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能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刘淑菊

关键词:能级管理, 手术室管理, 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新护士的大量引进,低年资护士在临床一线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手术室又是全院工作量大、且为高风险科室,如何保证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护士能级管理模式根据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趋势.我院手术室自2004年1月始全面实施护士能级管理模式,按照护士的技术职称、工作年限、护士的工作能力及工作职责等因素,将护士划分成不同的专业组,实施能级对应的排班、排台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瓣移植在手外伤应用的进展

    日常生活中手外伤十分常见,占到外科急症总数的20%,骨科急症总数的40%.手部皮肤缺损为手外科常见的损伤,约1/3手外伤病例需进行皮肤移植术[1],对于急诊、手部创伤如不及时移植皮肤覆盖创面,就谈不上良好的功能及外观,所以手部皮肤移植在手外科领域中非常重要[2].本文对各种皮瓣移植在手外伤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汪海涵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阿托伐他汀与脉血康治疗老年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脉血康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20mg/d;B组阿托伐他汀10mg/d;C组阿托伐他汀10mg/d+脉血康胶囊2粒/tid,D组阿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片0.1/d,每组各50例,治疗8周.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组疗效对比,组间比较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分别与B组、D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比较,C组比A组副作用更小(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脉血康能有效降低血脂,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作者:杨泽民;张燕;李衡梅;许文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两种方法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悬吊术.对20例(25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结果:前一种方法术后早期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尚可,但欠自然,闭睑不全明显,持久性欠佳.后一种方法术后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良好,美观自然,持久性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选择.

    作者:罗文玲;黄经河;叶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同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护理

    肩锁关节脱位有各种治疗方法,对于Ⅲ度的完全性脱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肩锁关节脱位59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精心的护理和系统的康复锻炼,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汤文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分析

    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临床中的多发病,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近来此种疾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10年8月间,对86位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戴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消化道大出血抢救临床路径的探讨

    目的:为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时间.方法:对确诊为消化遵大出血的病人可直接入消化科抢救,随后补办入院手续.结论: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此方法可行.

    作者:张芳;殷延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CO2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外用维A酸的效果,分析CO2点阵激光的治疗优势与不足.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皮肤光老化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使用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外用维A酸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的改善情况.评价和对比两种方法的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CO2点阵激光及外用维A酸处理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43.33%,同时,处理额部和眼周部皱纹的总体有效率为70%和58.33%,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接受维A酸药物治疗的患者.CO2点阵激光发生不良反应为10%左右,通过冷敷处理可完全恢复正常.结论:CO2点阵激光能安全有效处理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皮肤干纹和松弛,优于外用维A酸治疗.

    作者:陈启文;路水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和消炎镇痛膏治疗,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86.00%,对照组为64.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总积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及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起效快,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启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异维A酸胶囊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结节和囊肿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异维A酸胶囊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结节和囊肿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采用异维A酸胶囊联合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78例,单纯口服异维A酸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为67.9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异维A酸胶囊联合局部封闭治疗结节和囊肿性痤疮的效果较好.

    作者:陈羽建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新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导致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改变,整个精神活动和周围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服药依从性是药物治疗的评价指标之一,且与疗效直接关联[1],对预后、转归有着重要影响.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2]现将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护理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覃爱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DSA引导下行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结果58例中,治愈50例;显效12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过临床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治疗手段上的优势互补性,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慧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搞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几点方法

    文章分析了导致护理风险的动因,如:来自护士方面的因素及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针对动因,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搞好风险管理的几点方法:包括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培训,针对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等.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只有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才是有效落实风险管理的保证.

    作者:朱加敏;赵成梅;任成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践

    目的: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为手术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支持和术后随访的规范化护理服务,使手术患者在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患者满意、医护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结论:优质护理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进一步加强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东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我国剖宫产的现状

    目的分析我国医院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及构成,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过高的剖宫产率尤其是降低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官产的比例势在必行.

    作者:顾霞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将院感控制理念贯穿手术室

    目的: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领导重视,制度落实,加强管理,强化培训,制定对策和落实措施.结果:使手术感染管理达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结论:想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就必须从组织落实、完成各项监测、严格把好质量关.

    作者: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在腹腔镜胆总管探察手术(LCBDE)的应用效果.方法:遂宁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2009年6月~2011年2月对9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察术,按治疗小组为单位分为两组:第一组(n=42)采用四孔法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方式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第二组(n=55)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并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12小时疼痛程度,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9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12小时疼痛程度,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减轻腹腔镜胆总管探察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降低住院费用,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罗洁;王春华;张伟;李敏;李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及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上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点.方法:对625例进行下蹲运动及阿托品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蹲运动及阿托品试验均能消除迷走神经张力对窦房结影响而增快窦性心率.结论:下蹲运动及阿托品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SSS诊断的初筛试验.

    作者:耿学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冲洗80例的护理体会

    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人鼻咽腔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放疗可使鼻咽部的癌瘤缩小、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直至根治的目的[1].但是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较高,放射面积较大,因此也比较容易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鼻咽癌放疗过程中一些正常的鼻咽粘膜上皮细胞会产生坏死,脱落,并形成创面,严重影响肿瘤放疗的敏感性,因此做好鼻咽癌病人鼻咽腔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过氧化氢联合温热生理盐水鼻咽冲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产程观察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病的产程情况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初产妇165例,随机分A、B、C三组,A组25例,B、C组各70例.由麻醉师予A组和B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8μg及6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A组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硬膜外腔用药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因+0.3μg/ml的舒芬太尼;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三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C组的剖宫产率比A组、B组的剖宫产率高(P<0.05);C组的缩宫素使用率比A组、B组的低(P<0.05);三组的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和器械助产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认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以舒芬太尼为主要药物的腰硬联合阻滞这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具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作者:卢觉英;周朝明;宋庆华;覃廷华;骆永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综合医院院内压疮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研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率,分析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及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压疮发生情况调查表',选择2010年1、2、3连续三个月的同一天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院住院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urvey).结果:在未经特殊干预措施下2010年1-3月连续三个月压疮的发生率从3.3%下降到1.15%,连续三月的院内压疮发生率平均为2.20%.男女发生率比为45:16,并且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肥胖或水肿、意识不清、糖尿病、中风、瘫痪、大手术后、骨折等需制动、持续高热.结论:护理工作的重点应该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沈丹萍;孙晶晶;黄静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