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月;王守红;申秀芹
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病和老年病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因此,要对近年来中医临床护理、中医高等护理教育、中医社区护理研究的状况进行介绍,并对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王燕;朱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慢性皮肤溃疡在局麻或无麻醉下进行清创,按伤口大小和形状裁剪封闭负压引流(VSD)材料覆盖伤口创面,持续引流,7天拆除,伤口为新鲜肉芽组织后改为换药治疗,直到伤口愈合.结果:本组103例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经1~4次封闭负压引流,伤口创面肉芽组织新鲜,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伤口处瘢痕不明显,部分局部稍凹陷.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老年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操作简单,损伤小,缩短了疗程,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全华;彭友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报告对肿瘤科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状况,评价实施有优质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0名乳腺癌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情况,药物毒性反应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抑郁、焦虑心理状态明显减轻(P<0.05),药物毒性反映减弱(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应用阔筋膜悬吊联合睑板缩短术式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的疗效.方法:根据麻痹性睑外翻的病理原因,利用异体阔筋膜悬吊加强睑板支撑,睑板缩短收紧松弛的眼睑并提升下垂的眼尾.术中观察眼睑位置及睑裂长短做到双侧基本对称.结果:18例患者随访3~18个月,术后下睑外翻症状都得到矫正,眼睑闭合不全及溢泪症状消失,皮肤瘢痕不明显.结论:阔筋膜悬吊联合睑板缩短治疗重度麻痹性下睑外翻效果满意.
作者:董南;孙英;范先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体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通过Transwell小室测定其侵袭力及粘附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的运动能力,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侵袭力、粘附力及运动能力,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发现白藜芦醇实验组悬浮细胞增多,细胞体积变小,形态变圆.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人腺样囊性癌ACC-83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作用.
作者:米磊;刘怀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住院患者.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脑梗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护理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显效率为95.7%,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总显效率为80.8%,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疾病认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吴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疗效.方法:40例NSCLC进行TP方案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联合组),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与40例NSCLC单纯化疗(TP方案)进行对比(单纯组).结果:深部热疗联合化疗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单纯化疗组,联合组总有效率(RR)为65.0%,显著高于单纯组总有效率42.5%(Z=-2.286,P<0.05);联合组结束后疼痛明显改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Z=-5.749,P=0.000);2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和肝功能异常,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王艳丽;马少林;高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神经科患者以眩晕为主诉的常见病因,以及以眩晕为主诉的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320例患者均为同一时期门诊及住院患者(门诊161例,住院1 59例),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包括CT、TCD检查,Dix-Hallpike试验,分析确定眩晕病因.结果:320例眩晕患者常见病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58例(49.3%),后循环缺血(PCI)107例(33.4%),神经症19例(5.94%),维生素B12缺乏1 0例(3.1%).结论:BPPV是眩晕患者常见病因;在眩晕病因的诊断中,TCD检查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缺乏特异性;年龄、眩晕持续的时间等特征可以做为眩晕病因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媛媛;潘妍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使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高低已作为评价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次性保鲜膜以其透明、薄如蝉翼的特性可为进行预防交叉感染所用,既不影响数值的正常检测又能有效的与患者皮肤隔离,预防交叉感染.使用方便、简单、经济、实用,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1 病历介绍患者,男,70岁,因食管下段鳞癌术后3年余,于2012年7月17日再次收入肿瘤内科.患者反复多次住院,于7月19日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并行右侧颈部深静脉置管术,术程顺利,患者无不适主诉.第一天化疗顺利结束.置管24小时后给予局部常规换药,局部情况良好.于22日下午患者沐浴后,主诉深静脉置管穿刺点疼痛,触及硬结,局有少许黄色分泌物.立即拔除深静脉置管,导管尖端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指导患者局部按压十五分钟,卧床休息三十分钟.于23日上午,患者主诉右侧颈部穿刺点疼痛加重.检查颈部硬结增大,局部红肿明显.B超示:右侧胸锁乳突肌局限性增厚,范围约4.8×1.7cm;外科会诊行颈部包块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液约2ml,诊断局部感染合并血肿.
作者:朱见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考察某医院常用药物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及变色原因.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药配伍后的PH值,溶液颜色变化,测定吸收曲线变化及含量变化.结果:头孢噻肟钠在236nm,奥硝唑在319nm处有大吸收;混合的液在40min时变为淡粉红色,在4h内,混合液的外观、pH值、峰形、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变色,临床应避免配伍.
作者:赵冲;李荣;曾敬怀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化瘀胶囊口服治疗本病12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作者:贾杰;郑桂玲;刘卫星;颜景春;吴楠;何龙;何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助产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均接受常规产检及护理,观察组产妇依据自我效能理论接收产前综合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及遵医行为得分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相关得分变化差异不明显.干预后两组的S-AI、T-AI与VAS评分都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与产后2h出血量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产前综合干预可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初产妇对分娩疼痛与焦虑的感知水平,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2h出血量、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闫蕊花;何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芪归煎剂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本方防治CH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拟采用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芪归煎剂(QGJ)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芪归煎剂高、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G0T、LDH、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芪归煎剂能通过抗氧化途径,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害,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确诊为FGID,同时伴有明显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根据治疗个体化原则在心理疏导基础上选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PPI剂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硫糖铝或铝碳酸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还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0mg,Bid,8周为1个疗程,根据症状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0%和64.0%,而对照组则为15.1%和45.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GID患者存在精神情绪障碍,其中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尤为突出.抗抑郁药物在改善FGID患者精神情绪障碍的同时对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何丹;韦昭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PFNA内固定.结果;10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PFNA组优良率84.13%,高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优良率70.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FNA组手术平均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PFNA组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峰;李会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观察昂丹司琼配伍地塞米松预防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方法:收集11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空白组)、B(单用昂丹司琼组)、C组(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组)、D组(昂丹司琼+氟哌利多组),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术后6h和24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B、C、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其中C、D组为明显(P<0.01).结论:昂丹司琼联合用药是预防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PONV的有效措施.
作者:莫次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研究来氟米特对NF-κβ、VEGF和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研究表明来氟米特能够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的NF-κ β 、VEGF和TGF-β的表达量.结论:来氟米特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F-1κβ、VEGF和TGF-β有关,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振;刘金凤;刘中柱;李长红;张浩;刘艳姝;王建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造口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有的排便方式,从隐蔽的会阴部移至腹部,且不能随意控制,对患者生理、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基层医院的患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肠造口认识不够.因此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选择和佩戴好适合的造口器材,制定出院计划和进行随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7年6月~2011年11月共行结肠造口手术57例,根据我科的临床资料,就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总结6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术后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引流管的管理及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6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全身化疗放疗后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雅静;丁梅;王增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