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圣;蒋志宏
目的:探讨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TM)联合检测在临床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组,150例肝炎和150例肝硬化患者为良性肝病组及1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各组同步检测AFP、CEA、CA199(采用ELISA法),AFU、TSGF(用生化定量分析法).结果:肝癌组的5种TM血清检测水平较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5种TM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肝癌的临床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临床医师进行有效及时的诊断,利于及时治疗,具有很好的互补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良勇;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落实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培养称职护士.方法:新分配护士必须完成院内轮转,上岗后须接受3~5年规范化培训,护理部制定全院的规范化培训方案,肿瘤科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包括职业素质、医德医风、临床护理理论及技能.轮转期间以“三基”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带教实行一对一导师制,科室轮转结束后进行出科考核.结果:2011年本病区共接受年轻轮转护士六名,均顺利完成轮转计划,合格出科.结论:肿瘤科的专科特点及要求,社会及环境的影响,对年轻护士影响较大,要把轮转护士视为一个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重视环境对她们的影响,全方位给予支持和关心,使她们早日成才.
作者:丁粉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关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讨论.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确诊的普通慢性疾病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90例设为抽取调查对象.结果:治疗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针对存在的躯体症状多、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差、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熟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原理、作用,熟练操作各种监测仪器,同时要做到护理过程中细心、周到、热情,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减少死亡,争取早日痊愈.
作者:周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急诊科发生的37起护患纠纷,并概括记录薄所记载的内容予以整理分析,护患纠纷的分类按有关资料常规及老师指导而定,针对不同类型护患纠纷予以分析概括其原因,同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37起护患纠纷中由护理方面引起26起,占70.27%,其中护士业务水平问题引起9起,占24.32%,语言沟通不佳引起10起,占27.03%,护士心理素质不稳定引起7起,占18.92%,而患者及家属因素引起11起,占29.73%.结论:护患纠纷中以护理方面原因占多数,其中,护士业务水平方面的原因占首位,应着重针对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于化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69例住院患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50名(实验组),从出勤、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三方面制定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量化考核方案,以此作为护理人员工资、绩效、评优及奖金分配的依据;另选之前未实施量化考核的218例手术患者及手术室护理人员30名(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医生、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1年的护理量化考核,实验组共发生护理差错5例(1.86%),护理纠纷7例(2.60%),医生护满意度评分(97.2±3.4)分,患者满意度评分(95.7±4.5)分;对照组共发生护理差错14例(6.42%),护理纠纷21例(9.63%),医生满意度评分(88.4±4.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77.2±5.6)分;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量化考核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创造品牌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肖虹;廖宝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案例分析加强护士的责任意识.方法:通过两例就诊患者的案例分析,案例中列举其相应的对策,强调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结果:通过案例分析和相应的对策,使护士熟知人性化护理体现在细节之处.结论:人性化服务体现在口腔门诊患者的就诊前、就诊中、就诊后,关注护理中的细节就能使护理贴近患者,更加服务主动化,总体的护理品质上升.
作者:黄慧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全,缺失或支配神经发育障碍导致的一种先天性眼睑疾病.由于上睑下垂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视功能,甚至造成弱视,多数患者以美容为目的而就诊,十分重视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我科对先天性轻、中度上睑下垂,采用高位打开眶隔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和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额肌瓣腱膜悬吊术,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平;杨晨松;付立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针对1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展产前、分娩期、产后的健康教育,进行糖尿病健康指导、饮食指导、控制血糖、胰岛素治疗等护理.结果:1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安艳梅;任凤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待产孕妇进行术前病症观察、分析诊断,对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展开研究与探讨.方法:抽选300例待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综合护理组:待产产妇为150例,除了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外,在妇产科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均加强了护理干预,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综合性护理等等;对照组:待产产妇150例,主要对孕妇进行简单的常规性护理.结果:综合护理组:自然分娩95例,剖腹产产妇39例,需要实施助产生产的孕妇16例,新生儿成活率100%;对照组:自然分娩84例,剖腹产产妇41例,需要实施助产生产的孕妇25例,新生儿成活率98.67%.综合护理组满意度达93.33%,对照组为70.6%.结论:在妇产科手术过程中,加强对产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生产的效率,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
作者:高爱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对泌尿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的方法,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方法:选择泌尿外科手术病人50例采用传统护理服务和50例采用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包床到护,责任到人,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实施入院-围手术期-出院整个过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的病人满意度达96%及健康教育知晓率95%显著高于传统护理服务,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服务的实施和开展,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比分析椎板开窗手术与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成椎板开窗手术组33例和椎间盘镜组30例,分别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切口大小、出血情况以及手术恢复效果.结果:椎板开窗手术组与椎间盘镜组优良率分别为87.6%和91.2%,无统计学差异.然后手术时间,术中切口大小,出血量,卧位休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椎板开窗手术组与椎间盘镜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但椎间盘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其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办法之一.
作者:王福荣;孔翔飞;蒋守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测量结果治疗组分别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一般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对治疗组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问题得以缓解,取得良好效果,治疗组经过4周的干预后,SCL-90量表测评各因子分大部分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激励患者对生活产生兴趣,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小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s水平并探讨其在HBV感染者中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s的水平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血清中HBvDNA载量.结果:①慢性乙型肝炎组(CHB)Tregs表达率较急性乙型肝炎组(AHB)有明显差异(P<0.05),与无症状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有显著差异(P均<0.01);②AHB组较健康对照组的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CHB组(P<0.01);③无症状携带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④CHB组外周血HBVDNA载量较其他三组明显偏低(P<0.01);AHB组与无症状携带者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率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①外周血Tregs表达的水平与乙肝患者病情轻重有一定关系,它在乙型肝炎持续感染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Tregs表达率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
作者:蒋自卫;刘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5月在我科就诊的牙髓牙、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并对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肿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根管内细菌和感染物质被推出根尖孔是引起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临床进行根管治疗时应充分重视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减轻其临床症状.
作者:冯敏杰;蔡鸿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妇产科病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涉及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而且病种众多,尤其是在孕妇、产妇以及新生婴儿中,在围手术期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1].对于妇产科室的高感染率,除了病患自己所患的显性疾病之外,还可能是外界所存在的易感染因素导致,包括环境的污染、护理工作缺漏、抗生素的误用等,其中抗生素的滥用是目前妇科病患感染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外因[2].本研究主要从病患在住院期间的身体特征、抗生素的运用、护理方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萍;李晓华;江潇菊;江玉霞;宁新丽;齐国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分区收治,分级护理,合理应用医疗资源,降低了交叉感染发生几率,大限度的减少大部分患儿的医疗开支,大程度达到治病救人,对于工作较忙,无人照顾的惠儿采取无陪,以满足不同经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减轻家属的负担;对于家庭贫困病情许可的患儿采取母婴同室,从而减少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了传统的全无陪或全母婴同室而带来的一些弊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张家荣;胡周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陕西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正确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有效改变现有的教育和学生抑郁现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104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调查中得分较高的选项为家庭经济困难、受人歧视或冷遇、学习就业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失恋等生活事件的影响可加重抑郁症状.结论:作为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到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存在和逐渐上升的趋势,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韩继明;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39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都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改善了患肢血供,防止足部损伤及足部病变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大限度保证患者的躯体完整性,有效地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
作者:卞月秋;张宜生;张大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是患者出现的常见问题,伴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易出现包括吸入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吞咽困难的治疗十分重要.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严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结果:本组2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经过规范抗菌药物应用和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2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好转自动出院,均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传播,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及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医疗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韦少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