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梅;朱颖;陈晓艳;张海杰;张艳
目的:探讨分析相对精确的脂肪颗粒注射量,在面部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几何体积运算方式,相对精确的计算出脂肪颗粒注射量,对96例,162个部位行面部充填术.结果:其中72例行了3个月至1年的随访,有效率达100%,首次充填后的满意率为83.33%,2~3次充填后总满意率达95.83%,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过计算的脂肪颗粒充填量行面部充填术,可能提高脂肪颗粒的成活率,并提高该手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明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前体,可以兴奋心脏、收缩和扩张血管[1].肾血管扩张使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综合效应使血压升高.持续滴入多巴胺后,若局部血管药物浓度>5μg/(公斤体重·分钟),连续用药时间较长,刺激局部血管收缩[2-3],现对1例多巴胺外渗导致局部坏死的病例进行治疗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耿淑坤;王伟;吴艳芬;杨金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室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例急性心肌梗塞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发生室颤的高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论:室颤是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如何有效预防和抢救此类病人是有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一旦发生心室颤动,需采取及时、积极及正确的抢救措施,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周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其中机械性梗阻包括尿道损伤或结石、异物的突然阻塞或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临床上应及时处理.
作者:王卫叶;连贵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药秦马四虫汤结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秦马四虫汤结合火针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3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秦马四虫汤结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赵湛君;张立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对77例早产儿孕母胎盘进行绒毛膜羊膜炎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宫内感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早产儿脐带血细胞因子IL-1β、IL-6、TNF-c、IL-10水平;早产儿出生后7天内行头颅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早期运动发育指标检测,由指标确定脑损伤是否存在.结果:1.孕母绒毛膜羊膜炎患病率为35%(27/77例),早产儿脑损伤患病率为51.8%(14/27例);非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儿脑损伤患病率为8%(4/50例),二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4,P<0.05);2.脑损伤组脐带血IL-1 β 、IL-6、TNF-α水平分别为(6.67±2.98)μg·L-1、(7.76±4.17)μg·L-1和(5.67±1.91)μg·L-1,均高于无脑损伤组[(1.65±1.31)μg·L-1、(1.37±2.21)μg·L-1和(3.41±0.79)μg·L-1];而IL-10水平为(1.32±0.27)μg·L-1,低于无脑损伤组[(1.79±0.23)μg·L-1];上述细胞因子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宫内感染的早产儿易发生脑损伤,细胞因子可能介导了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的过程.
作者:李晓云;汤慕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罐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伴发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8)采用针刺加拔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n=40)采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和77.5%.结论:针罐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伴发脂肪肝疗效满意.
作者:裴春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和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和预后的效果.
作者:薛润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1]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量量表(WHOQOL-BREF)[2]对我院50例烧伤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心理护理组,常规组患者予以烧伤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2周,对2组患者焦虑心理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问卷,采集数据.结果:常规组无焦虑、重度焦虑患者明显高于心理护理干预组,P<0.05;另外,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价中干预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烧伤患者的负性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判断.方法:产后确诊羊水过少79例与同期羊水量正常产妇79例进行比较,比较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结果: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羊水粪染、脐带缠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无明显差异,79例羊水过少中,剖宫产术55例,直接剖宫产术24例,48例阴道试产后因有剖宫产指征改剖宫产者31例.结论:对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妇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王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比较Chevron截骨治疗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Chevron截骨治疗拇外翻畸形31例39足,术中拇收肌切断组15例20足(A组),保留拇收肌组1 6例19足(B组).结果:A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闻夹角分别改善(16.7±2.0)°、(5.1±0.7)°,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4±4.4),术后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2足拇趾外侧麻木,1足出现跖骨头坏死,1足出现截骨端延迟愈合;B组: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分别改善(17.1±1.5)°、(5.6±0.8)°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提高44.0±3.9,1足拇趾背内侧出现麻木.两组比较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跖趾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evron截骨治疗中度足拇外翻术中切断拇收肌和保留拇收肌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术中切断拇收肌存在并发症增加的风险.
作者:李晓明;郭东辉;石国君;袁福禄;张洪相;韩广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食管癌术后,必须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至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其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胃液及胃内容物吸出,减少胃液积聚,防止返流,降低手术部位张力和炎症,减少胃液对胃的刺激,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食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1].我科临床放置胃管时间一般为6~8天,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管提前脱出,若胃管自行脱出,严禁再次插入,以防吻合口插瘘[2].我科采用与普外科合作,在患者腹部行空肠造瘘手术的补救方法,将营养液经造瘘口处注入空肠,供给营养.
作者:高小红;赵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针对1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展产前、分娩期、产后的健康教育,进行糖尿病健康指导、饮食指导、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等护理.结果:1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安艳梅;任凤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MPP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以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本科住院的MPP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轻症组(46例)及重症组(3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测定血清TNF-α与IL-13水平,并与对照组4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发现MPP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现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血清TNF-α、IL-13因子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692,-2.855).结论:MPP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明显增高,其中重症MPP者上述因子升高尤为明显,提示与MP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揭示了MPP的免疫性发病机制.
作者:孟宪萍;孟淑英;项志凤;郑秀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BP)时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143例进行CBP治疗的清醒患者采取两种健康教育方法进行CBP知识教育,观察患者对治疗配合程度的影响.结果:数据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P<0.05),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大大提高.结论:在急诊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对CBP技术的认知度,增加患者对该治疗的依存性,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陈艳梅;任玉芳;潘虹霞;张秀谦;曹桂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膀胱永久性造瘘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3例耻骨上膀胱永久性造瘘术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和综合护理.结果:通过住院期间健康指导和出院后的定期随访,能够使患者及家属对造瘘管做到很好的护理,患者感染的几率小,换管次数少,并发症减少.结论:永久性膀胱留置造瘘管回归家庭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福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对比间断与持续对光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学院儿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A组采用间断光疗,照射8h,间歇16h.B组采用持续光疗.胆红素浓度降至220.6μmol/L以下时停止光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照射8小时后胆红素浓度下降至原来的50.3%,而B组照射24h后胆红素浓度下降52.6%.A组照射24h后治愈率为80%.B组照射24h后治愈率仅为30%.同样照射时间下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间断光疗效果优于持续光疗.
作者:刘小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月~20l1年12月在我院妇科化疗的卵巢癌患者34例设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在口腔粘膜溃疡□药物外渗□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徐雅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通过采用整体护理来的方式来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将本医院144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因而,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作者:廖宝芳;肖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0例临床怀疑寰枢椎半脱位的儿童患者,张口位摄片不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经患儿家长同意后行DTS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寰枢椎形态结构显示完整,寰椎侧块及寰枢关节间隙显示清晰,无周围组织结构干扰.其中14例寰枢椎半脱位,显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隙不对称.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儿童寰枢关节检查中具有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势,且患儿接受辐射量较CT检查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文峰;王立兴;丁健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