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冬会;安素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观察正常脾动脉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患者接受上腹部CT增强扫描,测量脾动脉起始处血管内径(dSA)、脾动脉主干长度(ISA)及横断面上脾动脉与腹腔动脉的夹角(aSA/CA).结果 200例脾动脉显示清晰,其中25例脾动脉起源变异,变异率为12.50% (25/200).dSA、ISA、aSA/CA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其变异.
作者:徐鹏;刘丽;刘凤先;许传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载超顺磁氧化铁(SPIO)纳米粒和DiI荧光高分子微球(DiI-SPIO-PLGA),探讨其作为MRI对比剂体外巨噬细胞成像的效果和作为荧光示踪剂体外示踪巨噬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制备DiI-SPIO-PLGA微球,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与DiI-SPIO-PLGA微球共孵育12 h后行普鲁士蓝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将吞噬了微球的细胞和空白细胞分别重悬于0.5 ml 1%琼脂糖Eppendof管中,行MR扫描.结果 所得样品为外壳装载SPIO颗粒和DiI荧光的微球,粒径(868.00士68.73)nm.普鲁士蓝染色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细胞内都有蓝染颗粒分布,部分区域聚集成堆;倒置荧光显微镜F可见细胞内有大量红色微球.MRI显示吞噬了DiI-SPIO-PLGA微球的实验组管内信号显著降低,管内信号值/背景信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iI-SPIO-PLGA微球能有效加强MR成像效果,荧光信号强烈,可同时作为MRI阴性对比剂和荧光示踪剂.
作者:牛诚诚;郑元义;鄢雄;郭大静;赵建农;冉海涛;王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实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与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CEUS技术,对80例甲状腺患者的82个实性结节进行CEUS,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38个、髓样癌3个,结节性甲状腺肿31个、腺瘤7个、桥本病结节3个.术后行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良恶性结节CEUS增强模式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存在差别(P<0.01),良性结节78.05% (32/41)表现为环状增强,恶性结节92.68%(38/41)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恶性结节的CD34、VEGF、CK19和Ki-67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非均匀增强与CD34、VEGF、CK19呈正相关(r=0.39,P<0.001 ;r=0.26,P=0.04;r=0.54,P<0.001);环状增强与CD34、CK19、Ki-67呈负相关(r=-0.38,P<0.001;r=-0.59,P<0.001;r=-0.25,P=0.03).结论 CEUS和CD34、VEGF、CK19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作者:张波;姜玉新;戴晴;崔全才;张青;李文波;杨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SCT静脉成像(MSCTV)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临床怀疑IVCS的患者先后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及直接法髂静脉MSCTV检查,评价两种方法对髂静脉的显示能力;以DSA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IVC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28例中,经直接法髂静脉MSCTV检查,髂静脉显示清晰26例,显示不清2例;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髂静脉显示清晰19例,显示不清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3,P=0.019).直接法髂静脉MSCTV对IVCS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65% (22/23)、80.00%(4/5),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5.22%(15/23)、80.00%(4/5),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直接法髂静脉MSCTV诊断IVCS具有较高敏感度,有助于检出IVCS.
作者:孙辉红;陈群林;林征宇;陈小荣;江飞;江红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CT扫描中,由于X线的硬化效应,同一层面上X线通过相邻的两密度相对较高的物质时,会在这两个高密度物质的连线上出现条带状伪影,即Hypodepse暗带(H暗带)[1].通过对H暗带形成的原理进行模拟研究,采用错层扫描方法,可减低甚至消除H暗带,从而提高脑干CT扫描的清晰度,降低伪影,提高脑干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耿中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心衰组(41例)和正常对照组(30名),并行TDI和RT-3DE检查,应用Qlab软件分析TDI及三维全容积数据,对两种检查方法所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及QRS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方法的收缩非同步性指数(S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价方法的SDI呈中度正相关,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RT-3DE可定量分析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前筛选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新方法.
作者:曹睿;吴棘;郭盛兰;张棣;罗帅伟;邓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提出用3个翻转角的多角度回波方法测量T1值时选取佳翻转角的方法.方法 综合误差传递理论与破坏梯度回波脉冲序列的信号幅度计算公式,推导用于计算T1值的误差公式,当误差达到小时的T1值所对应的翻转角即选定为佳翻转角.通过在信号公式中加入随机噪声的方法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将佳翻转角组合计算得出的T1的不确定性与其他翻转角组合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用解析公式计算得到的T1值时,T1值的不确定性达到小.将此方法应用于两个翻转角测量T1值的情况,检验该方法的正确性.结果 当翻转角达到佳角度时,得到的T1值的不确定性小.应用于两个翻转角情况时,得到的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获得T1值测量所用的佳翻转角方法.
作者:尤剑颖;史凯宁;包尚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中联合应用正性(SonoVue)及负性(NaCl)超声造影剂的可行性.方法 对95例不孕患者进行HyCoSy,依次注入NaCl及SonoVue造影剂,分别依据NaCl、SonoVue及SonoVue+ NaCl造影剂所获图像观察宫腔有无异常及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将检查结果与宫腔镜、腹腔镜结果对照.结果 SonoVue+NaCl既可清楚显示宫腔病变,又可明确诊断输卵管通畅性,优于单独使用SonoVue或NaCl造影剂.结论 SonoVue和NaCl联合应用于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提高对宫腔及输卵管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高学文;汪龙霞;王军燕;徐虹;袁志仙;崔秋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术前误诊为肾细胞癌(RCC)而接受手术治疗的少脂肪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此病变的认识.方法 5例少脂肪型AML患者(8个病灶)纳入AML组,17例肾透明细胞癌(CCRCC)作为对照1组,7例低强化RCC(LERCC,包括乳头状肾癌和嫌色细胞癌)作为对照2组,分析少脂肪型AML的CT征象,包括平扫高密度、肿瘤与肾实质交界的角征,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强化均匀与否.手工放置ROI并计算肿瘤的下述指标:皮髓质期瘤-皮强化比值和排泄期瘤-皮强化比值.结果 AML组5例8个瘤体均为均匀高密度,2例CCRCC为均匀高密度,1例以高密度为主,1例乳头状肾癌为不均匀高密度,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L组和对照2组均在皮髓质期均匀强化(100%),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AML组有7个,对照1组有10个,对照2组有7个瘤体为外凸型,AML组角征阳性率高于其余两组(P=0.003).无论皮髓质期和排泄期的瘤-皮强化比值均表现为对照2组显著低于AML组和对照1组(P均<0.05),而后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0.321).结论 易误诊为RCC的少脂肪型AML的可能CT表现包括:平扫高密度,外凸型者角征阳性,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如肾脏肿瘤有上述CT表现,应考虑到少脂肪型AML的可能.
作者:李绍科;杨学东;于华龙;孙磊;王燕;张传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率-时间曲线在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拟接受CTCA检查患者400例,分为A、B两组,每组200例.A组在扫描前5 s吸气屏气;B组根据训练时的心率-时间曲线,选取屏气后心率佳时间进行扫描.心率在吸气屏气后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为下降型、平稳型、上升型及上升后下降型.统计并比较B组患者训练时和扫描时的曲线分布,A、B两组扫描时的心率波动和扫描开始时的心率;评价并比较A、B两组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 B组训练时与扫描时比较,患者心率-时间曲线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1,P>0.05).B组扫描时心率低于A组(t=3.523,P<0.01),心率波动小于A组(t=4.417,P<0.01).A组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优良率82.08%(2134/2600),B组为88.19% (2293/2600)(x2=3.82,P<0.01).结论 利用训练时的心率-时间曲线可以优化扫描;利用心率-时间曲线可以在扫描时有效控制心率,减少心率波动,提高CTCA的成像质量.
作者:彭国球;陈宁;胡毅;段凯;张奇;许梓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4例(多发性骨髓瘤组),记录其DS和ISS分期情况.另设正常对照组35名.应用ET技术检测两组双侧颈总动脉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及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组IMT较正常对照组增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组β、Ep、PWVβ明显增高,AC明显降低(P<0.05).按DS分期,多发性骨髓瘤组ⅢA期、ⅢB期AC均较ⅡA期减低,ⅢB期PWVβ较ⅡA期增加(P<0.05);按ISS分期,Ⅲ期AC、AI均较Ⅰ期减低,Ⅲ期PWVβ较Ⅱ期增加(P<0.05).结论 ET技术可较为敏感地反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
作者:牛宏珍;郭瑞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肾结核分为病理型和临床型.病理型为病灶仅局限于肾皮质内,临床型为病灶浸润至髓质,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出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1].本文对38例临床型肾结核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l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临床型肾结核患者38例,年龄17~62岁,平均(35.8±9.5)岁,男23例,女15例;单侧35例,双侧3例.
作者:万登敏;韩兴权;陈蓉;雷劲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表现,以提高螺旋CT对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伤的诊断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1年7月-2011年3月,3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及肠系膜闭合性损伤,均为男性,年龄18~53岁,中位年龄36岁,均于受伤后24 h内进行CT扫描;主要症状为腹痛和腹部压痛,部分患者伴多部位伤的相应症状.
作者:王补在;杨鸿翔;仝占胜;张明;郎耿;张志强;郝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holedochoduodenal fistula,CDF)临床较少见,多数为胃肠气钡造影时偶然发现肝胆系统显影而被检出.本文报告胃肠气钡造影检查发现的5例CDF.
作者:庞恩文;许华莉;庞家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成像系统(AVSS)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32例患者、45条下肢曲张静脉进行传统矢状面横切、纵切扫查和超声自动容积断层扫描,获得容积成像信息,观察并重点对表皮冠状面图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自动容积断层扫描显示45条曲张下肢静脉中,35条为单纯静脉曲张,7条合并瘤样扩张,5条伴有节段性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条同时伴瘤样扩张和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均在AVSS表皮冠状面成像上清晰显示.AVSS纡曲静脉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灰阶超声(P<0.001).结论 超声AVSS可以整体直观评估下肢静脉的发病情况,结合传统彩色超声判断静脉瓣功能可为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朱隽;陈悦;朱绫琳;庞芸;陈林;詹嘉;柴启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技术整体显示胎儿动静脉循环的可行性.方法 联合应用STIC及HDF对20胎正常胎儿的动静脉循环系统进行扫查,并行任意角度旋转.结果 在18胎得到满意结果,2胎因为孕妇及胎儿原因获取图像失败.对胎儿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脐静脉的显示率均为90.00%(18/20),髂动脉和脐动脉显示率为80.00%(16/20),静脉导管显示率为75.00%(15/20),下腔静脉显示率为50.00%(10/20).2名医师的图像采集时间及后处理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STIC联合HDF技术能够整体显示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血流形态及各血管空间位置关系,对观察及理解正常胎儿血液循环有较大帮助,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胎儿大血管先天变异、畸形等意义重大.
作者:何怡华;刘鲲;刘琳;王俊兰;谷孝艳;张烨;韩建成;王林林;孙琳;李治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针对MRI系统中梯度线圈对图像质量和高端应用领域要求的直接决定因素,在对梯度线圈性能指标优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通过Matlab实现反演计算、Ansoft模拟仿真电磁场分布,设计永磁开放式平板梯度线圈(x、y、z)几何结构、电感等参数,以满足梯度场强度、梯度线性度、切换率、梯度电感等梯度线圈性能参数系统优化方案和参数检测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作者:黄清明;陈珊珊;汪红志;徐小萍;杨培强;张学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兔肝VX2肿瘤放疗后肿瘤细胞再增殖的可行性.方法 以经腹腔瘤块种植法建立32只兔肝VX2肿瘤模型,瘤体直径≥1 cm时行单次三维立体适形放疗,放疗剂量15 Gy.将兔平均分为4组,于术后第1、5、10、15天进行MR检查,取b值300、500、600 s/mm2分别进行DWI,测量VX2肿瘤、肝脏ROI的ADC值,计算两者比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DWI图上VX2肿瘤信号高于肝实质.放疗后VX2肿瘤T2WI信号不均,DWI图上肿瘤实性部分信号不均匀减低,坏死液化部分呈明显低信号,ADC图则相反;放疗后不同b值下不同时间组ADC均值及比值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时间组的ADC均值及比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ADC值及比值放疗后第5天组高于第1天组,第10天组低于第5天组,第15天组低于第10天组.VX2肿瘤ADC值及比值的变化与病理所示肿瘤细胞变化相符.结论 DWI能反映肿瘤组织内微观改变,可用于监测兔肝VX2肿瘤放疗后不同时间点肿瘤细胞的再增殖变化.
作者:古杰洪;黄云海;江新青;丁汉军;吴红珍;吴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CTCA)判断可疑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1092例接受64-CTCA检查的患者,分析其CTA结果,评估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住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溶栓治疗.结果 39例患者失访,14例患者因图像质量较差、不能用于评价而被排除.平均随访(22.74士7.27)个月.764例检查正常者中,1例死亡,4例发生心脏事件;174例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7例发生心脏事件;101例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4例死亡,62例发生心脏事件;三者年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65%,4.02%和65.3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位置及斑块类型均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HR=14.586,95%CI=8.751~24.313;HR= 2.624,95%CI=2.275~3.027;HR=1.648,95%CI=1.204~2.257;P均<0.001).结论 64-CTCA能够为可疑冠心病患者提供预后参考信息,64-CTCA检查正常者预后较好.
作者:王瑞;张臣;于薇;雒芳芳;张兆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CDFI检测乳腺癌血供的敏感性.方法 111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118个瘤灶.术前CDFI将乳腺癌血供分为血流丰富、中等及无血流.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定位行DOT,测量病变血红蛋白总浓度(THC),以THC 140 μmol/L为阈值,比较DOT与CDFI检测不同大小乳腺癌血流的敏感性.结果 118个乳腺癌瘤灶中,57个(48.31%)CDFI表现为血流丰富,36个(30.51%)中等血流,25个(21.19%)无血流;DOT检出99个癌灶(83.90%)的THC>140μmol/L.对于≤1 cm、>1~2 cm、>2~3 cm、>3 cm的乳腺癌,CDFI血流显示率分别为28.57% (6/21)、90.20% (46/51)、86.21% (25/29)和94.12% (16/17),THC增高率分别为76.20%%、76.50%、93.10%和100%.结论 DOT可更敏感地检测乳腺癌血管,特别是对于诊断直径≤1 cm的早期乳腺癌,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庆莉;游珊珊;孝梦甦;张璟;姜玉新;戴晴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