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岑怡;吴春燕;叶容
目的:观察自制手插矫形板治疗手部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录的236例手部痉挛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8例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的118例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自制手插矫形板进行牵张训练,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1月后的情况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在痉挛分级和ADL能力以及Fugl-Meyer等情况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痉挛分级、ADL能力和以及Fugl-Meyer等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手部痉挛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自制的手插矫形板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痉挛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丽丽;李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住院新生儿TORCH即巨细胞病毒(cytomegalic virus,CMV)、弓形虫(toxoplasma,TOX)、单纯疱疹病毒(rubella virus,RV)、风疹病毒(herpessimpiex virus,HSV)的感染情况.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住的新生儿350例,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CMV、TOX、HSV、RV-IgM抗体.结果:350例住院新生儿中CMV-IgM阳性9例,TOX-IgM、RV-IgM、HSV-IgM各1例,感染率分别为2.6%、0.25%、0.25%、0.25%,TORCH总感染率为3.4%,临床无特异表现.结论:TORCH感染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赵立敏;鹿雷明;陈志诚;陈素哲;赵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运用流程管理理论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运用流程管理三步骤:制作流程、优化流程,执行流程,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的流程.结果:通过流程管理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流程管理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作者:赵晓辉;赵毅;黄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疗法分别对不同组前列腺炎(CP)患者的治疗对比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35例C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依药敏选用高敏的半哀期长的针剂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同样依药敏选用高敏的不同类的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7与28%.结论:局部注射治疗CP较常规疗法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郭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赖氨匹林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 ~ 2012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注射用赖氨匹林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赖氨匹林所致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和用药不当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肾损害、神经系统等症状.结论:应重视注射用赖氨匹林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通过分析颅脑损伤后各种致痫高危因素及癫痫发作对预后的影响.探讨早期处理致痫高危因素的意义.发现早期外伤性癫痫发作对颅脑损伤预后有严重影响,可造成继发性脑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及早处理高危致痫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俐;叶卫东;谢徐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PCI(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下肢静脉留置针放置72h静脉炎发生的概率,探讨PCI术后下肢静脉留置针放置72h的可行性.方法: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行PCI且保留下肢静脉留置针72h持续不断的输液的患者89名作为观察的对象,留置静脉针时严格无菌操作、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抬高左下肢、限制左下肢的活动量、穿刺局部保持清洁、干燥不受压、及时更换敷贴、输液器等.结果:89例行PCI术且留置下肢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液72h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25%(P<0.01).讨论:静脉留置针以其特有的血管顺应性、PCI术后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盐酸替罗非班的运用、严格的无菌操作、减少对血管刺激性行为等,有力的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2011年,在获批一级学科的同时我国开始启动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各院校均按自身和国家培养要求对该类研究生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独立设置,但对其教育评价存在较严重缺陷,国外评价机构和团体及国内部分专业已运行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对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应借鉴国内外已有评价经验和研究结果、结合本专业特色和要求,制定系统而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邓洁;刘岭;罗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确诊为FGID,同时伴有明显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根据治疗个体化原则在心理疏导基础上选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PPI剂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硫糖铝或铝碳酸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还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0mg,Bid,8周为1个疗程,根据症状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0%和64.0%,而对照组则为15.1%和45.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GID患者存在精神情绪障碍,其中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尤为突出.抗抑郁药物在改善FGID患者精神情绪障碍的同时对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何丹;韦昭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肋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部创伤,目前医院首诊往往选择X线平片检查[1].但往往由于检查部位、投照体位、X线投照条件选择不当等而造成较多漏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因错误诊断而产生严重的后果[2].本科室在近11年中对来我院就诊的胸部创伤患者进行立位、卧位X线胸部透视,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李勇武;戚汝平;高原智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良好医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过程,进入医疗行业的初几年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实习生医德教育既为塑造学生未来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完备而健康的人格也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由于医护人员医德原因引起的医患纠纷的频频见诸媒体以及各省市纷纷进行的树医德、抓医风的活动,可以看出国内医疗界职业道德滑坡状况的严重性;中国医师协会2005年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结果也显示:在所发生的医疗纠纷中,80%缘于医德医风,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1].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在校学习期间笼统的、空洞的医德教育概念和理论要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其效果远不如带教老师日常示范的一言一行,加强这一阶段的医德教育能够产生其他时期无法比拟的效果.
作者:李军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CD36(Soluble CD36 sCD36)、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倒,其中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A组)45例,无血管病变组(B组)47例,另选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C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浆血浆可溶性CD36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血管病变(P<0.05).结论:可溶性CD36、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水平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鲁礴;吕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狂犬病确诊前后患者家属的心理过程,提供适时心理干预.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狂犬病患者确诊前后家属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家属不同的心理反应.结论:适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家属从否认、愤怒、绝望等心理过程转变到到不同程度的接受该疾病的事实,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安慰病人,让患者安全平稳的渡过生命的后时光.
作者:时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院档案,是各级医院在医疗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报表、文件、图像、图表、录音、录像、光盘等各种档案资料.档案不仅记录了医院发展历史和当前的管理工作,也包括医嘱、病程记录、手术记录、会诊记录、病理报告、X光胶片、各种检查图文资料等医疗文书档案,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这些信息资源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根据档案管理的客观规律以及医院业务发展的特点,认真分析并找出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傅远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关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讨论.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确诊的普通慢性疾病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90例设为抽取调查对象.结果:治疗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针对存在的躯体症状多、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差、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熟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原理、作用,熟练操作各种监测仪器,同时要做到护理过程中细心、周到、热情,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减少死亡,争取早日痊愈.
作者:周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大约20%需长期照料的患者受到压疮的困扰,近年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将废弃的三升输液袋用在病人压疮的好发部位,患者明显减少了压疮的产生,三升输液袋在预防压疮上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雪;刘卓;牛迎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实施病案三级质量控制前、后半年内的出院病案各150份,比较实施前后的病案质量.结果:质控后病案平均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t=14.08,P<0.01),且病案甲级率也明显提高(x2=4.55,P<0.05).质控前后返修率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病案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提高医院病案质量,是一种有效的病案管理方法.
作者:邹湘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阐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制定抢救及护理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后出血120例产妇,对其病历资料、抢救护理过程与预后进行回顾调查.结果:经过介入抢救与护理后,所有产妇都一次性止血成功,无死亡产妇.出血危险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巨大儿、剖宫产.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都趋于平缓,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快等优点,积极的护理有利于保持产妇的血压与心率平稳,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宗有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之间的关系.方法:360例窒息新生儿中的64例诊断为HIE的新生儿,将窒息程度与HIE发病率的关系及生后1min、5min窒息程度与HIE的临床分度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窒息程度之间HIE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生后1min窒息程度与HIE的临床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生后5min窒息程度与HIE的临床分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窒息程度与HIE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但与HIE的严重程度无相关.
作者:吴彦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总结了我院2011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护理重点专科项目,提升专业护理能力、强化护理质量及风险管理,提供安全护理服务等内容,做到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作者:秦泽红;曹坤;靳喜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