填充律的脱落率、继发龋齿的发生率、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人数、性别、龋齿的龋坏深度和龋坏面积、龋洞开口大小经过统计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伢碘治疗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操作时间分别为7.6±2.1分钟、7.3±2.2分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5);伢碘治疗组的较传统治疗组的疼痛轻微,有统计学意义(x2=6.31,P<0.05);95%的伢碘微创治疗者可以接受雅典凝胶的气味;随访6个月后,患儿填充体的脱落率两组均为0%;伢碘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继发龋齿的发生率为别为5%、10%,差异有显著性(x2=8.73,P<0.05);牙髓炎以及根尖周炎的发生率都为1%.结论伢碘微创凝胶治疗儿童龋齿是一种有效、创伤较小、不良反应较少的新型龋齿治疗技术,患儿疼痛减少、凝胶气味能被患者接受,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继发龋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宝怡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整形美容是人类需要层次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事物,针对人们对整形美容存有疑虑和消极认识的现状,本文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分别从整形美容价值观、社会的宽容性、个人理性认识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机制四方面阐述了整形美容业的可发展性.为整形美容业今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
作者:马负蓉;潘正英;王庆;刘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男护生易发生差错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出对策,为今后男护生实习的顺利进行积累了经验.方法:通过掌握男护生较女护生的特殊的行为及心理特点,针对男护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找出导致男护生发生差错的因素:男护生的心里压力大;男护生与带教老师及患者沟通存在欠缺;男护生独立性较强;带教老师及患者存在对男护生的偏见.结果:找出对策: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帮助护生尽快熟悉环境,消除心理压力;加强护生法律法规教育;促进良好有效的沟通.男护生才能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并达到了培养目标.
作者:管付岩;姜晶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复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7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均行空气灌肠复位术,41位复位成功,术后严密观察,出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结论:肠套叠患儿早期诊断明确,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黄瑞玉;杨文婷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