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目的:探讨老年(>60岁)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2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7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无严重心肺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熟练手术技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王俊祥;王志锋;高华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作者:陈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PICC置管后通过超声定期检测血管提高Ⅰ级血栓的检出率.方法:实验组768例病人,置管后应用超声定期检测血管并随访;对照组386例病人,待病人主诉局部不适或出现阳性体征后再行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经超声证实18例发生血栓,16例出现Ⅰ级血栓及时采取措施后来再发展;2例出现Ⅱ级血栓拔管.实验组386例病人,9例发生Ⅲ级以上血栓,5例拔管.结论:PICC置管后定期超声检测血管提高Ⅰ级血栓的检出率,防治血栓的进展,降低拔管和溶栓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霞;张璐;赵晓玉;麻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诊救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现行诊疗、护理常规,制订急诊救治急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102例急诊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急诊救治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依据设制临床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结果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急救自救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显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推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救治、护理急危重急诊患者,可有效提高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及综合医院的护理急救能力.
作者:李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提高护理质量,总结护理体会如下.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96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尿量度孕妇的自觉症状的观察,发生子痫时控制子痫、纠正缺氧、纠正酸中毒、控制血压等处理,这些产妇均治愈.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有效治疗和抢救生命的关键,但科学的护理措施是达到治疗目的的重要途径.
作者:文莉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新护士的大量引进,低年资护士在临床一线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手术室又是全院工作量大、且为高风险科室,如何保证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护士能级管理模式根据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趋势.我院手术室自2004年1月始全面实施护士能级管理模式,按照护士的技术职称、工作年限、护士的工作能力及工作职责等因素,将护士划分成不同的专业组,实施能级对应的排班、排台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淑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在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质量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中,应用质量目标管理,加强调查表的导向作用,注重真实满意度的收集,强化医患沟通,持续质量改进、提升服务品质,营造更为让病人接受的文化氛围,赋以质量管理更加丰富的内涵.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作者:顾一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外用维A酸的效果,分析CO2点阵激光的治疗优势与不足.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皮肤光老化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使用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外用维A酸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的改善情况.评价和对比两种方法的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CO2点阵激光及外用维A酸处理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43.33%,同时,处理额部和眼周部皱纹的总体有效率为70%和58.33%,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接受维A酸药物治疗的患者.CO2点阵激光发生不良反应为10%左右,通过冷敷处理可完全恢复正常.结论:CO2点阵激光能安全有效处理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皮肤干纹和松弛,优于外用维A酸治疗.
作者:陈启文;路水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期性出发提出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在医院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了探索,并对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提出了对策.
作者:王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人鼻咽腔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放疗可使鼻咽部的癌瘤缩小、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直至根治的目的[1].但是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较高,放射面积较大,因此也比较容易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鼻咽癌放疗过程中一些正常的鼻咽粘膜上皮细胞会产生坏死,脱落,并形成创面,严重影响肿瘤放疗的敏感性,因此做好鼻咽癌病人鼻咽腔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过氧化氢联合温热生理盐水鼻咽冲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潜伏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2月住院时才确诊为妊娠合并潜伏梅毒的10例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分娩足月儿8例,早产儿2例,其中1例早产儿因重度窒息合并吸入性肺炎家属放弃治疗死亡;所分娩的10例新生儿出生后均经脐血血清学检查,即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测结果全为阳性,均系先天性梅毒.结论:妊娠合并潜伏梅毒对胎儿或新生儿有较大的危险,必须重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并应加强母婴护理,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
作者:常学江;邵卫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PPH术治疗痔疮的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采用PPH术治疗89例痔疮患者,对每位患者进行手术前心理干预,做好健康教育,彻底清洁肠道;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刀口处疼痛、出血情况,并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中肠道清洁,术后无感染、水肿、出血,平均住院5~7天,痊愈出院.结论:PPH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刘丹;汤素琼;胡芬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口腔科夜间急诊特点,为该地区口腔急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至2010年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夜间口腔急诊病人分类后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口腔夜间急诊以炎症和创伤为多,且主要分布于高寒冬季.结论:西藏拉萨地区因其特殊气候及经济发展条件,口腔科夜间急诊特点与内地有异,急诊医生应结合高原特点开展救治,同时应当承担口腔卫生宣教责任.
作者:王栋明;田自锋;周志斐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3月应用切开复位镇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26例.结果 26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25例,不愈合钢板断裂1例.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
作者:孙瑞龙;宓士军;陆明遥;苏立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婴儿间擦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间擦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对照组用氧化锌软膏治疗.结果:第3、7、1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婴儿间擦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0月19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568例,医院感染率为4.58%,例次感染率5.28%,感染科室以ICU高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12%.一联用药占72.04%,二联用药占23.66%,三联用药占4.30%.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王洪芹;王金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6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w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0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作者:邹国红;甘建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对住院患者按照人文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实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三满意工程.
作者:王希芹;赵美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148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48例ADR中,涉及药物67种,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免疫抑制剂及维生素类药物,循环系统用药等;抗感染药以头孢菌素类药物ADR发生率居首位;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首,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9例.结论:在临床药品使用过程中,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宣传,重视对临床表现隐匿的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荣兵;刘金守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外阴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例外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外阴局部广泛切除2例,一例存活至今,另一例24个月后转移死亡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3例,2例尚存活,1例48个月复发死亡.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存活18个月后复发死亡.外阴肿物单纯切除1例,40个月后死亡.拒绝治疗者3例,分别于21月、30月、31月死亡.结论:外阴癌应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是外阴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淑华;薄乃秀;边俊霞;戴琪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