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本组86例患者行规范术前、术中和术后合程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本组86例子患者中2例发生穿刺血肿外,其余全部安全立痊愈出院.结论规范化的全程护理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爱玲;高春燕;钟绒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地位.方法:分析55例使用盐酸戊乙奎醚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催吐洗胃、对症支持等治疗基础上早期及时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控制心律失常,可提高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阳;沈丽娟;王长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为深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积极有效地开展老年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方法:2009年1月至6月对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保健中心二区住院的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总计80例).血压控制不良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找出对策.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控制不良与服药的依从性、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患者的文化层次、控制体重、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多脏器疾病及医源性问题有关.对发现的上述问题给予相应护理对策,以便更好控制血压.
作者:苏改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是当前治疗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舒适卧位护理是保证静脉输液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护患双方共同协同合作,提高输液成功率.
作者:王万瑾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动力髋螺钉(DHS)及Gamma钉三种治疗方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方法: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符合Evars分型Ⅲ、Ⅳ型的11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47例,动力髋螺钉(DHS)19例,Gamma钉42例.结果:EvansⅢ、Ⅳ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与骨折粉碎程度、稳定性及骨质疏松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对于粉碎性、不稳定性患者Gamma钉疗效明显优于DHS,不应首选DHS.同时粉碎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全髋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汤金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与围产儿低体重的关系,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并分娩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新生儿资料与正常妊娠组600例产妇新产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与产妇健康情况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120例中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病情进展时酌情采取措施终止妊娠,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低体重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
作者:陈桂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个阶段康复操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60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操训练,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30例,优15例,良:8例,可:6例,差1例.常规组:优2例,良:10例,可:16例,差4例.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坚持康复操训练的病人比常规病人明显恢复好,
作者:劳丹梅;兰天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因素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保证手术护理工作全方位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责任化.
作者:黄静波;沈丹萍;邱德叶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0例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痴呆病人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热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与亲属照料者、同室病人发生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引起不良后果.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分级护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重视饮食及用药的护理以及加强照料者及同室病友对者年痴呆病人的认识等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真芳;吴敏;瞿广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领导重视,制度落实,加强管理,强化培训,制定对策和落实措施.结果:使手术感染管理达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结论:想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就必须从组织落实、完成各项监测、严格把好质量关.
作者: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临床上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758例心内科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结果:758例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均取得了成功,留管时间3~6d,平均4.5d.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对心内科患者是有效的护理方法.临床上要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选择富有弹性、走行较直、局部皮肤无炎症、直径为3~4mm的中等血管进行穿刺,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加强无菌操作和应用碘伏消毒可降低局部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正确封管可延长留置时间.
作者:褚伟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术中佳配合方案方法: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接受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0),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配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医生满意,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经团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是治疗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艾鸿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配合(FOB)救治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慢性呼衰的患者通过纤支镜行气管内置管供氧、吸痰和支气管肺灌洗,并应用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技术,检测术前、术中、术后24小时动脉血氧指标[1],同时护理人员加强术前宣,术中配合和术后严密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有3例进行了两次气管内供氧和支气管肺灌洗,其余行1次治疗.术后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咳嗽、咳疾、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及术后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救治慢性呼衰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梅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介入放射学作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的第三大诊疗体系,具有集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为一体的鲜明的学科特点,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认同.实践证明介入放射学的兴起正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内科诊疗学与外科诊疗学以崭新的内涵,同时也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护理工作也要适应介入医学的发展,从新学习,更新观念.介人手术的护理配合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随着介入事业的发展,对介入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现就经皮CT引导穿刺介入治疗肾囊肿的护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作如下介绍.
作者:易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降糖疗效及疼痛程度.方法:选择2008年1月-12月确诊为糖尿病无急性并发症及重要器官病变,需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进行腹部皮下胰岛素注射(以脐中心周围5cm处采用垂直或45°角进针),注射100例次作为观察组,50例进行上臂外侧皮下注射胰岛素(在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进针)注射100例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降糖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并可以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刘志红;陈丽丽;吴明秀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索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COPD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荆林;刘万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构建<口腔修复学精品课>是高职高专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措施.目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制定专业实用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仿真临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方法:由于<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工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彻底打破教学常规,融教、学、做为一体,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把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主要做法是以技能示教为指导,以技能实训为中心,以技能考核为手段,以顶岗就业为目的.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口腔修复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毕业生的上岗和就业.
作者:刘建东;刘曼丽;方兆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医院内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着严格的工作顺序的、有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对84例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实施CNP,效果较好,现报导如下.
作者:彭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采用滋水清肝饮合大黄蛰虫丸治疗慢性乙肝30例,无明显毒副作用,显效8例,占26.66%,有效16例,占53.33%,无效6例,占20%.总有效率80%.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20 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856例碘过敏试验阴性者3827例,阳性者29例,其中2例过敏试验阴性患者在注射全量造影剂后发生严重的休克、昏迷反应,经积极抢救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扫描前要认真按常规做好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章爱华;姚世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