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需时
目的:评价60ug乙肝疫苗应用于常规乙肝疫苗无应答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电信局、移动公司、海事局三个单位中1 08名血清中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均为阴性,以往接种常规乙肝疫苗无应答人群接种60ug乙肝疫苗,1月后检测血清抗-HBs指标.结果:接种后抗-HBs阳转率为86.11%;抗-HBs GMT(95%CI)为122.103(101.364-149.653).结论:60ug乙肝疫苗在受试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建议对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人群和不能按要求程序全程接种三针常规乙肝疫苗人群,接种60ug乙肝疫苗.
作者:彭友杏;苏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医疗与护理降低剖宫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发生率.方法:将2011年1~6月份的剖宫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00例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B组)100例根据寒颤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A组寒颤发生率38%,B组寒颤发生率1%.结论:针对寒颤的原因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可降低剖工产围手术期寒颤的发生率.
作者:陶娥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川北医学院2008、2009、201 0级的270名学生,随机分为TBL组和LBL组,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考核.结果:大多数学生对TBL教学满意,TBL组考试成绩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TBL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优于LBL.T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是进行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有效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本文探讨口腔保健知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中选取600例口腔就诊患者进行总结研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对其中一半的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工作.经过实验表明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患者0HI值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化.得出结论,口腔教育的干预效果显著,口腔患者保健知识普及工作尚需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王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21,P<0.05;X2=3.259,P<0.05);副反应率和平均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平均止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4.173,P<0.05).结论:奥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能保证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祥金;罗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流动儿童的管理非常困难.这就造成了流动儿童不能及时接种免疫疫苗,从而影响了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计划免疫是我国长期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来达到控制并且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我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现状,然后就这些现状提出一些对策供在开展计划免疫工作时参考.
作者:王军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比术后配合穴位针刺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术后腹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80例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针刺治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对因手术产生的不适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曹敏;蒋易晗;王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微创腋臭术中在术区皮肤做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是否可以减少术后血肿的发生及对术区皮肤坏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腋臭患者,左右腋窝术区共210个,每个患者左右两侧随机抽签分为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进行小切口大汗腺剪除术,A组采用术区皮肤的多点铆式缝扎及戳眼开窗引流;B组只自切口放置引流条,余处理相同.结果:A组血肿发生率5.71%,皮肤坏死发生率6.67%;B组血肿发生率20.95%,皮肤坏死发生率17.14%.A、B两组血肿及皮肤坏死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在微创腋臭术中采用多点铆式缝扎和开窗引流可以降低血肿和皮肤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苏晓光;赵雪莲;张春莉;张卓男;张锤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对心理和躯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24例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等干预措施,并观察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后血压、脉搏变化程度、恶心情况和患者自我感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均较基础水平升高,但研究组生理指标增加程度及恶心呕吐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缓解老年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尹春英;王春青;陈健;杨志莉;钱丽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其造成的死亡和并发症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预防手术差错,是手术室安全和风险管理的重点.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分析2004年AORN报道[1],位居第一的差错是手术不正确(包括患者、手术和部位):1995年1月~2001年3月,香港医疗机构鉴定联合委员会回顾1152例志愿者样本,其中114例手术部位发生错误[2];近年来,国内连续发生数起因手术安全核查失误而引发的医疗事件[3],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作者:闫丽;柴凤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临床开展糖尿病教育的新模式以及评估系列强化教育是否比传统的随机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行为改变能带来更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初诊退休或闲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系列强化教育,包括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以及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随机教育,内容同上,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行为改变情况.结果:系列强化教育后实验组的血糖情况、从医行为、自我管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系列强化教育比传统的随机教育在血糖控制与心理、行为的改善方面更有效,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作者:王颖;梁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患者浆膜腔积液同时运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法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总数、白细胞数和间皮细胞数.结果:两种方法各细胞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标本简单、易行,检测结果对相关疾病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淑卓;王淑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膀胱永久性造瘘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3例耻骨上膀胱永久性造瘘术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和综合护理.结果:通过住院期间健康指导和出院后的定期随访,能够使患者及家属对造瘘管做到很好的护理,患者感染的几率小,换管次数少,并发症减少.结论:永久性膀胱留置造瘘管回归家庭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福花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其中机械性梗阻包括尿道损伤或结石、异物的突然阻塞或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临床上应及时处理.
作者:王卫叶;连贵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健康信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2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产妇分为A组和B组,A组仅给予产褥期常规产后访视,B组妇女则对产褥期进行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及实施,观察并比较两组妇女健康信念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B组妇女健康信念水平和SF-36量表中各维度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A组妇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访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褥期妇女采取相应健康行为的信念,改善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适合应用于我区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作者:卡丽毕努尔·力提甫;张嫣;帕提古力·克里木;张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移位及神经束组移位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例单纯臂丛神经上千损伤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10例.患侧肩均不能外展、外旋、上举;屈肘不能;耸肩及伸肘肌力≥4级.肌电图检查:副神经、膈神经及尺神经功能正常;正中神经轻度受损.患者于伤后3-11个月入院治疗.A组于全麻下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膈神经到肌皮神经、肋间神经到腋神经移位术;13组于全麻下行副神经到肩胛上神经、尺神经束支或正中神经束支到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束支或尺神经束支到腋神经移位术.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其中B组2例患者出现手部尺神经轻度损伤症状,2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轻度损伤症状,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与供区神经受损的症状.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分别于术后3、6、9、12个月行肌电图检查,经统计学分析,B组神经传导速度优于A组(P<0.05).A组患者术后5~6个月出现肩外展及屈肘动作,肌电图可记录到受区肌肉新生电位;术后8~9个月,患者肩外展30~65°,屈肘90~120°,肌力3~4级.B组患者术后3~4个月出现肩外展及屈肘动作,肌电图可记录到受区肌肉新生电位;术后7~8个月,患者肩外展30~65°,屈肘90~120°,肌力3~4级.结论:应用功能相近的供体神经行神经束组移位修复受损的神经具有供区损失小、恢复时间快、功能恢复佳等优点,其效果优于神经干直接修复.
作者:李会玲;李海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了解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自服和误服两方面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针对性的护理提供依据,避免因患者的心理因素而耽误或影响治疗.
作者:陶荷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动态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同时探讨灌注参数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使用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与动态CT灌注.结果:本组患者梗死患侧脑组织和健侧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各参数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周围脑组织与健侧脑组织比较显示两侧脑组织CBF和CBV无明显差异(P>0.05),MTT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动态CT灌注成像不仅能明显提高CT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而且能反应脑梗死后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的情况,提高脑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牛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变位加压缝合术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预防及治疗应用变位加压缝合术,观察止血效果,输血量.结果:止血迅速,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无并发症发生,均成功保留了子宫,不影响生育功能.结论:变位加压缝合术是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快速、简单、经济、可靠、节约血资源、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完整性.
作者:王春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让患者安宁、舒适、坦荡地面对死亡,尽可能减轻患者临终前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北京老年医院临终关怀病房2010年5~2011年12月收治的183名临终患者进行护理与生命支持.结果:1~6个月安详离开人世.结论: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使患者舒适、有尊严地度过人生后阶段,安详地离开人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作者:赵炳云;胡志娟;常燕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