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端胃癌全胃切除57例临床观察

王广胜;刘芳

关键词:近端胃癌,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胃肠激素
摘要:目的:寻求近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更有益于提高患者预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近端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病例57例根据抽签与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都采用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行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治疗组行食管空肠Tanner-roux-Y吻合术.结果:两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病例.随访半年,治疗组体重增加或保持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比率少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治疗组的术后胃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CK与MTL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个月都有明显上升,不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食管空肠Tanner-roux-Y吻合术应用近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能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镜诊疗致院内感染的调查及防范

    目的:调查支气管镜诊后导致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加强防范.方法:收集2011 ~ 2012年这一年间收治我院结核科及胸外科378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诊后进行护理并得出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根据378名患者检查前后的痰液培养实验确诊院内感染人员有21例,感染率为5.6%.结论:支气管镜诊具有会携带患者身体的致病菌导致院内空气感染,易使院内人员发生感染,因而对支气管镜诊患者应当实行一定的护理措施,减少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王向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60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总结出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及治疗方法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在实验组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中,没有出现患者因护理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恢复的优良率达97.1%,有29例患者下肢的功能收到了较好的恢复效果;对照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72%,有22例患者恢复效果较好,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膝关节功能障碍,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踝关节功能障碍.结论: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时,合理周密的的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枊琴;陆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6例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150例增加全面系统的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心理改善状况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紧张度缓解、血压、心率变化,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就手术室的护理而言,舒适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信任度,十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遵义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遵义市12岁儿童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龋病的基本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现状的特点,分析龋病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为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检查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遵义市城乡12岁年龄组儿童840名,使用CPI探针和平面口镜检查恒牙牙冠龋病情况.随机的对一半调查对象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和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恒牙患龋率为17.93%,龋均0.34.患龋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3,P>0.05),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城市儿童龋均高于农村,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1.00<0.05).频繁的食用可乐等饮料或者甜食,生活在城市,睡前食用甜食,过去12个月内有过牙痛或不适症状等,都与儿童的患龋率有很大的相关性.结论:遵义市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和行为有待改善,可以通过加强儿童和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的宣传力度,增强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促使儿童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作者:王晓明;程华刚;石兴莲;王鹏;李元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护理病历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并总结我院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实施相应的解决办法,改进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在院患者的病历300份,与标准的病历书写规范相对比,找出其中的缺陷或锚误,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病历中体温单、入院评估单、一般记录单、病危记录单、血糖监测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中体温单与病危记录单是存在问题较多的项目.结论:通过使护士意识到护理病历的重要性、其教学,科研,法律上的意义;加强对护士关于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改变护士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加强医护沟通等方式,可以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减少缺陷与错误.

    作者:李凤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人文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人文护理精神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7月~2012年2月在对偏瘫120例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与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的工作及成效.结果:经过对病人不同阶段的康复指导,使病人及家属对肢体康复有更全面、更进一步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增强对康复的信心,从而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期间,进行人文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主动运动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残废率.

    作者:丁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浅议口腔保健在临床中的意义体现

    本文探讨口腔保健知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中选取600例口腔就诊患者进行总结研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归纳,明确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对其中一半的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工作.经过实验表明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患者OHI值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化.得出结论,口腔教育的干预效果显著,口腔患者保健知识普及工作尚需完善,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王纯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研究,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中药秦马四虫汤结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秦马四虫汤结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秦马四虫汤结合火针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3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秦马四虫汤结合火针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作者:赵湛君;张立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PICC置管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该技术选择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作为插入点,导管尖端达到上腔静脉.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无生命危险、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而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并发症也频繁发生,导管留置所致的静脉炎是PICC主要并发症之一.现将其预防和处理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邓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18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报告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为预防老年病及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收集1800例老年人健康查体的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800例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各项指标正常者为62例,仅占3.44%.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等慢性病检出率高,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大,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黄玲;董文斌;蒋伟;郑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洛本清和碘伏用于面部皮肤消毒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洛本清和碘伏用于面部消毒的效果,以评价洛本清消毒液用于面部消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面部整形美容受术者及医护人员共40例,分别用洛本清和碘伏消毒两侧面部,采样作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洛本清和碘伏用于面部消毒均达到皮肤消毒效果合格标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洛本清溶液对皮肤无刺激性,无着色,不影响手术效果的观察和术后美观,是一种较理想的皮肤消毒剂.

    作者:李春莲;李世荣;邓谊;毕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20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患者大量消耗体力和精力,术中不同程度的失液和失血,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术后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2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术后观察和护理,无发生产后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行剖宫产产妇200例,初产妇176例,经产妇34例,年龄22~41岁,平均31.5岁,孕32~42周.其中择期手术150例,急症手术50例.头盆不称73例,胎儿宫内窘迫42例,妊高征32例,2次剖宫产27例,胎位异常15例,高龄初产6例,滞产5例.结果:本组200例产妇均恢复良好,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无产后并发症,术后住院6~l2天,平均7.5天.

    作者:谭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对6例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特点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的同时,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以佳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果:2例痊愈,4例好转出院.结论:耐心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专业的护理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环节,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则是开启康复之门的钥匙.

    作者:张雅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术82例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82例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术后实施引流管的护理,健康宣教等措施.结果:8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乳房外观丰满,腋窝上臂等部位无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效果良好,通过术后精心护理和心里指导,能使患者接受术试,使患者顺利恢复并配合后续辅助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杨艳玲;丁梅;张淑芝;刘雅静;王增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赛福乐无针输液接头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赛福乐无针输液接头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 2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穿刺成功后,观察组连接赛福乐无针输液接头,对照组连接普通肝素帽,静脉输液过程中比较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赛福乐无针输液接头连接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可以降低留置针相关性静脉炎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发生率,同时减少医用耗材和护理工作量.

    作者:宋妮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加巴喷丁对全麻隆胸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麻隆胸术前口服加巴喷丁对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腋窝切口全麻下隆胸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实验组术前给予加巴喷丁300 mg口服,对照组口服等剂量安慰剂.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后疼痛程度,刚刚并记录不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4、16、24 h时VAS明显降低(P<0.05),而24 h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加巴喷丁300mg联合全麻对隆胸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高.

    作者:张建光;吴紫权;郑文涛;路志兴;沙汹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口腔门诊健康系统宣教对患者主动复诊意识养成的作用

    目的:通过分析口腔门诊患者的主动复诊意识,强调口腔健康系统宣教的重要性.方法:将109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护理方法只讲解专科健康知识,比较3月后两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并分别比较两组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患者的主动复诊率.结果:宣教组患者主动复诊率明显高于未宣教组;两组中不同性别患者主动复诊率无统计学差异;未宣教组高学历患者主动复诊率高于低学历患者,宣教组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中患者年龄越高主动复诊率越低.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系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主动复诊率,宣教重点应侧重于中老年患者.

    作者:李娜;石秀兵;刘娟;王云;李丹;张梦葩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体会(附108例手术报告)

    目的:探讨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手术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1年0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等离子消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08例患者均为一次手术,均无术后复发及手术并发症.结论: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手术应用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切除病变准确、彻底,损伤小,止血彻底,满意疗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启华;冯勇军;曾春荣;吴湘明;王明婧;卢大松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大剂量速尿持续静脉输入治疗高龄严重心衰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大剂量速尿持续静脉输入治疗高龄严重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患严重心衰的6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ACEI(或ARB)、地高辛、硝酸酯类等药物,间断静脉(或口服)使用速尿(约40~80mg/日),治疗组在应用ACEI(或ARB)、地高辛、硝酸酯类等药物的基础上,24h持续静脉泵入速尿(约160~300mg/日),短期治疗5天,治疗期间监测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尿量,观察两组患者心衰症状的缓解情况,并监测治疗组电解质、肾功能、尿酸等指标,指导其饮食、体位,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床边监测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心衰症状有明显改善、尿量明显增多,在严密监测、控制速尿泵入速度、及时补充电解质及密切的护理下,短期内大剂量速尿持续静脉输入未引起低血压、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亦未见肾功能恶化,虽然尿酸有所升高,但在饮食指导下,未引起痛风的发作.结论:在加强床边护理及监测情况下,短期大剂量速尿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高龄严重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衰症状,并可减少相关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熊章津;陈进翠;陈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