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宗有莲

关键词:产后出血, 介入抢救, 护理,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阐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制定抢救及护理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后出血120例产妇,对其病历资料、抢救护理过程与预后进行回顾调查.结果:经过介入抢救与护理后,所有产妇都一次性止血成功,无死亡产妇.出血危险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巨大儿、剖宫产.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都趋于平缓,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快等优点,积极的护理有利于保持产妇的血压与心率平稳,从而降低死亡率.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制腹腔双套管在肠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肠瘘是肠外伤及腹部手术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肠瘘、治疗难度大、恢复慢、病死率达5.4%[1].发生原因与缝合技术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组织血供不足有关,在贫血、水肿、低蛋白血症的病人更容易出现[2].而早期行腹腔充分负压引流是主要治疗手段,传统方式腹腔双套管易被堵塞,影响引流效果.为了进一步寻求肠瘘患者的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效果.对本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8例肠瘘患者采用自制腹腔双套管进行腹腔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观察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明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6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6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术后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引流管的管理及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6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全身化疗放疗后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雅静;丁梅;王增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卡的设计与应用

    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根据科室病种特色制定,宣教内容,宣教日期,宣教形式,宣教护士,反馈日期,反馈情况,反馈护士,强化宣教等等,每位患者一张,出院后进行的追踪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春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其来源主要是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1].血管瘤是新生儿常见的血管良性病变,占全身血管瘤病变60%以上,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生,生长迅速.血管瘤不仅是婴幼儿发病率高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在7岁前约有70%的血管瘤可自然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疗,目前对血管瘤的自然退化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上也没有针对性强的措施.由于血管瘤可以自然消退,所以有学者主张不进行任何处理,但由于仍有一定数量的瘤体不能或不能完全消退,瘤体会随患者生长发育而发展,影响容貌完整及美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我们认为仍然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本文对近年来的临床治疗方法结合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谭海松;王绪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学专业男生职业定位与生涯发展研究现状

    随着对男护需求增加,男护士逐渐在医疗保健队伍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男护士的才智和力量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男护在护理岗位上有职业优势,如生理优势、心理优势、性格优势,但我国男性加入护理行业面临许多障碍,受社会传统观念、自我概念与护士角色的冲突、社会与家庭的压力等影响,男护士人数较少.因此对护理护理专业男生职业定位与生涯发展的研究就至关重要,宏观上一定程度可以稳定护理队伍,微观上影响着男护士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作者:张琴;王青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AFP-L3浓度与AFP-L3百分含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的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是甲胎蛋白(AFP),但其在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肝脏疾病中亦可见不同程度升高,临床检测的敏感度较低[1].研究发现,AFP具有糖链异质性,以小扁豆凝集素(LCA)作为外源性凝集素可将AFP分为LCA非结合型(AFP-L1,AFP-L2)及LCA结合型(AFP-L3),其中AFP-L1主要存在于良性肝病中,AFP-L2来自孕妇,而AFP-L3则为HCC所特有,即通常所说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是肝癌诊断的高特异性指标,被称为新一代肝癌标志物,有助于HCC的早期鉴别诊断[2].

    作者:赵洪焕;黄彩云;韩素桂;张景华;李世龙;周秀艳;刘启为;胡文俭;马龙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强化音乐干预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同时给予患者康复治疗与心理干预,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疗法.每次20~30min,Bid,15天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法前后评估.对照组在康复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在作业间康复训练时循环播放舒缓的音乐,15天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实验组通过音乐干预后焦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明显减轻脊髓损伤术后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抗病信心及自律能力,有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刘晓霞;史达;相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钙拮抗剂的影响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心率的变异性以及钙拮抗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试验组患者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同时,加用硝苯地平片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记录发作时和缓解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心率的变化情变异性.结果:心绞痛发作时与发作后比较,其P波大时限、P波小时限和P波离散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临床表现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方面所得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率具有明显变异性,钙离子拮抗剂对变异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作者:尤佳聪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白藜芦醇对体外抗肠球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的出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探讨白藜芦醇对肠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中药抗菌防治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获得白藜芦醇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认为白藜芦醇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没有差别(P>0.05).结果:白藜芦醇对粪肠球菌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6mg/mL、0.512mg/mL,对屎肠球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256mg/mL、0.512mg/mL.结论:白藜芦醇对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苏军华;郭勇;袁宁璐;张瑞;郭鑫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外伤性小脑出血19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急性外伤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急性外伤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5例,恢复良好1 2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诊断、明确诊疗方案,尽早手术,合理行侧脑室外引流术,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助产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干预对初产妇助产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均接受常规产检及护理,观察组产妇依据自我效能理论接收产前综合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及遵医行为得分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的相关得分变化差异不明显.干预后两组的S-AI、T-AI与VAS评分都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与产后2h出血量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产前综合干预可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降低初产妇对分娩疼痛与焦虑的感知水平,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2h出血量、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闫蕊花;何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60例健康体检女性对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行为、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女性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行为、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而开展促进乳腺癌早期发现的健康教育.方法:对2011年来院体检的年龄在20~80岁的160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分布、经济状况;乳腺癌危险因素评估: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和既往乳腺病史及家族史、雌激素服用史、放射线暴露史;乳腺癌基本知识知晓度、乳腺自检相关知识、个人饮食习惯、信念行为方式、健康教育需求等.结果:①所调查女性年龄在22~7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4%,城市职业女性占92.2%.②对乳腺癌发病危险的评估:既往有乳腺病史占49.0%,乳腺癌病史占1.3%,乳腺癌家族史占11.2%,雌激素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占7.20%,服用过避孕药物占16.9%,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下占25.6%.③对乳腺癌基本知识的知晓度:通过对乳腺癌38个基本知识的问卷,有71.6%的女性对相关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还有2.6%的女性对一些基本知识知之甚少.④乳腺自检的相关知识:通过5个乳腺自我检查相关知识的调查发现,有60.7%的女性知道和了解一些乳腺的自检知识,还有5.50%的女性对乳腺自检知识一无所知.⑤个人信念行为方式:93.1%的女性很在乎乳腺自检,但他们缺乏专业知识指导;有27.1%的女性从未做过乳腺检查.⑥健康教育需求:有26.0%的女性从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海报、广播新闻媒体及互联网上获得有关乳腺自检信息的,4.4%的女性没有任何渠道获得信息.结论:城市健康职业女性对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认知率占60.7%,有93.1%的女性有渴望掌握乳腺自检知识的意识和行为信念,但只有26.0%的女性女性能通过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海报、广播新闻媒体及互联网上获得有关乳腺自检的信息,乳腺健康知识普及和宣教的需求范围之广、比率极高.

    作者:汪丽杰;邵春云;周小会;谢琦;史艳丰;王科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谈健康体检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维护需求的日益增长,建立个体健康档案的必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分析、评估、预测,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预防和维护.

    作者:马莉华;伍娟;储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CRRT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CRRT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采取CRRT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小的23岁,年龄大的75岁,平均年龄(56.34±2.12)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小的24岁,年龄大的76岁,平均年龄(57.01±1.9R)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34例,救治成功率为97.14%,发生渗血2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并发症发生率8.57%;对照组救治成功31例,救治成功率为88.57%,发生渗血3例,一过性低血压4例,并发症发生率20%.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2±2.12)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21±1.78)分.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CRRT治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单外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酒精对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意外[1].

    作者:杨彩英;张晓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超声在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麦默通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患者58枚乳房肿决,术前经临床及超声检查拟诊为良性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结果: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块微创旋切的全过程,58枚肿块完整切除,引导成功率100%.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良性,超声诊断准确率100%(58/58).术后未出现皮肤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后3月超声随访显示病灶未见明显残留.结论:超声在麦默通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中有重要作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高凌;吴艳春;缪绿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患者大量消耗体力和精力,术中不同程度的失液和失血,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术后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术后观察和护理,无发生产后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行剖宫产产妇200例,初产妇176例,经产妇34例,年龄22~41岁,平均31.5岁,孕32~42周.其中择期手术150例,急症手术50例.头盆不称73例,胎儿宫内窘迫42例,妊高征32例,2次剖宫产27例,胎位异常15例,高龄初产6例,滞产5例.结果:本组200例产妇均恢复良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无产后并发症,术后住院6~l2天,平均7.5天.

    作者:谭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在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心内科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口头宣教,观察组采用口头宣教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理解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过程中,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提高了优质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谢巧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多巴胺外渗导致局部坏死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前体,可以兴奋心脏、收缩和扩张血管[1].肾血管扩张使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综合效应使血压升高.持续滴入多巴胺后,若局部血管药物浓度>5μg/(公斤体重·分钟),连续用药时间较长,刺激局部血管收缩[2-3],现对1例多巴胺外渗导致局部坏死的病例进行治疗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耿淑坤;王伟;吴艳芬;杨金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BL教学方法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2012年新入科护士随机分组分别进行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培训,比较教学效果.结果:2组护士基础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手术室专科知识有明显差异(P<0.05),问卷调查显示93.3%新护士支持PBL教学法,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帮助.对比手术医生对两组护士满意度,满意度项目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有助新护士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更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并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作者:许家丽;胡俊;顾超琼;梁宁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