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江;姜海燕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给予环磷腺苷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天1次,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1天1次,静脉滴注,10~14天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梁锦红;阿锋;曾桂月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32例患者,采取术前访视与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观察,重视造瘘口及各类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肛管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为2.7天,平均住院天数为13.2天,术后切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瘘1例,造口坏死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半年,除1例C期患者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及时的并发症处理,积极的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夏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介绍疣净酊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质量稳定性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用浸渍法制备疣净酊,经质量检验、留样观察、不良反应跟踪及病例资料分析等进行质量稳定性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疣净酊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临床效果可靠.结论:疣净酊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疗效确切,是治疗扁平疣、寻常疣等疾病较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祯;王爱萍;李润梅;孟昭影;郜贺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救治的佳时机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我科收治外伤性肝破裂8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与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4例,为非手术治疗组;B组:44例,为外伤后6小时内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组;C组:36例,为外伤后6小时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组.将3组患者的死亡率,经统计学处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无死亡,治愈出院;B组死亡8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并发胆汁性腹膜炎,经引流后治愈出院;C组死亡8例,其中6例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胆汁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休克.结论:手术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首选方法.早期明确诊断、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外伤性肝破裂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承圣;蒋志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 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过程,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机体出入量等病情变化的观察和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临床治愈62例,好转43例,植物生存20例,死亡28例.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科学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冰娟;李培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PCI术中,支架脱载虽然少见,约0.32%~1.7%[1],但如果不及时取出,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风险和危害[2-3],我院介入导管室成功将一枚脱载支架取出,不但为患者挽回了损失,化解了风险,也为今后的PCI手术意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心理疏导的重要性.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3岁,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收住院,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右冠状动脉中段弥漫性狭窄,重70%左右,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中远段弥漫性狭窄,重80%左右;回旋支近端可见斑块,中段狭窄50%)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行左冠前降支支架植入术,经桡动脉应用JL4指引导管到位后,BMW导丝通过病变部位,分别用球囊NC SPR1.5×20mm、Pioneer2.0×20mm预扩张前降支病变处,Firebird2支架2.75×33mm不能通过病变处,又用球囊NCSPR3.0×12mm扩张LAD病变处后,支架仍不能通过病变部位,结果支架在反复撤退时,其后端与指引导管开口碰撞,使支架近端张开,不能回收入指引导管内,于是将指引导管、支架一同收回上肢血管内,到桡动脉近段时,支架脱落.
作者:赵勤俭;刘艳茹;王建英;王颖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通过六西格玛的知识培训、项目选择和团队组建,确定实施项目,并分阶段改进管理措施.结果:应用六西格玛后,优化了门诊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了输液患者的满意度,有效降低了医用品的消毒成本及降低了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在医院护理质量的管理中,应用六西格玛,不仅有效改进了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更全面促进了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作者:张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的实施,以保证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安全、用药安全、输血安全等,并且提高手术期的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251 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手术期安全护理,术前一日认真履行访视制度,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麻醉方式,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心理素质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思想负担、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做好术前三方安全核对制度,并且协助手术医生正确安置手术体位,在刀碰皮时再次确认“time out”.术中加强对手术环境的管理、无菌操作技术的监督、消毒灭菌物品的监控,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使用各种仪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术后监督管理检查各种管路安置是否牢固、有无破漏.为患者整理好衣被,遮盖隐私,注意保暖.结果:2518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无一例发生手术期安全差错事故,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安返病房,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好评.结论: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安全护理,提高手术期的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手术期各项操作安全、顺利进行,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爱丽;李嫚;程相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导尿术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比较广泛,因为此项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所以比较重视无菌技术操作,老年男性患者由于前列腺肥大,患者有包茎,疏忽了将消毒时后推的包皮在插入尿管后及时复位,致包皮嵌顿水肿.虽较少见,但有潜在危险,现报告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82岁,因脑梗塞入院治疗1周,因前列腺肥大,排尿不畅,不能自主排尿伴尿潴留,给予留置导尿术.查体:T 37.1℃,P 92次/min、R 18次/min、BP 130/90mmHg,常规消毒包皮时后推发现患者有包茎,进管顺利,引出尿液为淡黄色.次日晨护士做会阴护理时时发现龟头水肿.查体可见阴茎水肿、龟头肿大苍白,包皮上翻,包皮口环卡在冠状沟部,行手法复位未成功,患者疼痛难忍不能配合.患者为脑梗塞再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一般状态较差,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初步诊断为慢性尿潴留、脑梗塞、前列腺肥大、既往冠心病史.经对症治疗10日后好转出院.
作者:朱猛;张爱华;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气动植皮机在自体游离皮片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气动植皮机取皮120例,其中中厚皮片82例,刃厚皮片38例.记录取皮用时、皮片大小、厚薄均匀和边缘整齐程度、植皮成活率、供皮区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结果:采用气动植皮机取皮操作时间为6~15min,平均9min.所取皮片边缘整齐,厚薄均匀,大皮片达10.2cm×18cm.皮片移植成活率92%~100%,供皮区愈合时间5~7天,均一期愈合.结论:使用气动植皮机取皮具有手术时间短、所取皮片宽度可调、厚度均匀、边缘整齐、供皮区愈合好、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取皮方法.
作者:练慧斌;徐刚;黄金华;周荣芳;周杰;刘亦峰;刘森;罗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临床应用重组人IL-2、香菇菌多糖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液(5-FU)外用治疗扁平疣进行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36例用重组人IL-2皮下注射,香菇菌多糖片口服联合5-FU点涂.对照组34例不用重组人IL-2,其他同治疗组.一个月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67.6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IL-2、香菇菌多糖联合5-FU外用治疗扁平疣疗效较为满意,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需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结胸腔镜胸腺病变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08年9月~2012年9月,我院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21例.术后病理为胸腺增生和良、恶性胸腺瘤.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32分钟,术中平均出血50ml,术后平均放置胸管时间48小时,平均住院时间5天.平均随诊1.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胸腔镜治疗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的短期随诊疗效满意.
作者:李晓辉;王作培;张锋;韦海涛;何占锋;丁凯;施巩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CRRT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采取CRRT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小的23岁,年龄大的75岁,平均年龄(56.34±2.12)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小的24岁,年龄大的76岁,平均年龄(57.01±1.9R)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34例,救治成功率为97.14%,发生渗血2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并发症发生率8.57%;对照组救治成功31例,救治成功率为88.57%,发生渗血3例,一过性低血压4例,并发症发生率20%.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2±2.12)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21±1.78)分.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CRRT治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单外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根据对本院门诊部门静脉滴注输液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过程,对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以及改进措施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方法:此次门诊医学护理实验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部门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部进行静脉输液患者为基础数据,从中抽取880例,以其原始门诊病例资料为分析的依据.本次门诊输液护理实验,分为两个时段,将2010年6月~12月定为问题搜集阶段,主要由有关部门针对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现状,精心设计制定出门诊输液调查问卷以及用户满意度调查表,随机抽选调查门诊输液患者440例,分析患者的门诊输液需求,并总结出门诊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护理措施.将2011年1月~6月定为整改阶段,根据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实施改进护理措施.同时随机抽选调查门诊输液患者440例,在2011年6月份对患者的需求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重新调查,对两个阶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搜集阶段组:440例,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2.27%,治疗周期平均(7.23±1.34)天,满意度调查优良率80%(352/440);整改阶段组:440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0.45%,治疗周期平均(5.14±2.15)天,满意度调查优良率97%(427/440).结论:对门诊静脉滴注患者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门诊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改进,能够有效提高门诊治疗的康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出现,得到患者的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谢秋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高发肿瘤,以美国为例每年新发现的膀胱癌病例超过6万例,其中,70-80%肿瘤属表浅型膀胱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提高表浅型膀胱癌疗效的重要措施,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TUR(经尿道电切术)、化疗、免疫治疗及膀胱切除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文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单纯及复合型胰腺外伤的诊断及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急诊收治的42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22例,其余均经术中探查确诊,治疗均采用手术治疗,Ⅰ、Ⅱ级胰腺损伤18例,其中单纯行胰周引流3例,清除胰周坏死组织、缝合止血、外引流1 3例,腹腔镜下胰周引流2例;Ⅲ级胰腺损伤15例,其中胰腺远端、脾联合切除,胰腺近端结节缝合9例,胰腺远端与空肠吻合术近端结节或褥氏缝合缝合4例,胰腺遗端胃吻合加空肠造瘘术2例,Ⅳ级胰腺损伤7例,给予行胰头坏死组织彻底清除、近侧断端缝合、远侧断端与空肠吻合、彻底引流,Ⅴ级损伤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改良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结论:联合应用影像学及生化检查可提高术前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率,术中认真细致探查是防止遗漏胰腺损伤的重要措施,根据患者胰腺损伤级别给予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张磊;康德新;栾文勃;于洪亮;陈志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急诊科发生的37起护患纠纷,并概括记录薄所记载的内容予以整理分析,护患纠纷的分类按有关资料常规及老师指导而定,针对不同类型护患纠纷予以分析概括其原因,同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37起护患纠纷中由护理方面引起26起,占70.27%,其中护士业务水平问题引起9起,占24.32%,语言沟通不佳引起10起,占27.03%,护士心理素质不稳定引起7起,占18.92%,而患者及家属因素引起11起,占29.73%.结论:护患纠纷中以护理方面原因占多数,其中,护士业务水平方面的原因占首位,应着重针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于化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妊娠中晚期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前门诊检查的妊娠中晚期患有尿路感染的孕妇30例,应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每日单剂量睡前口服1次,1次1瓶(3克),治疗1-3日.结果:治疗的有效率为96.66%.结论: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治疗妊娠中晚期尿路感染具有疗程短,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慧;冯淑香;朴桂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MMP-2和TIMP-1的变化,探讨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制.方法: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高浓度ALA-PDT治疗组、低浓度ALA-PDT治疗组、PDT治疗组进行治疗,1次/周,共3次.治疗后1月,2月和3月采集样本,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是有效的.结论:ALA-PDT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逆转MMP-2和TIMP-1之间的失衡状态实现的.
作者:周鹏军;王琼;肖生祥;李张军;涂晨;张燕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利用改良下肢支具协助脑出血后偏瘫悬垂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出血后偏瘫悬垂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下肢支具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改良下肢支具协助偏瘫悬垂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方法简便、效果明显、易于掌握,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及家庭康复.
作者:高欣;赵阳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