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华;伍娟;储小勇
目的:寻求近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更有益于提高患者预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近端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病例57例根据抽签与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都采用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行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治疗组行食管空肠Tanner-roux-Y吻合术.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病例.随访半年,治疗组体重增加或保持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比率少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治疗组的术后胃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CK与MTL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个月都有明显上升,不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食管空肠Tanner-roux-Y吻合术应用近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能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广胜;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陕西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正确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有效改变现有的教育和学生抑郁现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104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调查中得分较高的选项为家庭经济困难、受人歧视或冷遇、学习就业压力、家庭经济条件、失恋等生活事件的影响可加重抑郁症状.结论:作为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到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存在和逐渐上升的趋势,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韩继明;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男同性爱者一般心理-行为状况等的了解,为制定对该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1].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对邢台市的MSM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调查450名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6.67%;年龄18~47岁,中位数26.5岁;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在11~30岁,年龄中位数20岁;近6个月内同性性伴数为1~100个,中位数2个;近6个月安全套每次都使用的占41.03%;1.33%(6/450)的人近6个月内曾注射过毒品,6人中有3人近一次注射毒品时与别人共用注射器.450名MSM中共检出10例HIV阳性者,检出率2.22%,34例梅毒TPPA和RPR均阳性者,检出率7.56%.结论:MSM普遍存在易感染HIV的多种高危行为,需加大对该人群的干预力度,并创造有助于MSM的艾滋病控制的支持性环境[2].
作者:刘福宝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为了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结合针刺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5 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比组及观察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ADL指数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分别t=3.243,t=10.562,均P<0.01.2纽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t=6.434,P<0.01.结论:结果观察组比对比组疗效更好(P<0.01).
作者:刘晖;甘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收治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治疗过程中,有计划的、系统的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对照组35例,在住院期间用传统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满意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及理解,增进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春桃;陆国园;梁惠兵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对男护需求增加,男护士逐渐在医疗保健队伍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男护士的才智和力量关系到护理服务质量.男护在护理岗位上有职业优势,如生理优势、心理优势、性格优势,但我国男性加入护理行业面临许多障碍,受社会传统观念、自我概念与护士角色的冲突、社会与家庭的压力等影响,男护士人数较少.因此对护理护理专业男生职业定位与生涯发展的研究就至关重要,宏观上一定程度可以稳定护理队伍,微观上影响着男护士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作者:张琴;王青楠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措施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产后三天泌乳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初次泌乳时间、产后三天泌乳量对比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循证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
作者:段凤仪;郭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2011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1例严重犬咬伤患者,给予积极处理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环卫工人,在工作时因口渴进入路边农户家饮水,被藏獒袭击2h由999急救中心送至我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多处贯通伤,头皮撕裂伤,颜面部无明显伤口.患者全身颤抖,双手紧握,牙关紧闭,呼之能应,答题确切,问及当时情况,情绪激动.
作者:田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CRRT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采取CRRT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小的23岁,年龄大的75岁,平均年龄(56.34±2.12)岁.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小的24岁,年龄大的76岁,平均年龄(57.01±1.9R)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34例,救治成功率为97.14%,发生渗血2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并发症发生率8.57%;对照组救治成功31例,救治成功率为88.57%,发生渗血3例,一过性低血压4例,并发症发生率20%.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2±2.12)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21±1.78)分.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CRRT治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单外姿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近远期效果.方法:对3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切复伤椎椎弓根植钉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分期辨证治疗.观察患者Cobb角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伤椎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94.2%(P<0.01),术后一周伤椎矢状面Cobb角,平均为3.80,随访结束时平均为7.10(P<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钉手术配合中药分期辩证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孙鹏军;张斌剑;王立松;贾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及内科治疗肺栓塞疗效.方法:对18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例554支血管中223支发生肺动脉栓塞(46.2%).54.3%肺叶以上动脉、65.1%肺叶动脉及42.0%肺段动脉受累.肺栓塞的CTPA表现:直接征象:①腔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8.5%)、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8.3%)、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6.6%)及完全闭塞(1 9.3%).其中中心型及锐角型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栓塞,钝角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则为慢性肺栓塞的征象;②管腔突然狭窄(9.0%).间接征象:主动脉和(或)右侧叶问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马赛克”等.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血栓部分或基本消失,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急性PE变化更明显,以中心性肺栓塞效果显著.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过程及治疗后效果,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技术.
作者:臧海英;李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推广,压疮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大约20%需长期照料的患者受到压疮的困扰,近年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将废弃的三升输液袋用在病人压疮的好发部位,患者明显减少了压疮的产生,三升输液袋在预防压疮上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雪;刘卓;牛迎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益肾排毒汤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用治疗慢性肾衰66例疗效观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总有效率83.1%.结论:益肾排毒汤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管亚平;孙金英;常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近年来发生的各类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原因及采取具体防范措施.结果:48例安全隐患由于及时发现、措施得当,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只有不断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针对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才能有效救治危重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根妹;蓝翠珍;钟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后,医疗纠纷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数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本文对目前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实行医疗差错认定、确定医疗机构的过失在病人的损害结果中所占的参与度量化标准、解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成员组成单一等问题,完善和改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医疗鉴定结论相对公平和公正,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张鹏;陈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MPP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以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本科住院的MPP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轻症组(46例)及重症组(34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测定血清TNF-α与IL-13水平,并与对照组4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发现MPP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现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血清TNF-α、IL-13因子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692,-2.855).结论:MPP患儿血清TNF-α与IL-13水平明显增高,其中重症MPP者上述因子升高尤为明显,提示与MP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揭示了MPP的免疫性发病机制.
作者:孟宪萍;孟淑英;项志凤;郑秀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肝囊型包虫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1例肝脏巨大囊型包虫病患者施行微创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结果:11例均成功完成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其中4例术中给予胆瘘缝合,无死亡,无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3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0ml,平均术后住院7.4天.结论:开腹手术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巨大肝囊型包虫病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侯新;杨新海;崔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30例颈椎病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引流管的管理、出血及四肢活动的观察、防止感染、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2例脊髓损伤,1例颈5神经根麻痹,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切口感染.结论:经加强临床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颈椎病外科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范娇娥;熊喜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 7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等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临床治疗与急救护理相配合,无一例死亡.结论:护士必须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球在涎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需手术的腮腺、颌下腺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放置负压引琉球3~4天拔管后加压包扎3~4天,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负压引流球可有效的预防涎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莲;何改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