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血管瘤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黄巧玲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 相关因子, 研究进展, factors, infantile hemangioma, 先天性血管病变, 毛细血管扩张, 发病比例, 新生儿, 发病率, 男女, 良性, 患儿, 红色, 斑点
摘要:婴幼儿血管瘤为良性先天性血管病变,在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2%,男女发病比例为1:3~5.约三分之一的患儿在刚出生即被发现有红色毛细血管扩张的斑点,其余大多在出生后2周才被发现<'[1]>.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后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对从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43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牙槽突骨折采用颌间拴丝或牙弓夹板,髁突颈骨折多采用颌间牵引固定;大部分患者采用切开复住,断端选用钛合金小型钛板或钢丝结扎固定,少部分患者采用颌间结扎,颌间拴丝弹性牵引辅以颅颌绷带保守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总成功率为95.4%.通过术后1~6年的随访,按3个等级进行分类:Ⅰ级:伤口愈合好,骨折端无错位愈合,钛板无感染或暴露需二次手术取出,无开口困难等功能障碍;Ⅱ级:伤口愈合良好,骨折端无错位愈合或轻微错位不影响功能,钛板无感染或暴露需二次手术取出,无或者轻中度功能障碍;Ⅲ级:伤口感染,骨折断端感染或长期不愈合,钛板感染或暴露需要二次手术取出,有重度开口困难等功能障碍;随访结果3个等级分别为Ⅰ级40例,占27.9%,Ⅱ级92例,占64.8X,Ⅲ级11例,占7.3%.结论:下颌骨骨折正确地选择适应症是各种治疗下颌骨骨折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准确诊断,及时复位、固定,选择正确固定方式,防止感染,待别是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能有效提高颌骨骨折治愈率.

    作者:王林;李珊;刘亚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激光美容门诊就诊者对光老化认知的问卷调查

    目的:对激光美容门诊的就诊者进行光老化认知的问卷调查,指导临床医师在激光美容门诊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以226例激光美容门诊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0岁以上就诊者对光老化的知晓率更高,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知识的准确性也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高、来自于大城市的就诊者对光老化知识的准确性更高.结论:在美容门诊工作中应加强对青少年,男性、低文化、相对贫困地区的防晒健康教育.

    作者:林彤;龚向东;黄玉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皮肤磨削及术后外用硅凝胶或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皮肤磨削以及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磨削术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将10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5天起外用硅凝胶和0.25%积雪苷霜至术后8周结束.均观察治疗结束时红斑及色素沉着发生率,治疗前后瘢痕严重程度的积分评价.结果:与对照组A比较,治疗C组红斑发生率及色素沉着发生率均降低,C组的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B组;B组和C组的瘢痕疗效明显优于A组,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皮肤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者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效果可靠,后者还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肤色.

    作者:吴迪;鲁严;李巍;曹筱冬;赵敏;时素英;骆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低强度脉冲超声刺激对人类牙周膜细胞BMP-2表达效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一定强度的LIPUS对H-PDLCs进行辐照后,细胞内BMP-2的表达变化,对LIPUS诱导牙周成骨效应进行初步评估.方法:体外培养H-PDLCs,LIPUS(90mW/cn<'2>,20min/天)连续处理1周,分别于处理1、3、5、7天后收集标本,同期培养的未接受任何处理的H-PDLCs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内BMP-2基因表达变化,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变化量,对△CT值组间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LIPUS处理后H-PDLCs内BMP-2表达逐渐增强,于第3天达高峰,第5天逐渐减弱,但表达仍高于同期未处理组,到第7天下降到接近同期未处理组水平.尤其是,LIPUS处理3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6.07倍;5天后较同期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增加2.30倍,△CT值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LIPUS处理可有效诱导H-PDLCs的BMP-2表达增强,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表明LIPUS具有潜在的促进H-PDLCs成骨分化效应.

    作者:杨尊;任蕾西;宋锦磷;周洁;李发琪;赵纯亮;王智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邻指皮瓣与腹部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指背及腹部皮肤组织学特点,总结对比邻指皮瓣与腹部皮瓣在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06年以来,40例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范围:1.5cm x 1.0cm~3.0cm×2.0cm.根据病情应用邻指皮瓣修复患者20例,腹部皮瓣修复患者20例.邻指皮瓣3周断蒂,腹部皮瓣4周断蒂.术后分别对两种皮瓣修复术后的外观、两点辨别试验及功能满意度进行随访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皮瓣成活无坏死感染,2例腹部皮瓣修复患者切口处皮瓣边缘局部坏死,给予换药后自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用腹部皮瓣修复患者皮瓣较为臃肿、皮色较深、两点辨别能力及患者功能满意度差,但可修复面积较大指腹缺损患者;而用邻指皮瓣修复患者外观、功能较好,但修复面积有限.结论:在条件允许下应用邻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较腹部皮瓣更为理想.

    作者:秦永平;纪柳;李庆泰;刘沐青;梁波;于志军;覃恒毅;徐闵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中的应用,以探寻更符合美学要求的软组织扩张整形美容技术.方法:根据瘢痕类型选用不同型号及形状的可控型扩张器,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经1.0~2.0cm小切口埋置扩张器.冷光源照射下,直视止血,切口皮下做减张缝合,术中注水10%~100%,切口7~10天拆线.结果:236例患者,507个扩张部位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切口裂开3例(0.6%),发生血肿11例(2.2%),平均埋置一个扩张器的时间为45min,平均注水时间12周.手术时间和注水时间比常规方法缩短.结论:扩张器置入手术时应用小切口和皮下减张缝合技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及注水时间缩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连召;王化冰;李斌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简易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掌、指骨骨折中的应用

    手外伤多种多样,为寻求手部掌指骨粉碎性骨折特别是关节附近的掌指骨骨折及其粉碎性骨折同时伴有软组织血运较差等情况下更为简便有效的外固定方法,我科自2007年8月~2010年8月应用自行设计的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种类型的掌指骨骨折30余例,达到骨折愈合率100%,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4%的满意效果.

    作者:刘宏君;田恒;顾加祥;张乃臣;潘俊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雌激素对皮肤黑素细胞和皮肤肿瘤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40多年前,Jensen等研究发现17 β-雌二醇(E<,2>)在子宫特异性结合受体,认识到雌激素生物学活性是通过受体蛋白调节实现的.随后的20多年,针对该受体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后的20多年,针对该受体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6年,两个研究小组成功克隆了这一蛋白(ER),一直到1995年,人们普遍认为只有这一种受体参与了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以及抗雌激素作用.

    作者:刘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共振吸脂手术70例的护理配合

    共振吸脂术是通过共振发生器发出与人体脂肪细胞固有频率相当的震动次数,在共振的合力作用下使脂肪细胞溶解并被吸出.因为不同的物质有各自不同的频率,振动吸管未与皮肤、血管等组织发生共振,故对其无损伤<'[1]>.

    作者:杨国荣;杨美荣;庞亚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肿胀抽吸技术在面部除皱中的应用体会

    1.1临床资料:本组就医者18例,均为女性,年龄38~58岁.面部均为皮肤松弛下垂,鼻唇沟较深,颧脂肪垫下垂明显.面部除皱同期行额部除皱者3例,同期行隆鼻术者1例.切口均采用耳前至发际内切口.

    作者:许民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及顶骨生长规律的研究

    目的:研究8周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的生长规律,并探讨顶骨外板修复颧弓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15头8周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每头小型猪颅面部左右侧随机分为实验侧和正常对照侧.获取15头小型猪8周、12周、16周,20周龄时头颅三维CT扫描数据,用Mimics10.01软件对头颅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对重建三维图像进行测量,获得8周龄小型猪30例颧弓的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数据,并获得12周龄、16周龄、20周龄小型猪15例正常侧颧弓长度、高度、厚度数据及顶骨厚度数据.比较各个时间点颧弓厚度及顶骨厚度,并绘制8周至20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生长曲线.结果:8周、12周、16周、20周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为分别为(28.18±0.94)mm,(29.64±1.23)mm,(30.86±1.19)mm,( 31.86±1-63)mm;颧弓高度分别为(12.80±1.56)mm,(13.95±1.47)mm,(15.00±1.43)mm,(15.94±1.53)mm;颧弓厚度分别为(3.00±0.51)mm,(3.46±0.39)mm,(3.80±0.48)mm,(4.05±0.48)mm;顶骨厚度分别为(3.68±0.86)mm,(4.44±1.04)mm,(5.07±1.25)mm,(5.85±1.89)mm.各个时间点顶骨厚度均大于颧弓厚度(P<0.05).8周至20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生长曲线平稳向上.结论:8~20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颧弓长度、高度、厚度及顶骨厚度稳定生长,顶骨与颧弓相比具有更厚的厚度,具有制成颅骨外板进行颧弓重建的潜力.

    作者:马静;吕长胜;归来;刘剑锋;牛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不同的面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的各种缺损、病灶、畸形,以求取得佳的美容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病损切除后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位置,设计合适的随意型局部旋转、推进、易位等各型皮瓣I期修复皮肤缺损创面.结果:48例面部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坏死及并发症.结论:在切除面部病损的同时,选用合适的随意型局部皮瓣I期修复皮肤缺损创面,可避免直接缝合及皮片移植后出现的瘢痕、畸形、色素改变及皮片收缩等不良反应.术后瘢痕不明显,无收缩变形.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

    作者:周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对安氏Ⅱ1错颌面部软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the Combined Forsus Appliances,CFA)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A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3例处于生长发育前期及高峰期的安氏Ⅱ<'1>错牙A患者,应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进行平均5.5个月的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评判矫治效果.结果:13例患者下颌后缩面型明显改善.结论: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可以进行早期功能矫治,能够有效地改善Ⅱ类面型,降低了二期固定矫治的难度,提高了矫治效果.

    作者:尹玉承;兰泽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金分割与面部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体美、面容美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各种方法包括外科手术<'[1]>,使自己变的更美.但究竟怎样才算是美,有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来描述美,或者一个确切的标准来限定美呢?在整形美容外科学中,面部标志与比例分析直接影响到术前诊断、手术方式的确定及术后的评价.

    作者:冯苏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腰部巨大梭形细胞脂肪瘤一例报道

    梭形细胞脂肪瘤为罕见的脂肪瘤,由脂肪细胞和梭形细胞构成.由于其形态有一定异形性,容易误诊为软组织肉瘤.先将我科近期诊治的一例腰部梭形细胞脂肪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鹏程;于蒙;常春娟;胡国栋;邱亚斌;余东文;吴玉家;周国勇;贾赤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五单位排列计数法在毛发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脱发患者的增多,愈来愈多的脱发患者开始选择治疗脱发的根本措-毛发移植,毛发移植效果的关键因素就是移植数量.所以无论毛发移植医牛还是患者对移植的毛囊单位数量都非常重视,如何在手术过程中计算毛囊单位是多年来毛发移植医生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者:韩兴斌;李会民;侯佳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观察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为儿童常见的体表软组织肿瘤之一.亚洲儿童的发病率接近1%,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由于增生期的IH也可能发生溃疡、坏死等并发症,少数体积巨大的IH甚至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力衰竭[1-3],尤其是位于头面部暴露部位或者位于重要器官的IH,对容貌有明显影响并有潜在的器官功能障碍危险,因此需要积极治疗.

    作者:是长峰;王晨;袁斯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国产聚焦超声减脂塑形设备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聚焦超声减脂塑形设备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应用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JCS-01型聚焦超声减脂塑形机,以超声波频率1.9MHz、平均声功率(550±20%)W、对67例就医者的腹部脂肪堆积部位进行减脂塑形治疗.设备治疗头固定,治疗床按程序自行移动,在设定治疔范围内逐行扫描.每位就医者一次治疗聚焦超声在腹部扫描3遍,3天后再重复治疗一次,4周后随访.结果:有67例门诊就医者接受了聚焦超声减脂塑形治疗,其中,61例完成2次6遍扫描并接受随访,平均腹围减少(3.49±1.66) cm;在此批就医者中,有18例在随访后又接受了第2循环治疗,腹部共承受了4次12遍聚焦超声的扫描,第二次随访时腹围减少(4.64士1.12) cm.治疗过程中,治疗部位未见皮肤红肿,水疱,溃疡.结论:应用聚焦超声进行减脂塑形治疗,临床证明有效.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增加治疗次数获得加强.

    作者:金燕;董勇;李文志;费兴波;夏克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ICON指数和PAR指数对隐形矫治系统疗效的评价

    目的:应用PAR指数及ICON指数对隐形矫治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用完全经过隐形矫治系统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病例39例分别进行ICON及PAR指数记分,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PAR指数及ICON指数在评价隐形矫治治疗结果及改善程度上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经过隐形矫治治疗的患者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PAR指数及ICON指数用于评价隐形矫治系统方便、客观;对于一些简单病例隐形矫治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裴秀洁;白玉兴;林桂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含氟树脂封闭剂用于预防正畸治疗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预防正畸治疗过程釉质脱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临床正畸患者30例,共542颗需粘结的牙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共274颗牙齿)和对照组(共268颗牙齿),实验组先采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然后用临床常规材料粘结托槽,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粘结剂.观察两组牙齿的托槽脱落率以及釉质脱矿情况.结果:两组牙齿托槽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抗釉质脱矿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用含氟树脂封闭剂封闭牙面预防釉质脱矿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曼;李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