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艳;王林娟;张平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及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方法:对卵巢恶性肿瘤60例,良性肿瘤103例及7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浆CEA、CA72-4及CA125的含量,并分析比较.结果:卵巢癌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其血浆CEA、CA72-4和CA125水平显著升高(P<0.05);卵巢癌组血浆CA125的阳性率与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良性肿瘤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A72-4和CA125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灵敏度,且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辅助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邢延芳;闫杜娟;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减轻患者精神痛苦,降低负性情绪反应影响患者创伤的抢救以至康复.方法: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评估,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结果: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11例患者均康复.结论:心理治疗使创伤骨折住院患者从不良的心理状态下解脱出来,恢复正常完整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健;牛志霞;王春霞;张慧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PDT联合手术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对瘢痕组织胶原及成纤维细胞老化的影响,探讨PDT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机制.方法:检测30例瘢痕疙瘩患者皮损组织PDT治疗前后的羟脯氨酸含量,以及β-gal含量;观察PDT联合手术治疗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PDT可显著降低瘢痕疙瘩组织的羟脯氨酸含量,回升β-gal含量,诱导成纤维细胞老化.治疗后12个月临床症状仍具有显著改善.结论:PDT在避免致癌风险的同时保证了疗效的持久性.而且组织选择性好、创伤小,是治疗瘢痕疙瘩有发展潜力的疗法之一.
作者:王琼;董颖颖;耿松梅;葛文娱;肖生祥;李蕊联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给予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1g/次、3次/日,对照组30例口服甘利欣胶囊,1g/次、3次/日,疗程各3个月.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血脂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慢性乙肝,降酶疗效明显、平稳、不反跳,有明显退黄作用,有降脂、改善肝细胞脂肪代谢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蕻馨;苗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切除头颈恶性肿瘤后,给予患者多皮瓣联合重建缺损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头颈肿瘤术后进行缺损重建的患者126例,利用患者的股前外侧游离肌皮瓣联合胸大肌肌皮瓣、前臂游离肌皮瓣进行缺损重建.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切除肿瘤,缺损采用多皮瓣联合修复效果满意.其中,由于术前进行根治性放疗,10例患者的胸大肌皮瓣边缘较难愈合,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给予晚期头颈肿瘤术后多皮瓣重建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顺金;刘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交流与往来日益频繁,道路交通意外损伤日益增多,再加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骨折和内固定手术也相应增多.因此,骨科内固定患者术后感染的防治及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夏丽霞;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祛白消斑汤加减治疗;B组采用NB-UVB治疗;C组给予祛白消斑汤加减联合NB-UVB治疗,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C组患者有效率86.96%,显著高于A组(56.52%)与B组(58.7%)(P<0.05);三组患者不同部位皮损比较,面颈部疗效佳,其次为躯干部位疗效;四肢皮损疗效差;三部位中,C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中药祛白消斑汤加减配合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祛白消斑汤与NB-UVB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莫令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人致病菌分布,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以考察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病源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3月30例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致病菌分布,测定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受试的5种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对多数致病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美洛西林和头孢吡肟对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有较好疗效,头孢拉定和氨苄青霉素对多数致病菌不敏感.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中,多数感染由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引起,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也占相当比例.
作者:方永江;姜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手术室作为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而且工作紧张、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责任十分重大,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教学必须培养护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护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培养护理实用型人才.
作者:杨丽丽;代丹丹;贾春怡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本院RICU收治的71例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按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死亡组,比较两组RDW水平,再根据RDW水平将患者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分值、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结果:死亡组RDW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 RDW升高组的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RDW正常组(P<0.05).结论:RDW水平能在早期提示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后情况,可考虑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雯雯;史菲;张婷;邱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比较30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输液工具.结果: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长期输液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和抢救工作的效率.结论: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科学的输液工具,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减轻护士工作量,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价三丙烯微球(Embosphere)作为动脉栓塞剂的栓塞性能,观察Embosphere微球联合碘化油进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将微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用碘油化疗药物混合乳剂进行肿瘤微循环血管栓塞,再用直径500~700μm的Embosphere微球2~4ml栓塞肿瘤供血小动脉,透视下观察血流明显减慢或血管铸型时停止.每隔一个月进行肝脏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随访,查AFP及肝功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组50例患者经过2~5次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随访5~36个月,其中2例肿瘤小于5cm的患者经过3~4次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肿瘤临床治愈,AFP正常,超过3个月疗效评价CR.29例经过2~5次治疗临床症状好转,肿瘤缩小,AFP下降明显均在20~500μg/L,超过3个月疗效评价PR,17例患者肿瘤较大,经过治疗后肿瘤无明显变化,疗效评价NC,2例患者为肿瘤巨大,伴有肝内多发转移,经过治疗肿瘤仍有进展,疗效为PD,有效率(CR+PR)为62%,获益率(CP+PR+NC)为96%.结论:Embosphere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在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性能优越,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士琦;牛春华;陈晖;陈俊卯;田素红;李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对照组21例,治疗组39例,治疗组中包括有有创呼吸机指证而拒绝插管患者1 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性脑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特别是有有创呼吸机指证而拒绝插管患者也有一定效果.
作者:张恩花;王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振动排痰疗法是帮助肺部感染患者起到痰液松动利于咳出,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加强对振动排痰仪使用的护理规范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差异确定体位、振动频率、振动方法、每次振动时间和下一次间隔的时间,减少了不适症状的出现,确保了治疗效果.
作者:王欣;田宇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廊坊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和免疫状况,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廊坊市健康人群4400人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各年龄组的抗体水平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c=9857,P=0.000),各县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3.53,P<0.01).结论:廊坊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今后要积极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巩固消除麻疹成果.
作者:肖利新;刘国良;陈忠健;魏继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镜定位下腹腔镜治疗治疗微小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9例胃间质瘤.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90min,术中出血量30~70ml,术后12~24h拔除胃管,3~4天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日4~6天,随访1~16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王鸿轲;吕高波;杨维桢;杨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浆膜腔积液同时运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总数、白细胞数和间皮细胞数.结果:两种方法各细胞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对相关疾病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淑卓;王淑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1 病历资料患者曾某,男,65岁,2011年9月中旬因下肢关节痛伴尿酸增高(442μmol/L)诊断为痛风,口服别嘌呤醇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复查尿酸水平310 μ mol/L.2个月后出现发热、乏力,以为受凉所致,社区医院就诊时未提供2月前别嘌呤醇用药史,对症治疗曾经先后分次口服阿司匹林泡腾片2片,“白加黑”,2片,期间双上臂、背部曾出现点状红色丘疹,较密,痒感,未特殊治疗皮疹自行大部分减褪.2011年11月19日因发热持续9天未退,就诊于我院急诊.Tmax:39.7℃,HR:110次/分,Bp:118/70mmHg,伴轻咳,乏力,无痰,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皮肤黄染及皮疹.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有海鲜过敏史.
作者:王青;张涛;王琳娜;曹守冬;李章君;孙晶;张青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素质对专职保健工作的影响.方法:对长期从事干部保健工作的护士进行追踪式访谈.结果:受调查的护士均有过受不同心理活动影响工作的经历,包括积极心态促进工作与不良心理妨碍工作等.结论:护士心理素质在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健护士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从事保健工作,提高老干部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仙春;张小迎;吕晓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戈舍瑞林应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经验.方法: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前、中、后的护理,使用戈舍瑞林治疗前列腺癌12例患者,都按时完成治疗,均未出现重大不良反应.结论: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保证用药安全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赵静;柯昌云;刘瑞;刘荣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