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吕国荣;唐力
患儿男,2岁半,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会行走后活动不受限,无发绀、蹲踞现象.查体:T:36.8℃,发育稍差,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强点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侧1.5 cm处,未触及震颤,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探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CR片:心影异常,肺血增多,气管及纵隔右偏.
作者:蒲英杰;王岳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CT的广泛应用,眼眶滑车钙化的检出率日渐增高.滑车钙化常被误诊为眼眶金属异物、骨折碎片~[1]或静脉瘤钙化,正确认识眼眶滑车钙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毅;周义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心包良、恶性病变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6例心包病变患者的~(18)F-FDG PET/CT资料,其中恶性9例,良性7例.测得病灶SUV_(max)值,并观察病灶内部密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病变或心包穿刺液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良恶性.结果 恶性病变及良性病变SUV_(max)分别为10.1±6.0、3.0±2.1(P<0.01).以病灶SUV_(max)值3.5~4.5作为鉴别心包病变良恶性的阈值,判断心包病变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5.71%、准确率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18)F-FDG PET/CT可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心包病变的良、恶性.
作者:邵丹;王淑侠;梁长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取 2008年5月-8月来我院就诊并进行颈椎侧位投照患者50例,男17例,女33例,年龄23~51岁,平均(32.7±1.0)岁.1.2 投照设备与条件使用Kodak DR7100型放射成像系统;电压 70 kV;使用自动曝光控制;SID 1.5米.
作者:袁策;冯庆宇;郭俊;白荣杰;屈辉;程晓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胰腺多囊性病变是一组极其少见的疾病.本文对1998年1月-2008年12月间由我科超声诊断并经其他检查证实、有完整资料的6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菅梅;高军;许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T1WI边界征及T2-FLAIR皮质征对鉴别单发转移瘤与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价值.方法 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31例和单发脑转移瘤42例,均接受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边界征和皮质征的出现几率.结果 73例中39例出现T1WI边界征,其中32例为单发转移瘤,7例为星形细胞肿瘤;边界征诊断单发转移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0%和77.42%,对单发转移瘤的阳性预测值是82.05%.34例出现T2-FLAIR皮质征,其中25例为星形细胞肿瘤,9例为单发转移瘤;皮质征诊断星形细胞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65%和78.57%,对星形细胞肿瘤的阳性预测值是73.53%.55例只出现一个征象,其中31例仅出现边界征,其中27例为单发转移瘤,4例为星形细胞肿瘤;24例仅出现皮质征,其中21例为星形细胞肿瘤,3例为单发转移瘤.两种征象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 边界征与皮质征分别是诊断脑单发转移瘤和星形细胞肿瘤较特异的征象,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二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
作者:罗海营;黄飚;刘红军;张水兴;王广谊;梁长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吸烟成瘾者在不同生理状态下以及吸烟成瘾者与非吸烟者接受香烟嗅觉刺激时引起脑功能区的不同激活模式.方法 17名右利手受试者(非吸烟对照组5名,吸烟成瘾者12名)完成试验.采用Block设计,EPI采集,以烟卷作为嗅觉暗示任务,纸卷作为对照物.结果 12名吸烟成瘾者在戒断状态下面对香烟嗅觉诱导刺激时,左侧额上回(BA8、9、10、11)、右侧额上回(BA10)、左侧额中回(BA8、10、11、46)、右侧额中回(BA8、9)、左侧额下回(BA9)、右侧额下回(BA45、47)、左侧额内侧回(BA6、8、10、11)、右侧额内侧回(BA9、11)、左侧扣带回(BA24、31)、右侧扣带回(BA24、37)、右侧颞中回(BA21)及双侧丘脑及小脑半球激活;在满足状态下,双侧前额叶、双侧小脑半球亦见激活,而其他脑区未见明显激活.非吸烟者面对香烟刺激时全脑未见明显激活,仅1名受试者出现少数小体积激活点,考虑由图像噪声引起.结论 前额叶、中脑边缘系统(扣带回前部及后部、丘脑)在通过鼻腔给予香烟嗅觉刺激所诱导的吸烟渴望神经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型1.5T MR成像设备上,利用鼻腔通路,通过香烟嗅觉诱导刺激观察和研究吸烟成瘾者的相关脑激活区以及神经环路与作用机制是可行的.
作者:倪鸣飞;伍建林;张清;苗延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肺动脉高压与心输出量的关系.方法 运用超声心动图对78例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进行评估.以是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检测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容积、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20例,发生率25.64%.20例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15例为轻度,4例为中度,1例为重度.两组间射血分数、心脏容积、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输出量与肺动脉高压无相关性.结论 H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并不少见, 本研究中心输出量不是引起肺动脉压增高的原因.动-静脉内瘘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心输出量的增加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姜维;孟娟;吴雅峰;李忠心;孙倩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功能磁共振信号漂移校正新方法.方法 根据fMRI信号漂移成分的形态特征,采用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校正fMRI信号的基线漂移.结果 应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测试表明,数学形态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校正fMRI信号的基线漂移.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同时校正线性和非线性漂移,而不需要任何统计学模型假设.
作者:康韵;叶德荣;魏鹏绪;焦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提高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单独及联合应用已经获得的各超声诊断指标,对疑似异位妊娠的139个附件区厚壁小囊性灶进行前瞻性预测.所有病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长期随访确诊,其中异位妊娠病灶(妊娠囊型)61个,卵巢黄体78个.将各超声指标的预测结果与金标准对照,对各超声指标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囊壁回声高于或等于内膜回声、囊壁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囊肿周围未见小卵泡回声作为诊断异位妊娠孕囊的阳性指标,其各自的敏感度分别是86.89%、93.44%及96.72%,特异度分别为93.59%、85.90%及70.51%,且联合应用两个指标的敏感度为98.36%,特异度为94.87%.结论 判断附件区囊肿与卵巢的关系及比较囊壁回声对异位妊娠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蓉;向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图像单指数和双指数拟合的T2-Map方法,获得每个像素点的T2信息.方法 对不同TE条件下的一系列MR图像利用单、双指数拟合方法得到T2-Map图像.采用线性拟合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实现对MR图像的每个像素点的单指数拟合和定点双指数拟合,得到T2-Map图像;上述计算过程是在MATLAB平台上开发T2-Map的计算软件,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计算、显示和存储等功能.结果 得到了单、双指数拟合方法的T2-Map计算软件,可用于计算不同组织的T2值,得到T2-Map.结论 利用单指数线性拟合方法得到T2-Map图像方便、快捷,但不能很好地反映一些组织成分混合较多的区域;在出现组织明显混合的情形时,双指数拟合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两个不同的T2值,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精确,但是计算速度较慢,双指数T2-Map是单指数T2-Map计算方法的有益补充.
作者:李雅芬;牛爱青;康立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位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其中颈动脉体瘤8例,神经鞘瘤8例.6例颈动脉体瘤和5例神经鞘瘤患者接受CT平扫;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颈动脉体瘤和2例神经鞘瘤患者接受DSA检查.结果 CT表现:①6例颈动脉体瘤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呈与周围肌肉组织等密度改变;2例累及颈静脉孔者可见颈静脉孔扩大,边缘不规则、虫蚀状骨质破坏.②5例神经鞘瘤为卵圆形或梭形软组织肿块影,呈与周围肌肉组织等或低混杂密度改变;2例累及颈静脉孔者可见颈静脉孔扩大,边缘光整,无骨质破坏.MRI表现:8例颈动脉体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纵向生长,有特征性血管流空信号,分离并包绕颈内、外动脉,动脉管径正常,增强扫描明显强化.8例神经鞘瘤呈梭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纵向生长,呈混杂信号,分离颈动、静脉,血管管径变窄,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DSA表现:4例颈动脉体瘤呈明显肿瘤染色,2例神经鞘瘤呈轻度肿瘤染色.结论 根据颈动脉间隙内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对二者进行准确鉴别.
作者:郝大鹏;满凤媛;王振常;徐文坚;梁熙虹;崔久法;陈光利;杨本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不同参数(如声压、频率、辐照时间)所致的超声辐射力对流动状态下的微泡造影剂的作用.方法 建立微血管流体模型,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记录不同的辐照参数对微泡造影剂的推移、聚集现象,对比分析不同辐射力对微泡的作用.结果 固定声强时,频率为2.0 MHz的超声波对微泡的推移与聚集作用大于1.0 MHz和0.5 MHz;低声压超声对微泡无明显破坏作用,但使其流速减慢;浓度为7×10~7个/ml时微泡聚集现象较浓度为7×10~5个/ml时明显,当微泡浓度高达7×10~9个/ml时,超声辐射力对微泡无明显的推移;延长辐照时间对微泡的推移和聚集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参数的超声辐射力对微泡造影剂的推移和聚集作用不同,可望通过调整辐射力参数来大程度地提高微泡的靶向黏附率.
作者:刘佳;张萍;刘政;赵洋;高顺记;皋月娟;高云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研究应用超声仪观察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有无腹壁粘连,进而评价医用防粘连膜的效用.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7年10月-2008年12月因胆囊结石在我院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18~75岁,平均(43.1±19.8)岁.
作者:何美情;艾红;杨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MSCTPI)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良性组33例和恶性组10例,良性组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亚组(17例)和甲状腺腺瘤亚组(16例),恶性组为甲状腺癌10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排螺旋CT,常规CT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绘制颈总动脉、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各组BF、BV、MTT、PS值.对灌注参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TDC为单峰型,良性组的TDC表现为速升-缓降的小峰,恶性组TDC可分为基线段、上升段、下降段和水平段.良性组与恶性组间比较,BV、BF、MTT、P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03、<0.001);BV值和MTT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F值良性组各亚组与甲状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值恶性组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腺瘤组在BF、BV、MTT、P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PI可准确反映甲状腺病变的血流特点;分析灌注参数BF、BV、MTT及PS值有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作者:尹秀玲;邱士军;赵洋;陈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不典型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表现不典型的早期脊椎结核患者6例及化脓性脊椎炎患者7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分析其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及增强检查后MR特点.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MRI特征.结果 化脓性脊椎炎中早期椎间隙变窄(8/10,80.00%)、椎体上/下部条状异常信号(12/18,66.67%)、终板下线样高信号(13/18,72.2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脊椎结核(均无以上征象).脊椎结核中椎体前部局限异常信号(4/12,33.33%)、跨椎体脓肿(5/6,83.33%)发生率明显高于化脓性脊椎炎(均无以上征象).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能鉴别早期表现不典型的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
作者:屈瑾;雷新玮;祁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技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血管模型:①未注射对比剂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10次;②注射对比剂后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5次.用MMBE减影后行3D VR、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评价减影图像质量;测量减影全幅图像CT值(无对比剂);前后提取两组骨蒙片相减评价图像质量(无对比剂);比较同步MMBE与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结果 采用MMBE减影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图像质量均为Ⅱ级13次、Ⅲ级2次;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减影图像CT值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次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均为Ⅰ级,而非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Ⅱ级8次、Ⅲ级1次、Ⅰ级1次;同步MMBE减影图像质量Ⅱ级13次、Ⅲ级2次,15次VCTDSA减影图像质量均为Ⅰ级.结论 同步MMBE技术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方法,可提高MMBE减影后的图像质量;VCTDSA减影图像质量优于同步MMBE.
作者:张丽娟;吕发金;谢惠;蒋孝先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比较3种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建模方法,探索适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裸鼠移植瘤建模方法.方法 48只BALB/C-nu/nu裸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对实验组采用2 mm3大小的瘤组织块建模,对照组1采用1 mm3大小的瘤组织块建模,对照组2采用瘤细胞悬液法进行建模,分别观察成瘤率、成瘤时间和成瘤数目.接种后3~6周进行常规MR扫描及T2-mapping成像.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成瘤率分别为93.75%、75.00%、43.75%,实验组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肿瘤体积达1 cm3的时间分别为(21.7±2.4)天、(29.8±2.9)天、(34.6±3.9)天,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形成单发肿瘤的比例分别为93.33%、75.00%、14.29%,实验组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T1WI和T2WI均能清晰显示肿瘤、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等主要脏器,肿瘤在T1WI上呈等、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利用多回波自旋回波序列(MSE)可测量肿瘤组织的T2弛豫时间,将T2-mapping成像数据输入工作站可获得T2-mapping伪彩图.结论 采用体积约2 mm3的改良瘤组织块法制作人肝癌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率高,成瘤时间短且较易形成单发肿瘤,可进行常规MR成像和T2-mapping成像,是一种适用于分子影像学成像研究的建模方法.
作者:洪国斌;梁碧玲;沈君;黄文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男,71岁.10年前出现尿频、夜尿增多,渐加重,出现尿线细,排尿无力,尿路中断,尿后滴沥.1周前酒后排尿困难症状明显加重,出现点滴状排尿,伴尿痛,无血尿、腰痛及畏寒发热.1天前因出现尿闭而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增大,中央沟消失,质地中,表面光滑,无结节,肛管括约肌张力正常,指套无染血.PSA:24.55 ng/ml.经直肠超声所见:正常前列腺形态消失,在前列腺位置见一大小10.8 cm×8.9 cm×8.3 cm肿物,内见无回声及高回声区,呈网格状,边界尚清,肿物内探及极少量彩色血流信号.增强CT:盆腔内见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0.0 cm×8.8 cm×7.0 cm,囊性为主,并可见分隔,增强后病灶周边与分隔明显强化,部分病灶与前列腺及膀胱界限不清,前列腺显示不清,膀胱受压向左前方移位(图1A).
作者:李春媚;陈敏;赵伟峰;张宏;李飒英;王文超;张晨;周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7.0T小动物MRI及Micro-PET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方法 取10只46周龄ApoE-/-小鼠建立老年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取5只模型于鼠尾静脉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前、后12 h、24 h、36 h 行MR扫描(应用7.0TMR仪);另5只模型于鼠尾静脉注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1 h、2 h、3 h后行Micro-PET显像;取腹主动脉行病理检查.结果 老年ApoE-/-小鼠高脂喂养6个月后,7.0T MRI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鼠尾静脉注射SPIO后36 h发现鼠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血管壁T2W像上环形高信号较未注射SPIO前变薄,血管腔较前增宽.鼠尾静脉注射~(18)F-FDG行Micro-PET检测,发现在3 h左右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动脉区域有放射性浓聚.病理示腹主动脉壁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巨噬细胞的聚集.结论 7.0T MRI及Micro-PET可成功检测巨噬细胞丰富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判断斑块的易损性,为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中娟;邓钢;黄洪波;李爱梅;居胜红;赵瑞;金晖;魏晓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